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物流元年(3)

    

物流管理承受考验

物流成本的高低是决定企业或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日照港[7.88 -1.38%]集团董事长杜传志说:“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一个距港口500公里的钢厂和邻港的钢厂相比,陆路的用每吨就要高出110元钱,如果一个千万吨的钢厂,距港口500公里的话,它的原材料的运输将是非常多的。1000万吨钢厂至少需要1600万吨的铁矿石,那么将近两个亿的成本就在里面了。”

专家指出,物流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业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如条形码技术、企业资源物流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水平较低。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物流起步迟,熟悉现代物流知识的人才不多,特别是善经营又懂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设施薄弱、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缺乏大型现代物流运输中转配送基地,信息主干网、城市宽带网等网络基础设施还未与电子商务紧密对接。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进入电子商务网络,有的虽有商务网,但未将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充分结合。

时下,物流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的物流成本、成本可视化程度增加、顾客对服务的期望值不断增加、管理的集中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

来自正面的推动是,物流企业的客户,主要是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任务,推动他们向供应链管理要利润,这必将成为很多物流企业客户的重点需求。

物流企业主要将会受到客户两个方面的驱动:一是要求物流企业提高效率,二是要求物流企业加强与客户的信息沟通,以求更好地协同。更进一步,物流企业的客户为降低物流成本,需要更专业化和全程的供应链服务,从而将推动物流企业的业务升级。物流企业为提高效率、加强和客户的信息沟通,需要更全面的信息化支撑。

现代物流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给出最为完整、简要,并为全世界企业及协会所参考及引用的物流定义:现代物流是供应链程序的一部分,针对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流通与储存,从起源点到消费点进行有效率及有效果的规划、执行与管控,以达成客户的要求。

相关关键词:

原创地址:

郑重声明:资讯 【2010:中国物流元年(3)】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