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西欧》之六:多瑙河畔,跳起维也纳华尔兹(原创)

《话说西欧》之六:多瑙河畔,跳起维也纳华尔兹(原创)

2010-04-26 10:49:34 阅读14 评论0 字号:

  

六、多瑙河畔,跳起

维也纳华尔兹

 

旅行车从慕尼黑出发,穿越德国东南部,驶向奥地利。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期盼已久的新的国度,我的心便被那重峦叠嶂、绒裹锦装的山色和多瑙河的风光所攫住。正是这美丽迷人的景色,为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施特劳斯等音乐xx注入了创作的源泉和活力,也为首都维也纳这座“文化名城”、“音乐之都”铸就了一座座丰碑。

“音乐主宰了这个城市的灵魂”。我们在维也纳市区漫步参观,仿佛倘佯在音乐的海洋,看到的是音乐艺术的殿堂和音乐大师的塑像身影,听到的是小提琴奏出的绝世佳作,闻到的是倾城散发弥漫的艺术气息。既便在小巧舒适的房间里打电话,只要拨打1509,便传出动听的440赫兹A调音标准声,以帮助人们校正发音或给乐器定音。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在餐馆吃的水果蔬菜也是听着音乐长大的,特别清脆、爽口。轻盈而浪漫的维也纳无时、无处都有音乐萦绕飘荡,飘过美泉宫,飘过金色大厅,飘过多瑙河……。

维也纳音乐会,被誉为奥地利的嗓门,释放祥和的音符。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曾令全世界多少音乐爱好者神往,也使我们这些不懂音乐真谛的游人仰慕。特别是让中国游客自豪的是宋祖英在这个世界艺术圣殿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唱会。燕导游向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宋祖英进入“金色大厅”,这是中国人{dy}次在这里举办个人演唱会,为了喧染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烘托中国人演唱会的气氛,中方欲在大厅布置“中国结”,而维也纳有关方面则认为欧洲人不知“中国结”为何物,且很土气。双方几经交涉,才勉强同意挂几个小的“中国结”以表示“意思”。后来在中方的坚持和再度协商下,他们终于采纳了意见,在正面背景上分5厢挂了13个“中国结”,并且在大厅四周沿楼边挂满了上百个“中国结”。音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谢幕几次,掌声经久不息。演唱会主持人杨澜女士{zh1}说:让更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走向更宽阔的舞台。后来,把这些大大小小的“中国结”分送给维也纳有关人士,他们如获至宝。这是对演唱会的肯定,也是中奥文化艺术交流的硕果。

我们走进“金色大厅”的“客厅”,各种演唱会的安排等资料以及图片、宣传册摆满条桌书架。据资料介绍,“金色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300个左右的站位,大厅两侧有20多个女神雕像,高高的天花板上雕有阿波罗太阳神和专司音乐的女神像。听说,市民去“金色大厅”先要沐浴,换上正装,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雅的气质前往。看“金色大厅”演出的票价很贵,贵宾座要100—200欧元,那些看不到舞台或歪着脖子才能看到舞台的辅厅也要35—75欧元。我们既不“标准”,又无“实力”,还是让别人去看吧。其实,我在宋祖英维也纳演唱会的电视录像中已经身临其境了;何况到此一游,一种骄傲之感油然而生。

与“金色大厅”一样,维也纳歌剧院在外型上也并不抢眼。这个世界歌剧舞剧的中心,从秋季到第二年夏季,一般要演出300多场世界{dy}流的歌剧和芭蕾舞剧。在这里规定不准上演不出名的作品或处女作,只能演那些早已被肯定的名作。维也纳歌剧院内部装修豪华xx,设施全部现代化;舞台巨大,达1500平方米;楼上楼下共有1600多个席位、500多个站位和能容纳110人乐队的乐池;周围还有6层楼厢。据说这里的票价悬殊,{zg}的要200美元,包厢则达7900美元,而便宜的站位只需2美元。如果有演出,早已预订一空,我们想试“洋味”,也是枉然。

维也纳遍城布满了音乐厅。美泉宫这座庞大的黄色宫殿向世人展示了昔日王朝的奢华,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茜茜公主曾住在这里。这位“美得出奇”的皇后以她出色的外交能力和超凡脱俗的美貌,化解了当年奥地利与匈牙利、意大利的敌视。就在美泉宫广场上有许多专职人员在推销音乐会门票。这些头戴民族帽、身着大红披衣的高大英俊男子,一见我们便赶忙上前拉“生意”。就在施特劳斯公园内举办的音乐会的门票{zd1}的也要40欧元(折合400多人民币)。我们“土包子”怕听不懂“洋音乐”而作罢,倒想去卡拉OK厅去体验一下音乐之乡的文艺氛围。导游说:在早10多年前,曾有一些亚洲人在维也纳开办过卡拉OK厅,后来当地人难以接受,因为他们认为维也纳的音乐厅或音乐沙龙是“阳春白雪”,而卡拉OK厅是“下里巴人”;他们只陶醉于高雅的音乐,而不喜欢低调的娱乐。

维也纳这座150万人口的城市有千余年的历史,15世纪已是罗马帝国的首都,19世纪为奥匈帝国的首都,1918年成为奥地利共和国的首都。维也纳从18世纪末之后的一百年间,出现过一批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18世纪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是园舞曲华尔兹的故乡和许多xx古典音乐作品诞生地。燕导游开玩笑地说:从奥地利出去的都是坏人,如希特勒这个恶贯满盈的法西斯头目就是奥地利人,当年到德国打工擦玻璃,擦出了一个青面獠牙;而进奥地利的都是好人,如德国人贝多芬就到维也纳一展才华。导游边说边带领我们去拜访这些“大师”。在布尔格花园里耸立的莫扎特纪念碑前,我们肃然起敬,因为这位乐坛神童在短暂的35个春秋中写下了包括交响乐、钢琴曲、声乐、歌剧等700多部作品。他4岁开始学弹钢琴,5岁学习作曲,6岁在维也纳登台演出,8岁创作了{dy}批交响曲,11岁写出了{dy}部歌剧。

在城市公园我们与专门致志拉小提琴的施特劳斯塑像会面。他们父子营造了“华尔兹王朝”,使这种轻快的旋律不断重复的“三拍”舞蹈曲进入音乐厅,使整个欧洲人在美妙的“嘭恰恰”旋律下翩翩起舞。导游向我们讲了一个华尔兹的传说:原来大神朱庇特造人时,将男女合为为一体。后来觉得不满意,又将两性分开。这一来,男人和女人不能接触,人类就面临绝种的危险了。于是,爱神维纳斯就教人类跳华尔兹,让两性可以亲密接触。但是,由于缺乏动人心弦的旋律,舞蹈未能流行。直到施特劳斯创作了“三步”乐曲后,华尔兹才显示了真正的魅力。

       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的维也纳无处不飘荡着优美的旋律,就连蜿蜒穿城而过的多瑙河的波光中,也跳动着着一个又一个传世的音符。我们伴随着华尔兹园舞曲欢快动人的音乐,来到多瑙河畔。多瑙河,是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的第二大河流,2850公里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等9国后注入黑海,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这也是一条流淌文思、浸润乐章、流光漾彩、纵情畅想的河流。我在“xx”初期就看过《多瑙河之波》的电影,对这条流溢着深厚文化艺术内蕴的河流有着难以忘怀的“初恋”。我们迎着凛冽的寒风,沿着多瑙河边漫步游览,只见河水平稳,河面波光粼粼,显得宁静而又奔放。河边是茂密的树荫和丛林,山水相映,风光绮丽。对岸一片新型建筑群是联合国城。联合国将维也纳作为纽约和日内瓦以外的第三个联合国会议城市,这里是会议中心,也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总部所在地。

多瑙河用她甘醇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奥地利人;用她欢快的节奏,为一代又一代奥地利音乐人注入文化艺术灵感。岁月的堆积,使得多瑙河的文化艺术血脉,愈显得博大精深。多瑙河是条生命之河、音乐之河。《蓝色多瑙河》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当我们身临多瑙河畔,便感受到动耳回肠的乐曲,情意弥漫,激情回荡,隐若柔柔佛动的春风摩挲心弦。我仿佛步入了一个巨大舞池,向水而歌,伴河而舞,情不自禁地跳起了“维也纳华尔兹”(xx步),跳出心胸的惬意,舞出人生的欢愉。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话说西欧》之六:多瑙河畔,跳起维也纳华尔兹(原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