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重大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课_局科研处_新浪博客

原文及附件下载见:

 

 

关于发布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十二五”重大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学部署“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支撑和xx作用,国家文物局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结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围绕我国文化遗产、博物馆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开展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十二五”重大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现将有关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国家文物局科技司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

 

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十二五”重大项目

前期可行性研究课题申报指南

 

一、指南说明

根据国家文物局2009年组织实施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20112015)规划战略研究阶段性进展情况,为在国家“十二五”期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解决我国文化遗产、博物馆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以科学和技术为突破口,将技术研发、装备升级、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工作统筹考虑,体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科技的支撑和xx作用,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自主创新能力,计划开展以下重点方向的项目凝炼工作:

(一)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三)遗址博物馆生物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四)博物馆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五)博物馆有机材质珍贵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六)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七)文物建筑健康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二、项目主要凝炼方向

(一)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在对国际、国内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查找国内遗产地监测工作的问题和不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并进行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损害的强度)的相关研究;依据遗产类型特征、遗产现存状态特征、风险源特征等,建立风险分类、分级方法与技术;研究提出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关键技术问题及主要攻关任务;成果推广应用及示范(标准化、规范化和模块化)等前期可行性研究。

(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在对国际、国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查找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发掘、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以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我国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需求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对引进国际或国内相关领域先进技术并进行吸收再创新的科学评估;研究提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装备的关键任务;结合“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研究利用空间技术建立信息平台;提出相关技术标准建设的主要要求等前期可行性研究。

(三)遗址博物馆生物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以预防性文物保护为原则,结合我国遗址博物馆存在的生物病害问题,通过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从遗址博物馆的室内环境监测评价、温湿度调控与净化抑菌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化学、物理等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装置、标准和工程示范的主要内容等前期可行性研究。

(四)博物馆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博物馆文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汇集全国博物馆的数字文化内容,建立分布式的博物馆数字内容存储体系、网络化的博物馆数字内容展示与互动服务体系,为博物馆数字文化内容获取、加工、存储、传输和展示提供全面支持,建立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技术体系;其建设中的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

(五)博物馆有机材质珍贵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针对馆藏帛书、帛画和绢画保护问题,从文物产生的病害机理分析,在满足文物保护原则和理念要求的前提下,对丝胶风化缺失、丝素肽链断裂、纤维脆化、画面色彩褪变及各类污斑xx的关键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技术、设备和修复方法、实施工艺、标准等前期可行性研究。

(六)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为科学有效的发挥传统工艺技术在文物(指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开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客观记录相关传统工艺,对传统工艺中使用的工具、材料建立科学评价的体系,改良若干保护工具,合成若干急需的可替代修复材料等方面的前期可行性研究。

(七)文物建筑健康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针对文物建筑因人为与自然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开展文物建筑病害诊断与健康评价,建立文物建筑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文物建筑进行检测与监测,形成有效的文物建筑健康诊断评价方法,开展其关键技术、方法、标准、体系建设和示范等前期可行性研究。

三、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要求和预期考核指标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可参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格式编写。

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预期考核指标为:

(一)综合研究报告(不少于10万字)

(二)项目建议书及经费概算(2万字以上)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5万字)

(四)文献综述及查新报告

四、项目实施周期

自立项之日起,课题研究周期6个月。

五、经费补助

国家文物局对每项可行性研究课题补助经费如下:

(一)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20万元

(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15万元

(三)遗址博物馆生物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15万元

(四)博物馆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20万元

(五)博物馆有机材质珍贵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10万元

(六)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10万元

(七)文物建筑健康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20万元

郑重声明:资讯 【转发-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重大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课_局科研处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