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胭脂
中学时读鲁迅的文章《孔已己》,孔已己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那么,对于一个爱美的女子,因为对美丽的爱恋与向往,她偷了一点胭脂,“能算偷吗”,能算窃吗,然而,是算的,她的名字就叫“偷胭脂”。其实,她是一只娇小的鸟。请听我给您讲一个故事,一个凄婉而又美丽的故事。
我小的时候,大约八九岁吧,我们家里养了一只小猫,我们都很喜欢他,因为它不仅兢兢业业的完成捉老鼠的天职,还时常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比喻有时候小猫会叼回家一只小小的兔崽,有时候还会叼回家一只鸽子。有{yt},大约是一个暮春的黄昏吧,小猫回来了,把嘴里叼的一只小鸟扔在炕上。然后坦然的趴在炕头上休息,眼神里有一份期待,期待着主人的嘉许。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摸摸小猫,我被那只鸟儿吸引住了,小孩眼尖,我一下子看到在鸟儿的脖子下面有一点楚楚动人的红色,并且鸟儿也还活着,正奋力的眨着惊恐的眼睛看着我们。我从来没有见过脖子上带红色毛毛的小鸟,拿着它爱不释手。我跟奶奶说我想养活这只美丽的小鸟。奶奶走过来看了看小鸟说“不行的,你养不活它,这是偷胭脂,它气性大,”后来果然就如奶奶所说,鸟儿滴水粒米不进,很快就死了。于是,我的慈祥善良的奶奶就给我讲了“偷胭脂”的故事。奶奶讲的故事总是有些忧伤。
像所有故事的开头一样,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大户人家雇了一个丫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们不妨就叫她胭脂吧,胭脂长得水灵灵的,她的后背上也还应该甩着一条乌黑油亮的辫子吧,胭脂不爱说话,每天尽心尽力的伺候着千娇百媚的小姐,小姐都是喜欢梳妆打扮的,每天早起梳头洗脸,胭脂就端了粉盒胭脂盒的站在一边伺候着,看着小姐一点点的浓妆淡抹,直到粉面桃腮,明眸皓齿,胭脂虽然出身卑微,但是也一样的爱美,每当他看到小姐一点点的将那些胭脂涂上双颊,她的心里就暖暖的开满桃花。眼神里都是艳羡,有清清的水流。她想,如果给他一点点,哪怕只有一点点,她的脸上是否也会绽放一个明媚的春天。
终于有{yt},应该是一个草长莺飞桃花似雪的黄昏吧,胭脂终于经不起那一点娇红的魅惑,趁小姐不注意的时候,轻轻的抹起一点,可是他不敢把胭脂抹在自己的脸上,她知道她只是一个丫鬟,她不应该有这么美丽的资本,那么抹在哪儿呢?胭脂想起她的脖子,胭脂的脖子洁白如玉,在春天的阳光里闪烁着动人的光泽,胭脂举起粘着胭脂的手指,放在嘴边轻轻的呵一口热气,带着那一点温润,胭脂的心战栗着,在玉颈上抹开那一点娇红,恰如桃花烟润。
可是有一种美丽是无法掩饰的,有时候越想含蓄的时候却越是张扬,胭脂脖子上的那一点娇红欲说还休,别具风情。于是有许多人就看到了胭脂,看到了胭脂的美丽。小姐也看到了,小姐发脾气了,小姐都是有脾气的,但我宁愿相信那只是对美丽的嫉妒,小姐告诉所有的人她的丫鬟偷了她的胭脂,——故事每讲到这儿,我总会在心里祈祷上苍,让其实也一样美丽的小姐善良仅存,不要再诬告可怜的丫鬟还偷了她的其他东西吧。——但是真的不再需要其他的陪衬了,一点胭脂已经足够摧毁一个小小的丫鬟的生命。
于是在乡野的风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版本的“拷红”。当着许多人的面,小姐让胭脂擦去脖子上的胭脂。所有的人都不能容忍一份偷来的美丽。但是胭脂没有这么做,“胭脂气性大”,我知道奶奶所说的“气性”,应该指的就是一种人格,就是一份尊严。——她甚至都没有低下她也许并不高贵的头颅,她微微抬头,裸露着一截玉颈,彰显着她的青春,珍惜着她的美丽。就在不远处,有一口古井,井台上青苔斑驳,井中有水,幽深潋滟,水里还有胭脂的倒影,若隐若现,如梦如幻。胭脂走过去了,衣袂飘飘,从容淡定——这时候我多么希望就在不远的远方,能有一位翩翩公子匆匆的跑来,越过淙淙的小河,越过纵横的阡陌,向着这份转瞬即逝的美丽。
可是没有,胭脂走过去了,胭脂跳下去了,那一点灿烂的娇红在冰冷的井水中晕开了惨淡的结局。
“后来呢?”
“后来胭脂就死了,变成了一只小鸟。”
后来胭脂就死了,变成了一只小鸟,脖子上还带着那点胭脂,在春天的桃花枝头,声声哀鸣......
——故事来自乡野,我本草民,顺声而读,我想“偷胭脂”的名字,毕竟含了些屈辱,可再一细想,这个看似粗俗的名字,未必就不带着一种骄傲,未必就不含有一份执着。
——有的时候,我希望这只可怜的鸟儿会有幸飞过琼瑶的窗口,那时候,它就不再叫“偷胭脂”,人们都叫它“胭脂鸟”,如果是这样,曾经卑微的生命是否就多了一点高贵。
——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总会联想起南唐后主的那两句古词:胭脂泪,相留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