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正名——生物谷盘点2009 - 王天峰- 职业日志 ...

来源 2009-12-27 17:48:32

 

2009年的转基因,最惹眼的不是来自其研究,也不是对去其安全性的持续探讨,而是在更新率极低的中国生物安全网上面的批准的"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首次出现了转基因玉米和水稻的身影。

一层石激起千层浪,作为信息发现和传播者的媒体在证书公布了近一个多月后才有反应,这让媒体人脸上无光。同样很多非转基因的学者专家对其也是毫不知情,当然还有那一直紧追转基因安全性不放的绿色和平组织。猜测,质疑,愤怒之声充斥着网络。12月,各方声音再次响起,这份清单到底招惹了谁?谁来为来买单呢?转基因水稻摆上我们的餐桌到底还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再次回顾这一事件。

回头看2008年,那耀眼的35亿美元的转基因专项

2008年7月9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投资35亿美元(估计)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明确提出保持水稻、转基因抗虫棉方面的优势。对于转基因商业化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2年前,也就是1997年,我国就正式批准转基因抗虫棉商业化生产。ISAAA主席Clive博士指出,自1997年开始种植Bt棉花至2008年,700多万小农户因10%的增产和60%的杀虫剂减少使用而增加了收益,每公顷增收约220美元(相当于全国增收10亿美元)。2008年,中国棉花地的68%面积种植了Bt棉花。可以说转基因棉花商业化已经十分成熟。那么国家投资的200亿转基因专项用在何处呢?我们看过去的20年里,三分之一的转基因研发资金集中在转基因水稻的开发上。而且也有理由相信,作为主食作物的水稻,加强对转基因水稻研究的重点投入,是值得的。早在5年前,中国政府就花费了5亿人民币用于开发转基因水稻。自那年起,就有三种转基因水稻一直在等待批准上市。08年中科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局的转基因水稻专家朱桢表示,新专项的主要目标应该还是抗虫转基因水稻,而不是有人推测的高产量转基因水稻。但是谁想到这句话,来的这么早呢?

相关内容

都是媒体惹的祸?

一年后,2009年12月3日,一篇题为"农业部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为何不愿公开细节"的文章,很快在网络流传开来,媒体的声音突然接踵而至,期间似乎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声音。农业部批准转基因水稻的生产安全证书,怎么没有与媒体通通气,部分媒体和个人斥为“偷偷摸摸”的行为,质疑怀疑之声不断,"转基因水稻安全与否谁说了算","转基因水稻政策为何怀抱琵琶半遮面","农业部为转基因水稻颁安全证书被疑暗箱操作"等等。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偷偷摸摸'转基因",开宗明义,“ 农业部最近为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过程,加重了关于转基因粮食安全问题的不安。”

显然,主管此事件的部门并没有从1998年吸取有益的教训。Pusztai事件被认为是科学人士的一次不科学的欠负责的言论导致的发展延缓了十年甚至更多时间。自那以后,一部分科学家把这个责任推到了媒体,因此,对媒体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严谨辩证的看问题的科学家却没有充分意识到媒体也是双刃剑时,舞剑者角色不同,受伤者自然也会不一样。

关于

的科普之路

其实,作为食物的进入大众的肠胃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且,转基因产品也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从转基因作物种植到现在已经有13个年头了,全球保守估计有十亿人口吃过。但是,至今并没有发现一例因为吃转基因食品的而发生中毒或者过敏的事件。如果说这是一个实验的话,这个实验已经有着足够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不过,这并不是一个临床几期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它正在发生并已经成为事实!

但是,公众并不是这么想的。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明白转基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且不说大众,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一定清楚转基因食品与普通食品真正的差别在哪里?飞机上天,需要高科技。但是即使你不说为什么飞机能上天,关心哪天砸在自己头上的人又有多少呢?食品则不一样,如果没有必要去吃可能有着潜在风险的食品,谁会去冒险呢?更为关键的是,旁边不断有人说这个东西就是有问题,换成是你敢吃吗?

除非大众清楚的明白了,吃它没有问题。不会存在所谓的潜在风险。但谁来告诉这个事实呢?媒体!媒体只是一个平台,这实际上需要后面的充分了解转基因的那些专家们来告诉我们。有毒吗?过敏吗?为什么?

但是,在这次生产安全批号批准时,不仅仅没有这样的人出现,反而被低调处理掉了,甚至还有报道称,是农业部明确要求这样做的。这怎能不让人怀疑?这种不安,如果不断放大升级,将会严重阻碍着转基因商业化发展。

令人欣慰的是,在反的个人和组织从质疑的角度报道了一段时间后,终于有一些专家来驳斥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比如的“转基因何曾'偷偷摸摸'”就直接驳斥张伟的观点、还有黄大昉接受人民网的采访等等都是好的开端。如何解除老百姓对转基因食品,特别是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的担忧,是专家们科普功力展现的时候了。只有真正为转基因水稻正名,才能更快更好的为民众带来切实的利益。(生物谷Bioon.com)




的成果



更多阅读

转基因产业发展动态



——{dy}届亚太大规模转基因粮食种植高峰会在苏州召开

各国转基因动态













郑重声明:资讯 【谁来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正名——生物谷盘点2009 - 王天峰- 职业日志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