2010年开始,对于信息产业来说,必然是不寻常的。
三网融合,即现有的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及计算机互联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全球、功能强大、业务齐全的信息服务网络,成为全球一体化的综合宽带多媒体网。能为全球任一地点,采用任何终端的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字、图像等多种综合服务。
它将是以IP协议为基础,所有网络将向以IP为基本协议的分组网统一,因特网是实现这一网络综合化的基础,也是实现三网融合的综合业务平台。
被重新定义的"全业务"竞争
由于中国政府的全力推进,广电与电信两大行业的界限即将消失,对广电、电信、互联网三大类别的企业而言,传媒用户、电信用户、网民用户的区分已经失去意义,这三类传统区分的用户必将合为一类用户"信息网络用户"。
在激烈的跨界竞争中,将出现人类市场竞争史上{zd0}规模的"移民"争夺战。广电系企业要力图将传媒用户变成自己地盘上的电信用户和网民用户,电信系则企图将超过十亿的通信用户变成自己地盘上的传媒用户。从大势上看,三家电信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除了相互之间的竞争之外,广电系的参与则形成了"3+1"四大国有企业混战的"全业务"竞争态势。
所谓"全业务"的含义至少就包含了以下两层意义:
一是固网宽带的网络服务与移动宽带网络服务的整体融合,也就是一个企业能同时为用户提供固网加移动网的整体服务方案.在这个"全业务"层面上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长江以南(21省市)、长江以北(10省市)的市场上拥有各自的{jd1}优势。
而广播电视(尤其是有线网公司)系则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理论上的固网优势,其自有标准的CMMB手机电视网才刚刚开始运营。况且还没法实现互动双向沟通。
中国移动则以拥有近6亿手机用户的规模成为全国移动信息服务的霸主,但固网宽带接入网的缺失则成为其"全业务"竞争的软胁。
三网融合后的双向进入竞争,首当其冲的竞争热点将是广电系在南方21省市与中国电信的血拼,而在北方10省市则是广电系与中国联通的竞争。
在全国范围来讲,移动信息服务领域则是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同中国移动的大血拼。
从技术角度上讲,由于中国联通采用的是全球最成熟,市场分额{zd0}的3G技术WCDMA,所以只有它才稍有机会去挑战全球{zd0}的电信霸主:中国移动(移动信息专家)。
“全业务”竞争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同一个企业能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包括电信基础业务(语音电话、信息传输、IDC托管) 、上网服务和视频传媒服务的综合全业务。
从这个层面来讲,单从硬件实力而言,广电系拥有理论上的竞争优势:既有覆盖全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又拥有节目内容和监管审核权,以及视频业务牌照的发放权,(三网融合发放牌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拥有电信牌照ICP的发放权,而广电总局拥有IPTV和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发放权,包括热门的手机TV牌照。)
但是长远来看,由于广电系政企不分,体制僵化,几乎没有经历过市场化竞争的洗礼,无论从市场人才、品牌、渠道营销及服务等方面来看,其市场竞争力远远弱于电信系的三大巨头。
而且广电系有超过3000家的运营商,约三分之一的省市没有完成网络的改造和整合、不同的底层软件和(CA加密认证)系统,支撑业务的BOSS系统均不成熟,又缺乏国际数据的出口,要与电信三巨头的全程全网和成熟的垂直一体化管理相竞争,单看每年的营业收入就不在一个层次上(中国移动每年收入4100多亿,中国电信近2000亿,中国联通1500多亿;整个广电系收入也就1000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