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_twelve_新浪博客

徕卡,流淌着德国血液的制造xx。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这是徕卡M8组装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机械部件已经就位,但取景器、镜头以及电子部件还没有安装上去。

长着一个方下巴的鲁迪·施佩尔(Rudi Spiller),军人般笔挺地伫立着,他就是德国徕卡相机股份公司的CEO,头发略显凌乱,在那副无框眼镜的背后,是他鹰一般锐利的双眼。

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施佩尔信心满满的向公众介绍了徕卡推出的三款新产品,在向大家介绍这些徕卡的{zx1}成就的同时,也对其在摄影界的领导地位充满了信心。在用不同的语言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打过招呼后,他称赞了徕卡致力于追求{zy1}的努力,并用一句话做了总结:“我们的精密度是xx的”。

徕卡M9在当天初次登场,他是M系旁轴相机的{zx1}型号,而这个系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这一系列的相机在1954年就已经成为了经典,而如今又被xx的重新设计了。”施佩尔说到。这番话语不禁令听众们揣测是否未来还会诞生M10。

如今,距离M8--徕卡M系列上一个型号的闪亮登场已经过去3年(升级版的M8.2也有一年了)。在M9发布前,《连线》杂志走访了位于德国索姆的徕卡工厂,让我们走进幕后,来看看徕卡是怎样制造那些举世闻名的相机的。本文展示了这间历史悠久的公司的几个画面,既有徕卡严谨的制造工艺过程,也有她在未来数码化上的努力。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徕卡相机的制造工厂坐落在德国索姆。许多制造装配徕卡产品的雇员都已经为公司工作了几十年之久,斯托芬·丹尼尔斯(Stefan Daniels),现就职于索姆的工厂,直接参与了M9的研发,他在15岁那年就开始用徕卡相机拍照了,并且在徕卡工作时取得了技术工程师的学位。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工程师正将相机的感光元件:CCD嵌入M8的机身内。柯达为徕卡量身定做了这款CCD。传感器由微型镜片覆盖,获得光线从中间到四角的高均匀度,而每一个微型镜片的大小,仅相当于人类的发丝粗细。

没有哪种拍摄能做到xx照搬主体,也没有任何图景能左右镜头。但获得理想画面是摄影师孜孜不倦的追求,这对器材也提出了要求。恰到好处的设备会带来xx不同的体验。

对于几代纪实摄影师来说,徕卡正是这样的利器。阿尔贝托·柯达手中诞生的那张切·格瓦拉;越战中,黄幼公拍摄的一位赤身女童哭逃景象;以及1945年二战结束时,由阿尔弗雷德·艾森士塔特拍下的时代广场水兵—护士经典热吻画面,无一不是徕卡的经典之作。实际上,这家公司xx有资格宣称从一开始它们就为这样的典范铸就了可能。紧凑的机身、低调的风格、可靠的性能使得无需二次准备就能捕捉到自然画面。

CCD被安装完成后,工人们会将轻质镁合金机身框架组装,同时,环绕左右的重铜结构,能为最为脆弱的内部器件提供防护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正在安装的电子元件,这部M8可以被设定基础功能,工程师们可以通过它来测试其它相机更多的性能指标。最终完工时,这部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家伙”会将1800多个部件囊括其中。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徕卡的工作人员要对每一台相机进行严格的测试,检查相机的每个系统,包括快门计时,测距仪,和对焦系统的准确性,还有CCD的感光灵敏度和一致性。

在20世纪初,作为工程师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在位于德国韦茨拉尔市的“徕兹”光学设备厂工作。巴纳克喜欢探索自己周围的高山,而通过一台箱式照相机来记录自己所遇到的景色,这个照相机必须有它的伴侣配合——那是一包很重的玻璃片(注:早期照相机曾用玻璃作为感光底片)。于是巴纳克设计了一种可以装进口袋的照相设备,使用优化过的电影胶片——这就是世界上的{dy}台35毫米相机。

巴纳克的老板给这种新产品命名为“徕卡(Leica)”,即“徕兹相机(Leitz camera)”的缩写。最初的型号在1925年开始量产,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型徕卡(Ur-Leica),并且徕卡的xx就伴随着它一起走下装配线。早 在1928年,苏联宣传大师亚力山大·罗钦科(Aleksandr Rodchenko),以及摄影随笔之父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都拥有徕卡。另外还有一些这个领域的大师,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他用徕卡工作,为街头摄影和战后纪实摄影做出了{zy1}贡献。

 

在这一步的质量控制中,工作人员正在确定相机取景器的准确度。每一个相机的取景器都要在组装好了以后进行调试,徕卡要求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景和通过镜头捕捉到的图片之间的对焦误差不能超过0.0001毫米。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在徕卡的装配车间里,安置着组装类似相机的工作台。M8和M9与其他使用类似技术的相机都在这里平行的进行装配,装配一台相机的整个过程需要大约35个人工作8小时。

任何一个小的灰尘进入到相机内部都会造成大问题,所以徕卡的工厂有一些洁净室。这里的职员都要穿低静电的鞋,以防止灰尘吸附,另外,在装配区入口处的地板上还有吸尘垫。生产线上,所有纸制品都要用塑料纸覆盖,防止任何小的纤维离开纸页进入空气当中。此外,工作人员们也得带着发罩。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徕卡工厂中,成箱的M7部件正等待组装。

徕卡小而安静的快门使卡蒂埃·布列松(Cartier-Bresson)和他的摄友们可以在公众场合从容拍照,却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除了便携性之外, 徕卡引以为傲的光学镜头也和公司深厚的光学技术底蕴相得益彰。精准和便携双剑合璧,打开了新写实主义的大门,或者正如布列松所说,莱卡“xx就是我眼睛的延伸。”

从那时起,布列松的感受在摄影师之间流传,同时徕卡也不停地沿着自己的原型向前演化。

徕卡公司市场部门副总裁克里斯坦·埃尔哈特告诉我们,徕卡的技师之所以对制造过程投入了如此多的精力,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本身就非常渴望使用公司的产品。 “我们的许多员工,不管他们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学习动机,”埃尔哈特说道。“每个人都把摄影当成了自己的爱好。当你为徕卡工作的时候,这种爱好会融入你的血液。”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一台客户定制的徕卡,外表面覆盖着鸵鸟皮。徕卡的定制,让客户可以自己选择相机的外饰细节,例如相机成品、按钮或者皮套的颜色。客户还可以定制取景器的放大率和取景器明线的位置(框住透过取景器看到的图像的小框)。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技师正在对相机的测距仪进行微调,使之和相机镜头同步。

大部分徕卡相机的精调都是用人眼完成的,而不是通过计算机或者复杂的光学仪器。这位技师正在使用景框线对测距仪的聚焦装置进行检查和调整。徕卡M系列的相机都不是自动对焦的,但手工正是徕卡引以为傲的地方。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工程师桌上还未进行量产的徕卡S2相机。

徕卡M系列连动测距相机(从1954年的M3开始)在许多xx的摄影师中有特殊的地位。吉米·马歇尔(Jim Marshall)使用M系列捕捉了吉米·亨德里克斯焚烧吉它的时刻,还拍摄了披头士{zh1}一次登台的盛况。

“我只用徕卡,已经50年了,”马歇尔说,“从技术角度来说,徕卡镜头的清晰度是无以伦比的。”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徕卡产品交流部门主管拉尔夫·哈格诺埃(Ralph Hagenauer)在徕卡总部的大厅中查看整个徕卡相机家族。

徕卡的总裁经常援引公司的长久历史,把{zx1}产品看成徕卡百年研发积淀的子孙后代,极具纪念意义的原型徕卡就是这一切的发端。原型徕卡由徕卡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于1913年研发,它是世界上{dy}台35毫米照相机,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大量生产。随后,徕卡有了其它的重要技术进步,包括自动对焦,尽管这项技术在早早地就卖给了美能达。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它们看上去就像巨大的镇咳药片,但是这些玻璃毛坯{zh1}会被研磨和抛光为徕卡的21毫米f/1.4镜头。徕卡根据玻璃的纯度、可用性和价格,向全球各地的主要玻璃生产商进行采购。

 

和其他M系列的忠实拥趸一样,马歇尔认为它的测距仪控制简直就是“第二天性”,他还补充到,“我和它密不可分,它中有我,我中有它。”

金·里奇科米是一位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摄影记者。他认为测距仪比自动对焦要快。“只要我看到了东西,我只能容忍很短的对焦时间。”

和用户的认同一样,徕卡相机润物细无声的魅力也是徕卡成功的关键:许多人说在熟悉了徕卡相机之后,它就像消失了一样,摄影师{wy}要做的就是自由地取景。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徕卡索姆斯工厂使用的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按照徕卡的规格定制的,并且通常采用了公司高度保密的专利工艺。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在电脑控制磨床上的xx玻璃,将被用来制作徕卡21mm f/1.4镜头。

但是徕卡也有自己的痛处。马歇尔和其他一些人士指出,因价格过高,初学者对旁轴系可望而不可及。2006年,{dy}个数码家族成员M8上市了,售价为4800美元,且不含镜头,这对任何摄影者来说都是笔不小的开支。

除了昂贵的MSRP,M8也没有采用全画幅传感器,这一点甚至让徕卡的资深粉丝重新考虑购买。“现在形势太坏了,” 最近卖掉徕卡的科曼齐(Komenich)说道,“他们损失了许多像我这样拥有小传感器的用户。”

M8也因一些小技术出现差错而饱受非议,比如对红外线的过度敏感而导致图像黑色部分偏紫。许多用户反应M8的快门声音太大,这使一向以徕卡静音、低调为荣的用户失望。徕卡马上为不满的M8用户提供滤镜,以解决色差问题,但是直到2008年徕卡才解决了部分技术问题。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镜头生产阶段,一个技师正在监控一排抛光机。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徕卡镜头打磨误差在1/2000个毫米,比人类头发细1000倍。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一排排经过粗磨和打光工序的玻璃,正在等待检验是否能成为合格的徕卡镜头。

徕卡一般得等待多年,才会继续发布M系列新品,但是在数码时代,其它市场却在发生巨变。科曼齐指出,作为专业摄影师,跟上潮流是关键。“图片社对图片尺寸要求不大”,但归咎于其小的传感器,“M8因画幅不够而对摄影师失去吸引力。但其它相机却能够灵活应对市场供求。”

2008年9月上市的徕卡M8.2,配备了较静音的快门和全自动模式。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图中的电脑显示了光通过镜头的过程。技师能够从各个角度熟练控制镜头来检查光传导并判断镜头表面是否需要更多打光。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徕卡镜头视型号不同,覆盖最多达43种涂层。镜头被置于满是雾状涂料的烤炉中烘烤。每一层都被用于提高图像质量,矫正色差和其它误差。

随着M9的上市,徕卡希望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并赢回部分专业用户市场。虽然M9拥有18M像素、全画幅传感器,达到了图片社的标准,但是7,000美元的单机售价(不含镜头)依然叫人乍舌不已。徕卡仍寄希望于其富有xx色彩的手工技艺能吸引客户。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尽管徕卡努力提取最纯的玻璃,但没有原料是无瑕疵的。据徕卡的厄尔哈特(Erhardt)称,“每个镜头,每块玻璃,都是{wy}的,我们只是保证最终结果在同一水平段。”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配备于徕卡Noctilux-M 50mm f/0.95 ASPH的镜头,据称是世界上最快的非球面镜头。每个镜头价值11,000美元,这一盘代表10万美金!

“我希望能回来,”科曼齐说道,“但是,不比20年前,现在是商业决策。过去这更多是个相机,现在却更多是个电脑。数码相机更新换代速度更快。”

虽然对M9保持谨慎乐观,科曼齐承认:“数码化使得相机不再多愁善感。”手工制作的徕卡,拥有大量粉丝,见证无数历史时刻和社会,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是个谜。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在{zh1}质量控制阶段,技师会透过镜头在墙上投射相同式样的光线。然后,他会对式样肉眼检查,以确保图像足够清晰。传说如果你让眼睛放松,透过该样式,你能看见一艘帆船。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
装在托盘里的徕卡Summilux-M 21mm f/1.4镜头。




原文链接http://www.cphoto.net/Html/qicai/2010/426/104261524168H5A2J9JKKCJK3H5K7E9.html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走近徕卡,一个相机xx的困与思_twelve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