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镜台——老银收藏日记(四十一) - 青湘的日志- 网易博客

临镜台——老银收藏日记(四十一)

2010-04-26 15:05:14 阅读7074 评论20 字号:

魅影



黑白画面中,轮椅上鬓发苍苍的老人被推入歌剧院残破的大厅。一场拍卖会正在废弃的歌剧院中举行。一件件熟悉的旧物勾起老人无限往事。当水晶吊灯的幕布揭开,更如打开了一本回忆的书,破旧的桌椅与舞台忽然又回归了绚丽的颜色。这里曾经歌舞繁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虽然曾对《歌剧魅影》的改编电影有过诸多挑剔与不满,但电影开头的创意却还是很让我惊艳了一下。每次打开妆盒面对这条满镶宝石的手链,便会想起那个场景。打开盒之时盖便犹如拉开了舞台的帘幕,一幕幕斑斓场景即在脑海中上演。

镶宝手链大约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产物是我西洋彼岸的英国迎回的。它和以前写过的“浮华”胸针相类,都是水果拼盘(Tutti Frutti)的风格。虽然运用的仍是中国传统镶嵌及金银花丝工艺,整体设计和图案的选用上却颇为西化,往往让人在{dy}眼看见时心生疑惑,觉得不太像中国之物。

但它确实来自东方古国,即使它浑身上下都透着异国风情。

手链的每一节都嵌满翡翠、碧玺及红蓝宝石,华丽非凡,却隐隐闪动着妖异的色彩,让人不太容易将它与中国传统中细致温婉的风韵联系起来,倒总让人想起古代xx里西域来的胡人舞姬。

胡姬美如花,当垆笑春风。这样的首饰不会属于规矩优牙的淑女们,而属于另一种女人。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吧。

她们是一群娇媚野性的女人,在舞台上奔跑旋转。她们的美与养尊处优的贵妇们不同,是年轻而张扬的。她则是是她们中最出众的一员,不但容貌美丽,舞步轻盈,还生就一副好歌喉。她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机会,一个一举成名的机会,剧院里与她相恋的年轻作曲家说。

这个机会很快来了。那是一个带着东方异域风情的歌舞剧,而她得到了饰演其中重要角色的机会。演出的那天晚上,穿着印度莎丽出现的她光彩照人,边歌边舞。她的舞如水蛇般灵动,歌声却如黄莺一样轻灵。

那一晚,她成了所有人的焦点。

她的恋人在台下微笑,却不知顶上包厢里亦有一名面目沉静的老者默默注视着他心目中的女子。

演出结束后,她匆匆回到后台。作曲家在等着和她一起庆贺演出的成功。这时剧院的经理却叫住了她。经理递过来一个盒子。盒子外面是一层锦布,织着她从未见过的异国图案。随盒子来的还有一张便笺,简短的祝贺她演出成功,然后说这是一件来自东方的首饰,很适合这出有着东方风情的戏剧。落款是很简单的几个字母。

看完那张字条,她打开了盒盖,是一条镶满了宝石的手链。她不懂得鉴赏珠宝,却也被那眩目的珠光和那细致的工艺所吸引。

这时经理说,便笺上落款的几个字母代表着一个xx的名字。他也来看了演出,十分欣赏,希望能与她共进晚餐。

她犹豫着,作曲家正在等着她。经理状似不经意的说起他的身份,年过半百的巨富,商界xx,刚被英王授与了爵士封号。

她低头,看着锦盒中的首饰。手链在剧院后台昏黄的灯下光芒闪动,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诱惑。于是她放弃了和作曲家的活动,去赴了富商的约会。

那名富商正是包厢中的老者。晚餐时她对他的慷慨表示了感谢。老者微微一笑:“哦,小姐,那只是我为你的戏添置的一点小小道具而已。而我现在要给你的才是真正的礼物呢。”

第二天晚上演出时,大家都注意到她手上戴了一条别致的手链,而年轻的作曲家则面目沮丧。每次演出结束,都会有人开着车来接她。巡演结束后,她宣布与富商结婚,退出了剧团。

从那时起,她再不用每天清早起来练习歌舞,也不用再节制饮食。她还拥有了无尽的财富与珠宝。婚后,她迅速的丰腴了起来,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她以为这就是她要的幸福。可夜深人静时她会想起闪光的舞台生涯与那个才华横溢却一文不名的作曲家。几年后,她从报纸上看到了那位作曲家的消息。他不再是当年无人问津的作曲家,他现在被人称为音乐大师。她去看过一次他的演出,他被众多的仰慕者包围着。而她,只是默默的离去。

1929年,从大洋彼岸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欧洲。她的丈夫,曾经的巨富,在得知自己破产消息时心脏病突发逝世。大部分财产在那之后化为乌有。她只得离开了曾经居住的豪宅。没有了经济支持,也因不再年轻失去了再度登台的可能性,而那场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她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得变卖了以前富商送她的首饰。因为危机,很少有人肯花大价钱买珠宝,所以她总是以很低的价格卖掉。渐渐的,她可以变卖的首饰越来越少,而生活则越来越窘迫。到{zh1},她只剩下了一条手链,那个富商最初的馈赠。

那天她把那条手链抓在手里看了很久,然后再次以很低的价格卖掉,只为了换一个星期的面包。

没过多久,战争爆发了。波兰沦陷了,奥地利沦陷了,连法国也沦陷了。只有这个岛国,还靠着英吉利海峡苦苦支撑。飞机每天都来轰炸,不断有人死去。很多人登上了邮轮,逃往了西洋彼岸的美国。

她没有逃。因为战争,大量的人或被征兵,或者死在了轰炸之下,而她终于能找到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战时的生活是困苦的,没有足够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供应,甚至因为尼龙成了军需物资,市面上连一双丝袜都买不到。但是谢天谢地,她还活着。她从未想到,她竟然可以挣扎着活到战争结束的那{yt}。

最坏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她平静的工作、生活,再度有了家庭。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对她的过去一无所知。

很多年以后,她已老去,与丈夫搬到了乡下的小城镇。这天,她和丈夫一起出门购置必备的生活用品,经过镇上卖旧货的商店时,她在橱窗里看到了一条手链,金银细丝盘成的底盘,上面镶满了各种宝石,正是富商送给她的来自东方的首饰。它不知被人转手过几次,身上的光芒已黯淡不少。它静静躺在绒布上,仿佛一张泛黄的照片。

她站在那里,如见鬼魅一般动弹不得。

丈夫注意到她的目光,以为妻子看中了那条手链,看了看价格,并不是很贵,于是转头问她:“要不要买下?”

她回过神,理了理两鬓斑白的头发,恢复了平静,冲丈夫轻轻摇了摇头。丈夫耸耸肩,扶着她的肩走开了。

之后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她想,或许它只是回来作为她余生的见证吧。每次经过那家商店,她会在橱窗前驻留片刻,默默回忆那些已远去的岁月,直到很久后的某{yt},当她提着刚买的面包经过时,发现它从店中消失了。她询问店员,年轻的店员说一个城里来的客人把它买走了。

她有些怅惘的叹息了一声,提着篮子走了。她知道那条手链将不会再在她的生命里出现了。它将要开始的会是另一段故事里的全新旅程。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临镜台——老银收藏日记(四十一) - 青湘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