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寒假在家时,就发现世世代代人吃的“龙井”水干了!大家改喝“煤山”水。“煤山”水的成分虽然令乡亲们怀疑,但无奈之余只能先吃着。我拿着水找人化验其成分,现在想来,我的家乡人,至少还有“煤山”水喝。而那么多西南乡亲,面对干裂的土地,喊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几十里路都难寻一桶水!
虎年充斥各大版面的西南大旱新闻,农田龟裂、塘坝干涸,牵动众多人的心。无论是身在灾区的,还是人在外地的,都在感叹。感叹之余,我们能做什么呢?
回忆历史上的一些水利工程,比如京杭运河、都江堰、荆江大堤等,都惠及千秋。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远见。再看现代,一个轰轰烈烈的三峡工程,据说使用率不到一半,而与之有关的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还在争论之中。都说我们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把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置于xx。哪怕是在商业发达唐朝,唐政府也很重视农田水利灌溉。据史载,在唐前期130多年中,兴修的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如贞观年间,在莆田(福建莆田)筑诸泉塘、永丰塘、横塘以及国清等塘,总溉田1200顷。这些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唐代的灌溉工具也有相应的进步,人们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和水轮等灌溉新工具,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到了依然清晰明白自己是农业大国的今天,我们却只是每年把重点发展的口号定在{dy}产业——农业上,实际中过度偏向于第二第三产业,整个发展过分依赖城市工业。GDP的表面数字很美好,过快的经济,对很多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或正在造成各种恐怖的危害,并慢慢地报复在老百姓身上。归结原因,这种轻农的发展模式,无非是一些人在行政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快速的政绩。发展农业见效慢,他们只要自己在位时能拿出各种“光辉”的业绩,不管是祸害后代还是功载千年。
这次大旱的出现,我们看到新闻每天都在说{dy}部门如何去营救,网络上的反思也很多。作为这几年活跃的第三部门,面对这样的灾难,除了无数的讨论之外,实际行动似乎还很少,力量也很小。比起5.12,大家的手脚慢了,思维中不知能从何入手。与友人讨论此灾难,大家的各种建议很多,但要去做,又很不现实。NGO有所束缚,在这样的有所束缚里,有人已经开始批评NGO,比如黔山毛豆的。除了心痛、感叹,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呢?也许,像08凝冻灾害期间那样,全部形成一个整体,能落实一些“绿丝带”的行动吧。如果当下凭各自的能力去行事,谁都做不了什么。但他们的生存空间是如此的狭小和充满磨难。在天灾xx之外,对外继续争取更大的支持,对内改进自身能力,在以后的事件中能运动开来。
请不要太苛刻的批评NGO在此次灾难面前的无作为,因为大家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之外,把神话的角色转移到第三部门头上,这是很可怕的。就像当初人们对{dy}部门吹的各种美好景象充满期待,当{dy}部门神话破灭后,大家带着失望骂。于是无数人下海,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到第二部门,当市场没有给予每个人所希望的幸福时,大家绝望中又将这样的神话期待转嫁到第三部门。不要期待第三部门都是伟大的,不要认为其中的人都应该无私奉献,人都有七情六欲,都要生活,都有困难。第三部门并非“德行xx的神话”,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如果对他们的期望被神话,但是他们也会失灵,失灵之时,公众的情感又将遭受多大的打击呢?
{zh1},作为我们个体,我们能做什么呢?各大网站上开始呼吁大家节约用水。这样的倡导,不是说让习惯于每天洗澡的人改为两天洗一次,也不是说让每天要喝八杯水的人只喝六杯。我们只需要在洗手打香皂的间歇关掉水龙头,在擦沐浴露的时候拔掉卡,等等等等。细节能造就成败,也能完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