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寒假滇西北行游记(四十二)(彝族村寨)

  泸沽湖到丽江的路原先一直是石子路,随着旅游的开发,道路正在修葺中,也因为道路的修葺,正常的通车受到了影响。限时通行是经常采取的办法,目前是奔子栏附近的道路每天12:00——14:00之间禁止通行。我们早晨9:30从里格发车,到了限行区是下午1:15,这样我们必须在路上等待到14:00才能通行。

  出了泸沽湖区,路途中所经之处都是彝族村寨。

  

   

 

  等待通行期间,我下了车,这个地方正是一个彝族村落和一个旅游景点,正好借机下来拍点片子。在路边看到了这两个孩子,我和两个孩子聊了聊,想去他们家看看,姐姐欣然同意了,我随之进了他们的家。

 

院子不大,院墙有一部分是用木栅栏,有一部分是土墙,有一个简易房舍做牛圈,房子是两层的,全木结构,楼上住人,楼下堆杂物。家里只有姐弟三人,因是寒假期间,孩子们都不上学,在家看家,父母都上山耕种去了。

和孩子们攀谈期间,知道姐姐叫余学敏,大弟叫余学忠,小弟叫余忠圆,想给孩子们拍个合影,可余学忠爬在楼上怎么也不肯下来,我想拍他那调皮的模样,可他一见我举起相机就急忙躲闪,弄得我一点办法没有,只好先给大姐和小弟拍。

从大姐余学敏那里知道这个村子是宁蒗县的农场村,可能以前这里是个什么农场,从现在的情况看,农场已不复存在,不知是已搬迁还是他们的父母早先就是农场职工现转变成了村民。三个孩子现在都在黄腊老完小(这个村子太小,没学校)读书,姐姐读三年级,大弟弟读二年级,小弟弟读学前班。想从孩子们这里多了解些这个彝村的一些情况,无奈孩子们都很小,也说不出多少详情来。只好随意在村子里转转拍拍。说是村子,其实就不多的几乎人家,除了这三个孩子外,村子里没其他人在,房屋里和院落里都是空荡荡的。

不知是村子在路边的原因呢还是这里的几乎人家生活都还算可以,每家的房子看上去都还不错。

这样的木屋,在内地没有个几十万是盖不起来的。

就在我转着拍片期间,大弟弟余学忠突然从墙头上“冒”了出来,他的好奇心终于“战胜”了羞怯,我急忙转身咔嚓了一下。

紧接着,我走近了他,给他拍了张近景,可我却从他的脸上“读”出了本不该是孩子应有的神情。那双眼睛里所包含的“内容”也本不是孩子该有的“丰富”。

见大弟弟出来,我急忙招呼他出来照相,在我的劝说及姐姐弟弟的邀请下,余学忠终于走出了院子,和姐姐弟弟拍了张合影。等忙完这几天,我准备去洗印这几张照片给姐弟三人寄过去,也让孩子们能看到自己的模样。

就在这张合影里,大弟弟余学忠依旧是一种忧郁的神情,此时看到他的模样,我心里还是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酸。

村子对面有个比依山景区,不知何故,现在这个景区已成无人值守状。

这里不见游人踪影,只有景区的大门加上几个图腾柱和几座伫立的白塔,让人看得出这里曾经是一个所谓的景区。以此景看,或许这里曾是某人想投资开发的旅游景区,因旅游资源不足以吸引游人来此而导致关门。由此看来,盲目的旅游开发者也未必是能人人挣的杯满钵满,做旅游行业也有亏本的买卖。

等候期间,人人都显得非常无聊与无奈,一路没咋拍到民俗与人物,这会闲着没事,抓拍人物,呵呵。

彝族妇女虽藏在深山,其着装却很漂亮。汉族人真的要很好的汲取少数民族的服装元素,将自己打扮的漂亮点。随着行走的路程的加长,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机会越来越多,让我也喜欢起了这些民族服饰,以至于我自己的服装现在也“花哨”了起来。

道路终于通了,车子继续向丽江方向开去,途中路过红桥镇,正赶上是集市,趁着车速减慢之时,在车内“偷”拍几张彝族人“赶圩”的场面。

彝族妇女这样的黑色“头巾”让我感到好奇,既像遮阳帽子又像头巾,回来查资料才得知,彝族人有着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因此,才有了老年妇女这样的黑色服饰,年轻点的妇女则大多是头戴彩色头巾,这反映出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而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车内拍摄的红桥镇赶圩场景

 途中的宁蒗县城中心广场

 

 彝族也是有文字的,“大众健康药房”上方的便是彝文。

云南还是比内地“开放”一点,从墙上的涂鸦可以看出那里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不知这些彝族妇女的安全感如何。

在路上颠簸了{yt},傍晚,又回到如家一般的丽江邂逅客栈。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寒假滇西北行游记(四十二)(彝族村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