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晶闸管自身的因素
从晶闸管元件参数本身考虑,有些因素可能会造成元件的损坏,这可以从解剖大量损坏的晶闸管元件芯片上分析看出。
(1)晶闸管元件的标准规定,芯片内部P—N结结温不得超过115摄氏度,当结温超过临界允许结温时,元件所能承受的阻断电压将急剧下降。
(2)电压上升率Du/dt、电流上升率DI/dt对晶闸管使用的影响。晶闸管对电压上升率是有限的,晶闸管由导通转为关断时,电压突然加在元件的两端,因为P—N结有一定的电容量,如果电压上升率太大,则会产生一定的漏电流,使元件不关断而损坏。晶闸管的电流上升率也是有限的。当元件使用在电流比较大、频率比较高的情况下,由于电流上升率较大,在芯片上电流来不及扩散,产生局部结温过高而损坏。
(3)关断时间对晶闸管的影响。晶闸管的关断时间对逆变电路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工作频率愈高要求的关断时间愈小,晶闸管从导通到关断需要一定时间,储存在P—N结中的电荷(载流子)要逐渐放掉,如果关断时间太长,则使晶闸管不能可靠关断,使逆变电路换流失败而造成过流现象导致元件的损坏。
2.控制线路的因素
控制线路设计上的不完善是电源运行不稳定、不安全的关键所在,也是晶闸管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电源的控制线路不能很好地实时跟踪与控制电源负载的变化。也就是说,电流电压出现波动时,不能及时地反馈这种波动信号,从而造成主电路电流电压的不稳定,出现过电流、过电压现象。这也是目前国内中频电源控制线路普遍存在的问题。
(2)控制电路中对过电流过电压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过电流电压的原因。首先是保护方式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电源的保护采用拉逆变的方式,即将故障时的整流脉冲拉回到150°的控制角位置,使整流处于逆变状态,将槽路中产生的巨大能量反送回电网。但由于故障时逆变桥失去触发脉冲,关断了储能元件能量泄放的通道。所以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故障中主回路储能元件对逆变晶闸管造成的威胁;也不能解决槽路短路或过载形成的过电流对晶闸管的关断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对晶闸管保护不利的所在。其次,是保护所采取的措施不当。大多数电源的保护采取了拉逆变及封锁脉冲的方式,但采用了继电器控制,继电器的动作滞后于过电流过电压,这将失去保护的意义。这也是中频电源中产生晶闸管损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线路的热不稳定因素
控制线路的热不稳定也是电源运行中潜在的不可靠因素。电源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各部分参数出现了漂移。这种漂移发生在整流器中则会造成电源电压的不稳定;发生在逆变触发部分则会造成逆变换流的失败发生在反馈环节则会造成电源自我调节能力的丧失。
4.使用条件对晶闸管安全运行的影响
从使用的角度来讲,造成晶闸管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频电源是一种水冷却设备,冷却水就象电源的血液,至关重要,排水量的大小、水质的好坏,如果不能满足设备的要求,则水路中易结水垢,易被堵塞,不利于晶闸管结温的扩散,致使晶闸管的承载能力与换流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晶闸管的损坏。
(2)环境温度高,灰尘大,潮湿,都会造成电源导电部分接触不良,以及局部短路的现象发生。
(3)供电侧突然停电及高压部分接触不良造成元件损坏。由于供电紧张的地区经常停电,在突然停电过程中电源中的保护环节不能起到正常的保护作用,电路中的电感在突然断电时产生高电压往往造成晶闸管电压击穿。
车间供电侧的开关某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打火、或高压进线跌落保护开关容量不够都会造成供电“缺相”,使中频电源突然损坏晶闸管。
5.中频电源过压,过流保护环节失灵。
中频电源的保护环节很重要,一般有过电压、过电流保护,截压、截流、过载保护及快速熔断器短路保护。这三道“防线”对一般的故障是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
如果保护环节出现故障一些元件失效、电路虚焊等或整定值不对,则有可能损坏晶闸管。因此应定期检验它们的保护特性,不允许“带病”工作。
晶闸管常见损坏现象分析
当晶闸管损坏后需要检查分析其原因时,可把管芯从冷却套中取出,打开芯盒再取出芯片,观察其损坏后的痕迹,以判断是何原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现象分析。
1、电压击穿。晶闸管因不能承受电压而损坏,其芯片中有一个光洁的小孔,有时需用扩大镜才能看见。其原因可能是管子本身耐压下降或被电路断开时产生的高电压击穿。
2、电流损坏。电流损坏的痕迹特征是芯片被烧成一个凹坑,且粗糙,其位置在远离控制极上。
电流上升率损坏。其痕迹与电流损坏,而其在控制极附近或就在控制极上。
3、 边缘损坏。他发生在芯片外圆倒角处,有细小光洁小孔。用放大镜可看到倒角面上有细细金属物划痕。这是制造厂家安装不慎所造成的。它导致电压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