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香料植物的分布_孔雀香精_新浪博客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生态环境多样,许多原产于热带地区和欧洲的食用香料,在我国都有引种, 且有些产量很大。食用香料植物资源主要有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等热带地区的辛香料植物和来自南部欧洲、中亚温带地区的香草植物。这是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划分的两大类。
一、适合热带地区生长的辛香料植物,一般产于北纬25度以南。在我国主要包括北纬22度以南的热带常绿树季风雨林带和北纬22~26度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在我国只有海南省、台湾省南部、广东湛江等地以南,云南河口和西双版纳南部等少数地区。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21~25℃,日平均气温10℃,最冷月平均气温15℃,极端{zd1}气温多年平均 5℃,极端{zd1}气温0℃,经年无霜,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以上,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雨林,适合胡椒、香荚兰、白豆蔻、砂仁、草果、肉桂、八角、 肉豆蔻、丁香、众香等热带辛香料的生长,为我国热带辛香料的主产区。胡椒、砂仁等历来依赖进口,而自20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开始大力种植生产,现已形成相当规模,除减少进口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地理位置为北纬22~26度之间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包括台湾、闽南、粤南、桂南、滇南海拔1000米以下等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区域年平均气温20~22℃,日平均气温10℃, 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zd1}气温多年平均0℃,极端{zd1}气温-3~-2℃,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适于肉桂、八角、姜黄、山柰、良姜、柠檬、罗望子、阳桃、桉、柠檬草、米兰等辛香料植物生长。其中,肉桂、八角是这些地区的特色辛香料产品,不仅可满足国内需要,而且每年均有大量出口。上述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是传统辛香料生产的主要区域,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如姜黄是西欧、美国和印度生产咖喱粉的主要原料之一,有些种类的咖喱粉中含姜黄40%,因而国际市场需要量很大,可利用我国南亚热带的自然条件进行生产,潜力不亚于胡椒和肉桂。
二、适合香草类辛香料植物生产的地区,在我国十分广阔。特别是许多一二年生辛香料香草植物很早就传入我国,如蒜、葱类、葫芦巴、小茴香、 芫荽、辣椒等在我国南北栽培已久。还有我国自产的花椒、甘草、当归、白芷、辛夷、陈皮等辛香料 品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生产潜力很大。近百年来引进的许多品种也已成功生产,如月桂、百里香、迷迭香、薰衣草、欧芹等已有一定产量。对于引自原产欧洲的一些品种,因地中海式气候为夏干冬湿,而在我国长江、黄河的中下游地 区,往往因夏季高温多雨而生长不良,产量较低;但在新疆、甘肃等地人工栽培条件下则生长很好,如新疆伊犁地区已形成我国的薰衣草生产基地。现 在,我国又在新疆和硕县开发百里香、迷迭香等的生产基地,已取得初步成果,生长旺盛、病虫害少。
三、我国几种特产食用香料植物资源分布。除个别外,大部分品种主要分布在北纬36度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些区域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气候。大约北纬26~32度为中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海拔1000~1200米的地区。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17~20℃,日平均气温10℃,最冷月平均气温5~10℃,极端{zd1}气温多年平均-5~-2℃;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有些地方可达1500毫米以上。该区是辛夷、陈皮、花椒等的主产区,土地资源丰富,故产量较大。桉叶油、山苍子油在该地区产量也很大。北纬32~36度的北亚热带地区,包括秦岭南北及泰山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该区年平均气温14~17℃,夏季多雨、炎热,冬季温和,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该地区是花椒主要产区,也是薄荷、罗勒、牛至等良好种植区。辣椒的栽培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但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主要在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干红辣椒和菜椒(番椒)的生产,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另外,我国各地、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饮食类型各异。因此在辛香料的使用上也不尽相同,有着一些地方性食用香料植物。如在西双版纳各民族所用的50种食用香料中,虽然有些是常用的辛香料,但也有许多是地区性的特有食用香料植物,其中的香籽含笑、水八角、吉龙草都是很好的辛香料。
新疆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最喜欢用孜然 (枯茗),当地也称小茴香,其果实是烤羊肉必不可少的佐料,其幼苗也常作香料用于汤菜之中。在南疆地区,居民常用的黑种草籽(又称黑枯茗)是烤馕时常用的香料,就像内地烤芝麻饼一样,有比芝麻 更香的味道。还有用青蒿等的鲜茎叶点火熏烤流出茎秆汁液,干燥后成块,是当地制作黄面(凉面条)必不可少的添加物,不仅使面条鲜黄,还有特殊香味。在东北地区,居民常将五味子的茎藤晒干,与各种畜肉共煮,能祛腥增香。其他各地也有一些地方性辛香料植物,如淫羊藿、石蒜、石花、鱼腥草等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食用香料植物的分布_孔雀香精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