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讲台的象征

引用 讲台的象征

2010-04-24 22:52:01 阅读5 评论0 字号:

 

引用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可考虑改变教学方法或搞点游戏活动。我曾经把学生请上讲台,以给学生新鲜的感觉。当然,如果是让学生讲课,事先得对讲课的学生面授机宜一番,以尽量减少由于学生讲解不到位而使我来补充的机率。但在我的记忆中,每逢此时学生上台后由于心惊胆战而语无伦次、双腿发颤,结果我的教学设计当然是均告失败。从表面上看,这可能与学生心理素质有关,但这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成因--教师长期以来的"一言堂"已把讲台变为一种权力象征了。

   是啊,讲台对于学生来说太重要了,简直可以说是处于教室的中心位置。说它是中心,倒不是指空间意义上的中心,而是注意力的,或是重要性意义上的中心。我们讴歌无数教师在讲台上"蜡炬成灰",为教育奉献了终身,但我们不能忽视,讲台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xx的隐喻。既然讲台的隐喻是xx,学生的表现则是无可厚非的了。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xx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有多少学生敢在老师在场的情况下觉得自己是xx呢?

    我们教室座位的布置,主要是按传统的"秧田式"。这种座位布置,体现出了对效率与控制的追求。教师站在讲台上发号施令,俨然是知识的xx,而学生则是居于次要地位的知识"贮存器"。这样的座位布局,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教师控制,以取得更高的传递效率。这是一种"反民主"、"反对话"的布局,它在学生大脑中无声地复制着"师道尊严"的意识形态,让学生默然地接受着教师单方面灌输的知识。

    后现代哲学旨在消解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使线性结构成为非线性的"扁平化"的"根"状结构。同时,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应包容教学中的混沌与模糊性以构成系统发展的条件。后现代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一成不变的,而是师生共同发现创造的。这就意味着,师生必须进行对话,在多主体的交互活动中创造知识。我们知道,知识具有文化性。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生成也必须以学生个体的文化为基础。客观主义的知识观,仅注重教师传授客观知识,抹杀了学生作为主体建构知识的一面,当然也漠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经验和生活世界。后现代的课程观主张,课堂教学是一种非线性的、具有开放框架的过程,不应是从外部控制,而应该是从内部来实现"生成",这给予了学生主体经验以充分的重视,也折射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再从后现代的生态观来看,传统的课堂生态已经严重失衡,教师地位恶性膨胀,造成了学生的失语。而那个"神圣"的讲台,不正是这种现象的温床吗?由于有了上述的思想基础,所以近年的课程教学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排列方式。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使用比较多的是"马蹄形"、"T形"、"半圆形"等排列方式。后现代课程专家斯拉特瑞(Slattery)则极力主张用"环形"排列方式,并在他的教学中付诸于实践。可以看见,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非线性"的思维方式,重视了心理上的"坐向效应",突破了传统方式的师生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藩篱,体现出了多主体交互性的思想。这样,讲台呈现出了某种" 流动性",而课堂也体现了某种"去中心化"。毫无疑问,这些座位排列方式使课堂教学更有利于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展。

    猛然间,想起了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的那句名言:"权力即知识"。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体现于权力之中,权力是知识的载体,那么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所以只有教师才有发言权;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所以学生没有发言权,也就只配作为接受者。如此看来,让师生通过平等对话与交流以共同发现创造知识,要实现教育民主的理想,我们需要首先解构教师的话语霸权。而要达成这点,我们何不从重新认识讲台做起呢?作为教师个体,虽然我们不可能改变教育体制,也难以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进程。但是,既然教室与课堂在我们手上,难道我们一点作为也没有吗?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讲台的象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