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愿广厦更美(续四)

(原创) 愿广厦更美(续四)

2010-04-26 07:48:57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市场是企业的:上帝“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今,国内国外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唯恐不华,不厌其美。产品的创新意识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包国臣在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打眼光重点盯在生存的需求上,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锦砖产品由原来的6类34个品种,迅速增加到20类130多个花样品种,基本上满足了”胃口“越来越高的建筑生存。又一次,国家在南昌召开建材展销订货会,来自全国的200多个厂家和上千用户,看着摆放在展厅上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建平锦砖,都赞叹不已,爱不释手,纷纷涌到厂长包国臣的房间询问情况,建立联系,订购产品。去年10月,在黄山召开的一次订货会上,建陶凭质量好品种多。价格合理,一举订销锦砖180万平方米,达到年产量1.8倍。

  包国臣常说:“企业不重视科技进步,永远不会有大的发展”。建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包国臣原是科级干部出身,对科学技术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为了在建筑陶瓷生产工艺上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他攻读了大量与陶瓷有关的国内外科技著作,如高等无机化学、陶瓷工艺学、热工学、陶瓷化学物理、陶瓷物理及化学原理等。他还经常与国内陶瓷业十几位有名望的专家学者交往,向他们学习、请教。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他大力支持和倡导科技攻关活动。1988年,包国臣亲自设计指挥改造了超期服役的一号窑,创省内建窑史上花钱少、工期短、质量好的新纪录;1989年,陶瓷锦砖在市场走俏,他又研究制订了一个科学的“三步增产”办法,当年增产锦砖20万平方米,为企业多创税60万元;1990年,他大胆引进磨光建筑新技术,生产出华丽的彩胎砖,每年为企业增加效益28万元;1991年上马了年产20万平方米釉面砖的生产线,产品走向xx次;1992年初又投资76万元,对二号窑进行了大型技术改造,使产量提高23%,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同年年底又投资364万元,新上马了一条高级瓷质墙砖生产线,预计年产量可达30万平方米,年可增加产值1000万元,增加利税360万元。据初步统计,五年来,建陶获省级科研项目奖4项,获市科技项目奖16相,增加效益500多万元,被省建设局和市政府评为“效益杯”竞赛优胜单位,连续两年被朝阳市科技先导型企业。(待续)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 愿广厦更美(续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