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科技大观) - 小剪刀的日志- 网易博客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科技大观)

2010-04-28 09:52:50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科技大观) - 小剪刀 - 以报会友

剪记:

本文剪自2010年4月28日《人民日报》,作者管克江。

原文:

4月24日,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20周年的日子。20年来,这双地球的“千里眼”观测了3万多个天体,拍下50多万张照片。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给天文学研究带来了革命,让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认识大大迈进了一步。

古往今来,人们对头顶灿烂的星空充满好奇,并试图从星象变化中寻找宇宙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由于人类肉眼的局限性,很多发现难免显得粗糙,甚至只是一些臆想。直到4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dy}次将望远镜对准了茫茫太空。他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并绘制了{dy}幅月面图。凭借着科学工具的辅助,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拓展着宇宙的疆界。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dy}次用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行星——天王星;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伽勒根据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的计算结果发现了海王星;1923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利用洛杉矶郊外的胡克望远镜,在仙女座星云中找到了造父变星,证明银河系只是宇宙万千星系中的一支……

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流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

1990年,这一设想终成现实。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了太空。然而,哈勃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此后哈勃的陀螺仪、太阳能电池板、影像摄谱仪、绝热毯、冷却剂等都出现过故障,历经五次“手术”才恢复正常。然而哈勃望远镜面临的挑战,也激励着人们推动科研设备及制造技术的革新。每一次维修都让哈勃能够看得更清晰、更遥远。2009年第五次维修后,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已是最初设计的100倍。

哈勃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它确定了宇宙历史为137亿年左右,证实超大质量黑洞处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它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并探测到太阳系外存在有机物。20年来,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发表了7500篇论文,使之成为历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仪器。美国资深宇航员马斯格雷夫说,哈勃望远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台强大的机器,而且在于它把宇宙论、神学、哲学和天文学贯穿了起来。它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让人类自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我们是谁,我们该如何作为?

虽然哈勃望远镜将于2014年退休,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过它的接力棒,将人类对深层太空的探索继续下去。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科技大观) - 小剪刀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