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包装,我会吗?_张国祥老师_新浪博客

如此包装,我会吗?

作者:张国祥

培训机构约讲师包装后讲课的比较常见,约讲师不用真名用“笔名”讲课的还真是少见,于我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事情是这样的:我助理在和某机构业务员聊天后,他立即将相关信息转发给我,以便征求我的意见。但是在我俩交谈没几句的情况下,助理便立即否认了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做假的事我怎么做得了呢?讲课不提 张国祥老师的观点和文章这课怎么讲呢?助理说我看您情不自禁就会说漏了嘴。说错一次扣一次钱,我恐怕要倒贴钱才行。说着说着,助理说我看您又要出一篇文章了。

我倒不是先想起要写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十几年前,赵丽蓉与巩汉林表演的小品《如此包装》,剧中的情景马上浮现在我眼前:幸亏赵丽蓉用了化名“麻辣鸡丝”签订合同,否则表演结束赵老师不仅拿不到应有的报酬,恐怕赔偿损失还得倒贴不少。

像我这样一个率性而为、坦荡实在的人,往讲台上站,眼中除了真理,口中除了真话便无所顾忌的人,怎么能做到不暴露自己的真名?于我最多只能做到不派发自己的名片、承认自己是机构的特约讲师——因为这也是事实。机构不约我,我怎么能为机构的客户服务呢?

该机构说不让讲师用本名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客户资源流失。于我而言,这更是多此一举。我从来不会在讲课中挖走客户资源,即使听课的客户课后直接找到我们,我们也从不独享“胜利果实”——与机构共同成长也是我们的原则,即越努凌云的企业文化。

说来好笑,这家机构还把这种不让讲师用真名的做法称之为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连他们的业务员都是用的笔名,是所有股东一致决定的。毫无疑问,越努凌云和这家机构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有冲突。古人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不能反对你们的价值选择,但机构也不能让我改变做人的原则。

如此包装,恕不奉陪!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如此包装,我会吗?_张国祥老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