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年这{yt},成为全球钢厂“群起反击日”———全球三大主要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先后表态:此前运行的长协基准价格系统破裂,定价机制应向短期现货市场靠拢。
矿商单方面宣布“长协破裂”,激起全球钢企的集体反弹。
矿商三巨头涨价
让钢企愤怒的,是铁矿石“三巨头”的决绝态度。
3月29日,淡水河谷公司总裁罗热·阿格内利表示,公司今年将推出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并称,2009年淡水河谷公司“压力很大”,因为长期合同本来应该是安全的,但很多客户以市场发生变化为借口,随意违背合同。“所以,现在轮到我们说‘市场发生了变化’。”
3月30日,必和必拓公司宣布,已经同一批“相当数量”的亚洲客户签订铁矿石销售合同。这些合同将摆脱之前的年度定价机制,而改为基于到岸价(包含海运费)的短期协议。
力拓公司随即尾随其后。3月31日,力拓铁矿石部负责人称:“目前运行的基准价格系统已破裂。无论各方是否接受,现在已经不再处于基准价格市场建立之初的情况了。现货市场才真正决定了市场价格”,“我们很高兴基于现货价格或者是指数价格等方式供应铁矿石”。
实际上,从年初起,“三巨头”就开始陆续说服亚洲的钢铁厂,放弃近40年来一直使用的年度定价机制,希望按照铁矿石每季度、每个月甚至每{yt}的浮动价位来定价。
“过去的机制太陈旧了,跟不上日益变化的市场。”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高瑞思说,只有现货价格才能适应形势。他认为,按照当前的现货价,铁矿石涨幅至少应该是90%。
钢企群起反击
“三巨头”胃口之大,激起了行业“群起发难”。
率先“扯旗”的,是欧洲钢铁联合会。
4月1日,在向欧盟递交的申诉书中,欧钢联总干事GordonMoffat称,有明显迹象表明,铁矿石供应商向单个钢铁生产商施压,使他们不得不接受价格的增长和机制的改变,这违反了欧盟竞争条例。
欧钢联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4月2日,中钢协与五矿商会召集国内主要几家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召开紧急闭门会议,为应对目前棘手铁矿石谈判形势商讨对策。
中钢协称,从以往数据可以看出,在去年全球经济几乎跌至谷底时,铁矿石生产商仍有{zg}达到50%的税前利润率,而同期钢铁工业业绩却大幅下滑,比如欧洲头号钢厂安塞乐米塔尔,在去年就达到16.8亿美元亏损额。
“按照目前情况看,铁矿石价格暴涨已经超出正常和合理的水平。”中钢协副秘书长罗冰生表示,如果三大矿山继续利用垄断行为来令铁矿石价格暴涨,中钢协不排除通过《反垄断法》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铁矿石为何这么贵?
在国际铁矿石交易市场,卖方为何如此“霸道”?
丰富的铁矿石储量,让“三巨头”有恃无恐。
作为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三者产量约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1/3,海运量超过全球的70%。
其中,巴西淡水河谷是全球{zd0}的铁矿石生产商,拥有86亿吨高品位铁矿石储量,可维持开采近400年;澳大利亚力拓是世界第二铁矿石生产商,拥有110亿吨铁矿石储量,每年80%以上产量用来出口;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则位居全球铁矿石储量第三把交椅,拥有70亿吨铁矿石储量,每年90%以上产量用于出口。
那么,探明铁矿石储量占全球13.1%份额的中国呢?
“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在铁矿石这一项,却是‘地大物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称,我国的铁矿石98.5%都为贫矿,含铁量仅20%-40%,而“三巨头”的原料矿含铁量普遍高达60%以上。由于矿石埋藏较深,我国铁矿石的开采成本高于国际平均成本3倍还多。
铁矿石储备质量不高,开采成本却很大,加之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投资拉动,让我国从2004年起,取代日本成为全球铁矿石需求量{zd0}国。
在我国钢铁业界看来,作为市场供求两方,供方持有的矿石资源极为重要,并且自然垄断,求方则矿石质量不高,需求量又大———这样的供求关系决定了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还将持续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