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学术团体的创建和印刷科研

  1、上海——中国近代印刷中心地位的形成。

  民国初年,包括墨海书馆、美华书馆、申报馆、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大型、有影响的近代印刷企业在内的、全国80%的新型印刷企业都设于上海,足见上海在全国印刷行业的中心地位业已形成。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图书出版的90%、报刊出版的80%,均出自上海。上海在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方面,发挥着历史性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中国历史上{dy}个印刷学术团体的创立。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近代印刷业发展的极盛时期。在当时的印刷中心上海,集中了一批印刷行业的先进分子。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振兴中国的印刷工业,呕心沥血,艰苦创业,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致力于培养中国的技术人才;他们发起成立印刷学术团体,开办印刷技术学校,研究新的印刷机械和技术,在推动近代印刷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可贵的贡献。

  1933年5月,中国历史上{dy}个印刷学术团体——“中国印刷学会”在上海光裕里58号成立。最初,根据学会章程,设立了由五至七人组成的“全体会员大会执行委员会”。下设总务、教育、研究三个系。次年12月改设理事会,由郁仲华(主席)、唐镜元(副主席)、糜文溶(书记)、柳溥庆(会计)、沈莲芳5人组成。共有会员26人。理事会下设杂志编辑委员会,由柳溥庆任主任,委员有糜文溶、高元宰、沈励吾和顾秋水。

  中国印刷学会的成立,是中国印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印刷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个在印刷科研、印刷教育、印刷出版和技术交流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历史新时期。

  3、印刷科研工作的开展及成果。

  远在中国印刷学会成立之前,国人已对西方传人的近代印刷技术进行研究、吸收和利用。例如:1900年,上海文明书局的赵鸿雪先生根据西文图书资料介绍的照相制版法,成功地进行了照相铜锌版的研制;1902年,上海文明书局研制珂罗版印刷又获得成功并付诸实施;1933年,柳溥庆在上海三一印刷厂采用平凹版制版工艺,成功地印制了《美术生活画报》,更于1936年采用四色平凹版新工艺,印制了《中国印刷》{dy}期插图。插图画面层次丰富、网点光洁,至今仍色彩鲜艳,为中国30年代印刷水平之实物见证。

  1935年,柳溥庆、陈宏阁研究中文照相排字机获得成功。1935年9月29日的上海《申报》和1936年{dy}期《中国印刷》对此作了类似的报道。上海《申报》在“留法学生柳溥庆发明照相排字机”大字标题下报道云:“近国人美术照相制版专家柳溥庆君,费数年之心血,应用照相原理设计制造排字机。其构造极为精巧,所占地位仅一小间,即能排制各种大小字号之文字,且备有隶体字及其他美术体之字模,可以排印各种书报杂志。闻该机现已制成,正向实业部请求专利。”据图样分析,柳氏研制的这台照相排字机,与50年xx始生产使用的{dy}代手动式照相排字机原理相同,结构相似。在30年代社会、技术条件下能研制出这样水平的照相排字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遗憾的是,这一成果因发生在八一三事变日军侵占上海时期而未能付诸应用。

  4、印刷教育事业的开端。

  历史上,中国在印刷技术的传授和继承方面,一向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直到20世纪初方有学校教育之出现。1904年清朝军咨府所属京师测绘学堂开设制版印刷班,为中国以学校进行印刷教育之开端。中国印刷学会成立后,有计划地加强了印刷学校教育。计有1933年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李石曾先生创办的上海图书学校以及上海斯高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镇江中华三育研究所印刷部,上海中国美术制版印刷函授学校等。以上海图书学校为例,该校以“即工即学生产自给”为宗旨,设图书、出版、印制、组织四科,补习、训练二班。其中印制科设有印刷工场,名为“工读印制社”,下分印制、排字、浇铸、制模四股。印制科的学生修业三年,设中文排字、西文排字、铅印、石印、铸字、浇胶、浇版、装订、制版、铁工等课程。

  5、印刷书刊的出版。

  20世纪30年代,中国曾出版贺圣鼐、赖彦予著《近代中国印刷术》和印刷专业杂志数种。其中:

  《近代中国印刷术》详细介绍了近代印刷术的传人和发展情况,它的出版,为后人了解和研究近代印刷的发展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出版印刷杂志,计有《中华印刷》、《中国印刷》、《艺文印刷月刊》、《神州印刷》四种。其中:《中华印刷》创刊于1935年,高元宰主编;《中国印刷》创刊于1936年,系中国印刷学会主编之季刊;《艺文印刷月刊》1937年创刊,刘龙光主编;《神州印刷》仅见于《艺文印刷月刊》之收购书名广告,未见实物流传。这四种印刷专业杂志,以《艺文印刷月刊》影响{zd0}、发行最久,共出版25期。内容多为介绍国内外印刷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及国内外印刷发展情况。

  中国印刷学术团体的创立和印刷科研、印刷教育、印刷专业书刊的出版等印刷事业中新兴领域的肇始和发展,是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中国印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武汉天艺印刷 www.021tz.cn 原创在天艺印刷网站xx,转载还请注明出处,请大家尊重原创,珍惜别人的汗水!

郑重声明:资讯 【印刷学术团体的创建和印刷科研】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