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72 三聚环保 脱硫专家 能源净化专家 68买进_肥牛投资_新浪博客

32发行 68买进 目标88元

根据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展计划,如募集资金2010上半年到位,将于2011年初建成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并预计于2013年全部达产。结合市场需求及竞争情况,公司预计2011年、2012年及2013年新增销售额12,500.00万元、27,375.00万元与38,750.00万元,年税后净利润分别为625.33万元、2,903.74万元与6,115.39万元。

 

 

能源洁净行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作为为基础能源行业的产品清洁化和生产过程清洁化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新兴行业,环保要求的提高、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以及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带动行业未来十年的产品需求年增速超过20%。
  三聚环保未来五年领跑行业。三聚环保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专家型的营销团队,世界{wy}的可循环使用高效脱硫剂未来将主导市场,特种催化材料及催化剂在国内将建立垄断优势。09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0440万元和5098万元,07-09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12%和122.80%,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和利润的CAGR分别能达到42.32%和57.10%。
  募集资金项目将帮助公司突破产能限制。公司募集资金投入生产的高效脱硫剂和新型分子筛及催化剂技术均为国际{lx1}水平,市场空间巨大。09年分别实现销量3340吨和269吨,项目达产后产能分别增加10,000吨和500吨;降氮硫转移剂是在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国家节能减排策的大背下,针对石油炼制企业烟气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脱除的迫切需求而重点推广的高科技产品,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竞争产品中是{wy}能实现同时脱硫除氮的硫转移剂。
  未来两到三年,公司将通过上市及募投项目的实施,在现有5900吨产能的基础上增加13000吨产能至18900吨,快速抢占高速增长的市场份额。预测公司10-12年发行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80元、1.47元、2.03元。

1)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净化产品有着巨大需求。
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全国已探明化石能源储量中,石油和天然气占6%,其余94%均为煤炭,煤炭在我国化石能源结构中处于{jd1}主要位置。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现和开发,化石能源结构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煤的用量仍然占到近66%,目前80%的电能由煤炭转换而来。
其次我国以石油、天然气为能源的石油炼制和下游的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工业近些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汽、柴油的消耗大幅度增加,年石油进口量也逐年上升,石油加工已超过3.42亿吨(2008年)。
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上述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而上述化石能源使用为能源净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发展空间。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占{jd1}地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其中SO2的排放量中,直接燃煤产生的SO2占90%。而石油、天然气、沼气的硫化物也会在使用后变为硫氧化物,同样产生严重大气与环境污染,2009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57.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47.8万吨,虽与2008年污染减排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但环境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
(2)日益增长的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硫等有害物质污染日益成为全球及我国的生态问题。
全世界SO2及H2S人为年排放量约1。5亿吨,其中以燃料能源燃烧产生为主,排放量超过1亿吨。2008年我国SO2及 H2S排放量达2,321.2万吨,从2005年开始我国排放量已居世界{dy}。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因SO2及H2S而导致酸雨污染在我国日益严重,酸雨区由80年代的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现在的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4个大面积的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称,经专家测算,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两万元。根据北京理德斯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8年度国内外能源净化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我国每年由于SO2及H2S排放直接损失为4,642.40亿元。
我国污染状况较为严重,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如何清洁使用煤炭资源,减少使用过程中硫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开发新的脱硫及脱除其他有害物质的工艺技术,有效降低硫含量并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已经成为我国治理污染的迫切需求。
(3)“末端治理”改为“前端预防”的环保方针为能源净化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通过对能源使用后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对污染物的xx或减量化,从而实现对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属于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而未来能源清洁化的方向是在能源加工中脱除污染物,避免使用后污染物的产生,是一种“前端预防”的方式。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已于2003年1月l日开始实施,该法指明了生产领域特别是工业生产领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以“前端预防”取代传统的“末端治理”的基本战略思想,并对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组织管理、规划、财政税收政策及资金支持。
当前,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国家采取了污染减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对煤炭生产及使用后硫污染物的治理制定了标准及相应法规。此外,国家对石油成品油、民用液化气的硫含量制定了严格的指标,石油炼制过程都有相应的脱除技术和工艺。
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将环保工作的思路由“末端治理”向“前端预防”转变,对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广能源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脱除是经济、环保且可行的,也为能源净化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国内环保力度持续加强为能源净化行业提供良好政策支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措施。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通知》、《环境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法》等法规性文件,确立了我国今后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变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状况,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6年1月,国务院通过的《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要求,炼油工业今后要“强化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推广低成本清洁燃料生产等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清洁生产集成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开发炼油用'三剂’新产品和新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安全处置。加快高含酸、高含硫等特质原油加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程。”
国家环保政策日益完备已经对能源净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有力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高品质脱硫剂等能源净化产品需求也将随之快速增长。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将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能源净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十分巨大。2010年,整个能源净化行业对净化产品的需求量预计近25万吨,2015年将增加至69.07万吨,相关需求将保持22.53%左右的年增长率。考虑到我国目前能源净化产品普及率较低,钢铁等企业的治污需求也将成为行业新的市场需求增长点,潜在需求更为巨大。
1、石油化工行业的需求
随着原油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储量的有限性,原油品质呈现劣质化趋势。原油中硫等杂质的含量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口高含硫原油量的增加,使得加工处理过程中总硫含量增加,对能源净化产品的需求将因之扩大。
随着我国石油消耗的日趋增长及石油劣质化,相关能源净化产品需求将大幅增长。根据《2008年度国内外能源净化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及公司市场调研,2015年我国石油化工相关净化产品需求将达3.22万吨;如考虑未来环保要求提高因素,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行业相关产品需求2015年可达5万吨左右。
2、天然气行业的需求
根据我国大力发展和利用天然气的能源战略,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预计2010年将达到5.6%,2015年将超过10%,天然气产量年均增幅在18%左右。随着未来天然气使用量的日趋增长,相关能源净化产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相关产品需求将达到10万吨左右。
3、煤制气及煤化工
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这种能源分布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以煤为主要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洁净煤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措施之一,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洁净煤技术计划框架涉及四个领域,即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和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其中通过煤制气实现煤炭转化是洁净煤技术计划的核心,也为公司的净化产品和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2015年预计煤制气相关净化产品需求将达到23万吨,未来需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
4、城市及农村沼气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国要建成规模化畜禽场大中型沼气工程4,700座,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1,600座,大中型沼气工程年产沼气40亿立方米,沼气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到2020年,计划建成畜禽场大型沼气工程10,000座,工业沼气工程6,000座,大中型沼气工程年产沼气140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
2010年中国农村用沼气预计将达到4,000万户(国际燃气网资料)。沼气中含有大量H2S气体,如不脱除,不仅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也对农户安全构成威胁。相关净化产品的需求量近8万吨

 

 

目标市场主要有:
(1)天然气-高CO2气氛中脱除硫化氢
美国《油气杂志》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688.53亿立方米。而中国气田硫含量较高(平均硫含量1%),天然气中不仅有H2S,同时还有高浓度CO2等酸性气体,普通脱硫产品在酸性气氛中活性及使用寿命下降较多,较难达到理想的脱硫效果。
公司的高效脱硫剂适用性广,对原料气氛无要求,因此在高含CO2气氛中仍具有良好的脱硫性能。此外,产品特有的高硫容特性保证了用户换剂次数减少、延长了使用寿命,可较大幅度减少客户的净化成本。产品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应用。公司谨慎推断,至2010年天然气行业高效脱硫剂的需求量为4万吨左右。
(2)煤基合成气-高精度脱除硫化氢
煤炭经气化、脱硫净化后才能进行后续合成或直接用作燃料,较煤炭直接燃烧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经济性,我国煤炭储量丰富,未来煤基合成气占我国能源结构比重将快速增加。“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煤化工,拟建或扩建96个煤化工项目(包括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合成氨、尿素,煤制油、煤气化项目)。煤化工行业对高效脱硫剂存在巨大的需求。公司谨慎推断,至2010年煤制气所需的净化剂为8万吨左右。
正在制订中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草案,我国已经圈出了15个抽采利用煤层气的矿区、5条煤层气长输管道路线,在财税政策上国家也将给予煤层气生产企业更多扶持。
(3)化工化肥-原料气脱硫化氢
化工化肥中尿素生产多采用活性炭为脱硫剂,但随着对原料气净化度要求的提高,活性炭脱硫剂在CO2气氛中脱除硫化氢中脱硫精度较低,同时也难以脱除硫氯、砷等有毒有害物质。根据现有尿素厂规模,公司谨慎推断,每年需要高效脱硫剂2万吨。
(4)生物质沼气-硫化氢的脱除
公司的高效脱硫剂可较好的应用于沼气的脱硫净化,并已在北京昌平燕岭生态园取得工业应用,应用效果良好。根据国际燃气网资料,2010年中国农村用沼气达4,000万户,相关生物质沼气将达190亿立方米,相关固体净化剂的需求量近8万吨。
(二)年产500吨新型分子筛及催化新材料合成装置市场前景:新型分子筛及催化新材料是生产特种催化剂的主要载体。目前国内只有公司拥有该产品成熟生产技术,公司既可以用其生产润滑油加氢异构(已在国内实现首次生产)、柴油异构降凝等特种催化剂产品,也可以直接作为产品销售给国内外其他催化剂生产企业,新型分子筛及催化新材料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空间。
(三)年产500吨FP-DSN降氮硫转移剂生产装置市场前景:公司独立开发的FP-DSN降氮硫转移剂主要应用于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它可使催化裂化装置产生的烟气中SOx和NOx含量达到或低于排放标准。FP-DSN降氮硫转移剂可有效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中SOx和NOx的含量。其SOx脱除率在60%以上,NOx脱除率超过70%。主要是将烟气中SOx还原为H2S进入干气或液化气中,再进一步脱除;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N2后随烟气排空。由于大幅度降低了烟气中的SOx、NOx,既保证了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又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我国原油加工能力逐渐增长。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数字,2006年中国原油加工量达到3.07亿吨,同比增长6.3%;2007年中国加工原油3.27亿吨,同比增长6。4%;2008年国内原油的加工能力为3.42亿吨,同比增长4.67%。2008年我国催化裂化装置的加工能力11,030万吨,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2010年前,我国将有9,000万吨/年炼油能力建成投产,2008年底到2009年初国内就有5,400余万吨/年的新建原油加工能力投产,国内产能大幅增长。2010年全国炼油总能力约为4.2亿吨,根据测算,年均需FP-DSN降氮硫转移剂3,000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300072 三聚环保 脱硫专家 能源净化专家 68买进_肥牛投资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