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初探扬州出土的两汉西王母铜镜
扬州是汉代古城,史称吴国。扬州曾是刘氏宗族的封地,吴王刘濞利用封地内地理、资源的优势,开发经济,以致吴国出现经济丰富、文化昌盛的局面,为汉代扬州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扬州发现地下有众多两汉墓葬,出土的汉代文物十分丰富,今选择扬州出土特殊纹饰的铜镜,窥其璀璨的文化内涵。

一、介绍三面西王母镜

1、西汉西王母禽兽博局镜
直径11.2cm。1999年仪征市胥浦先进村出土。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座外方格。主纹以柿蒂方格纹,四个圆圈和博局纹分隔成四组图案,每组图案各饰两个纹样,计八个。主纹之外分别饰弦纹一周和云雷纹一周,宽边素缘。其主纹为西王母。西王母头戴胜,衣领交叉,席地端坐,一只玉兔面向西王母举杵朝臼捣药。另外三组图案饰以飞禽、瑞兽,或一羽人作持物状。主纹空间补以云气纹或地草纹。(图1)

2、新莽西王母禽兽博局镜
直径18.5cm。1986年扬州市西郊蜀岗大队五号墓出土。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座外在两个方格之间夹饰卷云纹和几何纹。主纹以四乳、柿蒂纹钮座分隔成四个区,每区各饰两个纹样,又以博局纹分隔成八个各不相同的纹饰图案。主纹之外分别饰以卷云纹和菱形纹带一周,以及短斜线纹带一周。镜外缘凹面内饰双线锯齿加连珠纹带一周。主纹是西王母,头戴胜,衣领交叉,双手相拱,席地端坐,右侧一羽人面向西王母而跪。二区为一羽人作行走状,转颈而视一侧起飞的凤。三区为一只虎站立窥视惊跑的一只羊。四区为一只瑞兽和一只笨熊相视吼叫。主纹空隙处补以云气纹或地草纹。(图2)

3、东汉杜氏西王母瑞兽画像镜
直径15.1cm。1975年仪征龙河凌东大队高山生产队出土。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主纹以五个乳丁分成五个区构成五组不同的花纹图案,其外为铭文带和边缘纹饰带。边缘内饰锯齿纹一周,其外饰双鱼、龙、人、虎、鸟、羽人、象和瑞兽等纹饰,其主题为西王母和玉女,她们旁边分别竖行、横行阳文写“西王母”、“玉女”铭文。西王母头戴胜,衣领交叉,双手相接,席地而坐,右侧玉女亦衣领交叉,长跪侍待。向右旋转,第二组纹饰为两只玉兔相对而跪,各自持杵,面对一臼先后捣药。第三组纹饰为一羽人骑着奔跑的瑞兽。第四组纹饰为一羽人骑疾驰的奔马。第五组纹饰为两羽人各自持杵,面对同一臼先后捣药。其阳文隶书铭文为“杜氏作珍奇镜兮,世之未有兮,之解之英华毕毕而无极兮,上西王母与玉女,宜孙保子兮,得所诊吏人服之,曾官秩白衣服之,金财足,与天无极兮。”(图3)

二、关于镜铭“西王母”、镜纹玉兔捣药和羽人捣药

扬州出土的东汉“西王母”铭文铜镜。关于“西王母”,最早见于《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胜”是何物?颜师古注:“胜,妇人首饰也。”可知西王母头上的装饰被称之为“胜”。扬州出土的三面铜镜中神仙亦均戴“胜”,这与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镜中神仙都是西王母。

西王母不但掌握长生不死之术,而且还能制造不死之药,在扬州出土的铜镜中,西王母分别与一只玉兔捣药,或两只玉兔捣药和两个羽人捣药同处在一个镜图中。这表现了汉代人们希望通过祈求西王母赐不死药而能长生,对西王母的崇拜,尽现在铜镜纹饰中。

扬州西王母镜中的羽人,即是生有羽翼的仙人。羽人捣药,即是仙人捣药。玉兔和羽人都是西王母的侍者,所以镜中西王母与“玉兔捣药”、“羽人”、“羽人捣药”是互相联系的,构成整体画面,表现了一个历史神话故事。西王母、玉兔捣药、羽人和羽人捣药纹饰,或被单独运用,或被结合运用于扬州出土的铜镜纹饰之中,从西汉、新莽,直至东汉,一直沿用数百年,已成为一种“祥瑞”、“吉意”的表征图案,深受人们的普遍喜爱。这表明汉代人们对西王母的敬重信仰,把她视作长生不老的象征,也是人们对“长生不老”、“升天得道”、“羽化升仙”的企盼,这与当时道教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对西王母博局镜的新认识

扬州出土的{dy}面和第三面镜未被发表,而第二面镜在《中国铜镜图典》第303页发表过,定名为“禽兽博局镜”,确如孔祥星先生认为此镜“神仙端坐,头顶饰物,甚为特殊,为博局镜中未见的图形。”

扬州这三面镜中神仙都是端坐,头上戴胜,仪态端庄,与文献记载中描述的西王母相符。再从镜中一兔持杵捣药,或二兔持杵捣药,二羽人举杵捣药来看,正与当时人们祈求西王母赐神仙药,求长生的升仙思想相符。又两面铜镜虽未铸“西王母”题铭,但与一面题铭“西王母”相比,其西王母形象和头饰相同。综合判断,我们认为{dy}面和第二面镜中“神仙”就是西王母,所以,将这两面镜定名为“西王母禽兽博局镜”为宜,将第三面镜定名为“杜氏西王母瑞兽画像镜”为好。

扬州出土的这三面镜,皆以西王母为主要题材。其尺寸不一,风格不同,纹饰各异。其时代细分亦各有先后,{dy}面为西汉,第二面为新莽,第三面为东汉。这似乎可看出汉代以西王母为题材的铜镜从出现、发展到繁荣一个顺序发展过程。即从尺寸小到尺寸大,就其纹饰看,由线条简练到繁缛。从无铭文到有“杜氏作珍奇镜” 铭文。从无题铭到有题铭“西王母”,直到东汉分别题铭,出现西王母与东王公处于同一个镜图中。从玉兔捣药到羽人捣药,镜从素缘到装饰繁杂的宽缘。就其纹饰技法来说,亦有明显的区别。西汉、新莽时期由线条式做法过渡到东汉浮雕式的技法,是断代的分水岭,正如孔祥星先生论述:“使纹饰的视觉效果由线条式的平面变化为半立体状,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我们似乎看到以西王母为题材铜镜发展的必然规律,看到了一个特殊新面貌。

现从扬州铜镜的出土,可以断定以西王母为主题纹饰,始现于西汉中晚期,见于博局镜类。在广陵地区(扬州)流行起来的,是由线条手法的西王母禽兽博局镜演变到以浮雕手法的神兽镜类和画像镜类,至东汉以后才在长江流域及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流行。由此我们认为扬州出土的西王母禽兽博局镜应早于神兽镜类,应早于西王母与东王公并立的神兽镜类,亦早于画像镜类。它无疑会影响到以后的神兽镜类和画像镜类,为其开创、发展和流行开启了先例,奠定了基础。

扬州出土的杜氏西王母瑞兽画像镜,以西王母、玉女、玉兔、羽人为主,补有瑞兽,以浮雕技法,并和边饰块面装饰结合。边饰时横时竖,朝向时左时右,生动逼真,充满活力。笔者对照《中国铜镜图典》似乎未见“杜氏作珍奇镜”。在为《鄂城汉三国六朝铜镜》俞伟超先生撰写的序中写道:“……而在已经著录的绍兴镜中,只有一面‘杜氏作珍奇镜’是这种风格,但其中仍有‘西王母’像(《绍兴》图50)。”笔者因未见到镜子照片或拓片,就不知此镜是否与扬州博物馆藏品即本文中第三面镜纹饰xx相同,但可以肯定此种镜式发现极少。

三面镜中的西王母和玉兔捣药、西王母和羽人及西王母和玉兔、羽人捣药组合成的纹饰题材,在孔祥星先生《中国古代铜镜》和《中国铜镜图典》同时期、同类型镜中,其“图形未见”,或为数少见,颇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另外,{dy}面镜作为辅助纹饰即边饰云雷纹一周,笔者也从未见过,颇为特殊。

四、结语

扬州出土的汉镜数量众多,品类较广,铸造精良。这些铜镜纹饰与其它地区铜镜纹饰相比既有相同之处,说明有其共性,但细细比较也有不同之处。如西汉“四乳四龙镜”等在《中国铜镜图典》中未见品种,属于汉镜中之稀见品,颇具特色。(图4)扬州出土的这三面铜镜纹饰如此精细,线条如此秀美,构图如此新颖,铸造如此精良,其风格有别于浙江、洛阳和湖北鄂城出土的东汉神兽镜类和画像镜类。浙江出土西王母画像镜质高量多,又颇具地方特色,比扬州出土的西王母镜时代晚, 其风格迥然不同。


图1:西汉西王母禽兽博局镜


图1:拓片


图2:新莽西王母禽兽博局镜


图2:拓片

相机: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100 快门:1/3s 光圈:F/16(EV+0) ISO- 曝光程序:光圈优先

图3:东汉杜氏西王母瑞兽画像镜
郑重声明:资讯 【【资料】初探扬州出土的两汉西王母铜镜】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