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训练系统针对慢性腰痛康复疗法

悬吊训练系统悬吊训练系统悬吊训练系统悬吊训练系统

悬吊训练系统康复xx旨在恢复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肌力、耐力及心血管功能以提高运动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面是悬吊训练系统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xx效果。

方法:26例腰痛患者,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22~51岁,病程4个月~11年,腰痛伴或不伴有大腿疼痛,无根性疼痛。疼痛于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不同程度缓解。病程中无外伤、手术、发热、不能解释的体重减轻。查体均无神经根病变表现。X片未见脊柱畸形、脊柱骨折、严重骨质疏松。腰椎MRI检查除外间盘炎、脊柱肿瘤、椎间盘突出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使用S-E-T悬吊训练系统工作站在不稳定支持下对患者进行远端肢体负重的闭链训练,方法简介如下:

动作1:侧卧抬高骨盆:然后患者左髋关节保持轻度后伸,右下肢不用力,仅用左侧下肢向下压位于膝关节处的窄悬吊带,从而抬起骨盆。主要训练臀中肌,以及腹横肌、腰多裂肌、腰方肌、竖脊肌。

动作2:仰卧位抬高骨盆,然后患者右下肢向下压窄悬吊带,同时抬起左下肢和骨盆并保持骨盆水平位。主要训练腘绳肌、腹横肌、腰多裂肌、竖脊肌、臀大肌、腹内外斜肌。

xx中骨盆处的宽悬吊带所连接的是弹性绳,以上动作均可通过调节弹性绳的松紧来改变助力的大小,从而增减难度。此外,通过将窄悬吊带向下肢远端移动也能增加难度。患者xx期间不进行其他与腰痛有关的xx。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aire,RMDQ)中文版评定患者功能障碍情况。在患者初次就诊、xx6周后以及xx完成3个月后进行3次评估。

结果初诊和xx6周后相比,VAS值和RMDQ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和随访3个月后相比,VAS值和RMDQ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x6周后和随访3月相比,VAS值和RMDQ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以S-E-T悬吊训练系统http:///康复疗法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碍的疗法。

 

郑重声明:资讯 【悬吊训练系统针对慢性腰痛康复疗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