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劳动【1】(图布)_卫东学校校友_新浪博客

    1973年,正是xxx复出大抓教育质量的时期。那会儿,卫东学校快速融入了狠抓文化课学习的大环境之中,且取得明显成效。当年,我班是初中毕业班,按灵宝县教育局要求,需参加县里的统一考试后择优录取上高中。经过一两个月的短暂复习,我班在春季的中考中,有十多名同学被灵宝县{zg}学府灵一中录取。

    刚到灵一中时,校园内学习气氛浓厚。讲台上呈现出“xx”以来少见的老师们教书育人的身影,课桌间坐着充满求知欲望的学生——要么聚精会神的听讲,要么埋头做作业或读书朗朗。除了白天上课,晚上还有许多学生到教室晚自习。由于电力供应不足,教室经常停电。为了不影响自习,有的同学自制煤油灯照明。他们找来墨水瓶或酱油瓶,用薄铁片做盖子,在盖子上扎孔穿棉绳或布条当灯捻。我用酱油瓶做了一个煤油灯。酱油瓶太深用不着装那么多煤油,我先往瓶内装大半瓶水,再装煤油。由于煤油的比重轻,所以都浮在了水的上方。

    当时,年级经常进行测验、考试,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数学、英语等课程讲座。对主动要求补课的学生,老师也是热心快肠,不惜牺牲休息时间。一排排教室顶头的山墙上,用于宣传好人好事的黑板报,常常可看到用英文书写的文章。我很喜欢数学、语文、英语。在多次测验和考试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我写的一篇描写学校田径运动会的作文还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但是,在教育系统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xx的极“左”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学校的反制,先是宣传“白卷英雄”——因“喜降春雨,生产实在忙,无暇复习功课”而交了白卷的张铁生,而后又宣传 “反潮流小将”——因反对“师道尊严”而备受推崇的黄帅。这对学校和老师形成了两面夹攻的态势,弄得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敢教;特别是发生在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抚中学的张玉琴事件,使恢复不久的脆弱的教学秩序陷入了xx混乱。

    至今,我仍然清晰记得班主任周杨颐老师怀着沉重的心情,在课堂上绘声绘色讲张玉琴事件的情形:“张玉琴是马振抚中学的学生,对学英语有意见。参加英语考试时,没有做题,在xx背面写着:‘我是中国人,何必要学外文,不学ABCD,照样当接班人。’学校老师因此对她进行讽刺、挖苦,说:‘伟大诗人张玉琴,马振抚公社付岗人。’后来她投河自尽了,几天后才发现泡在水里的尸体,眼珠都被鱼吃掉了。江青听了以后都伤心的哭了。”

    此后没多久,全国从上到下开始批判“智育回潮”。灵一中校园的学习气氛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判、学农劳动,学农劳动、大批判,文化课教学则成了应付差事的附带工作。在我10年的学生生涯中(1965年~1975年),{wy}能够潜心学习并取得较快进步的这短短的两年不到的时光,就这样戛然而止。

    后来,学校安排的学农劳动越来越频繁——在北头坡墙底村建农场,到五亩等地参加麦收、翻地,去窄口水库工地搬石头,住在苏村公社修水利……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学农?劳动【1】(图布)_卫东学校校友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