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强授意中超“被裁军” - 排水系统的日志- 网易博客

高层强授意中超“被裁军”

高层强授意中超“被裁军” 高层强授意中超“被裁军”
  在中国足球整体依然处于低谷之际,2009年的中超联赛总算是圆满结束了,甚至表现出了某些复苏的迹象。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似乎注定是厄运缠身、难逃魔爪。据记者多方面获悉,一份中超将要且必须要裁军的计划已经被正式摆在足协相关领导的案头,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甚至很有可能被提交到即将召开的足代会上进行公开讨论。不过,这次中超“被裁军”不是中国足协领导层的本意,而是来自更高层的压力。
  谢亚龙的{wy}“遗产”
  2008年底,时任领导人谢亚龙背负着骂名离开了中国足协,全国几乎没人不骂谢亚龙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不管谢亚龙在足协任职期间工作中存在着再多的失误,但却保全了中超联赛,尤其是在“一切服从于08奥运”的大背景下。三大球中,男女篮、排球等项目的全国联赛纷纷被压缩赛程或肢解赛制,唯独中超联赛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回想两年多前,有关中超联赛要实施“南北分区赛”的消息传出后,不明真相的人都认为此计划的始作俑者是谢亚龙本人。实际上,要求中超联赛实施南北分区的,恰恰是高层的指示,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在实施南北分区赛之后,联赛的赛程将大大缩短,这样,中国男足国奥队就可以有更多的集训时间,从而确保“长期集训”方式得以在足球界落实与贯彻下去。好在消息传出之后,国内各地方俱乐部一致反对,再加上媒体舆论的呼吁,使得高层在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不得不放弃最初的计划,最终,中超联赛的赛制、赛程得以保全。
  谢亚龙在离开中国足协之时,曾感慨地表示:“虽然中国国家队、国奥队接连输球,但有一点是坚信的,即中超联赛没有毁在我谢亚龙手里。‘联赛为本’,这个‘本’还在!现在,也许外界还不会理解,但时间会说明一切。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也许会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2009年,中超联赛在南勇主政的中国足协指导下,总算是取得了一个不错的结局,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职业联赛{dy}次完整地实施了“两升两降”,恰恰是有这样符合足球运动本身的制度作为保障,中超联赛后期才出现了罕见的一幕——{gj}与降级队伍的产生都是在{zh1}一刻才揭晓。
  高层下令起草裁军方案
  不过,就在众人皆大欢喜之际,有关中超联赛将“裁军”的方案已经悄然在坊间传开。事实上,具体的“裁军”计划与整个方案已经全部出台,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疾首之事。据了解,有关中超联赛要被裁减成12支球队的计划与方案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与当前重振中国足球的大背景与大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早在2008年底就已开始全面酝酿。
  北京奥运会之后,四大皆空的中国足球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强烈不满,高层领导明确要求国家体育总局提交重振中国足球的方案。在广泛讨论之中,“中超联赛应该缩小参赛队规模”一事就被提了出来,深得有关方面的赞同。其理由似乎也很充分,例如,目前中超球队的状态很不稳定,尤其是资金投入有限,导致不少球队出现太多的xxxx,严重影响了整个中超联赛的形象。国家队、国奥队在国际赛场上成绩不理想,与队伍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集训有很大关系;各俱乐部球队也很不配合国字号队伍的工作,在人员抽调等方面设置人为障碍;等等。
  也正因为此,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具体的“裁军”方案交交由中国足协自行提出。颇有意思的是,北京奥运会之前,为了确保国奥队有足够的集训时间,有关方面曾要求中超实施南北分区赛制,但具体的实施方案要求中国足协自行提出。因而,时任联赛部主任郎效农曾被多次要求尽快提交中超联赛的南北分区赛实施方案。可郎效农深知如果中超联赛改为南北分区赛制对中国足球联赛的致命性打击,因而,坚决表示不会提交这样的方案。相反,郎效农甚至采用了“公车上书”的方式,力陈中超联赛维持现有赛制之利,反对推行南北分区赛制。最终,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中超联赛的赛制被保存了下来。虽然中国联赛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可郎效农却也因此“得罪”了领导、违抗了上层的旨意,在到退休年龄之后被要求立即退休,甚至无法像马克坚等几位元老那样被中国足协返聘。
  这一次,中国足协联赛部几位负责人在领命之后,同样深知一旦动笔起草“中超裁军”计划,很有可能会把自己推到中国足球“千古罪人”的位置上,可因为有了郎效农的“前车之鉴”,没有向主管领导力陈厉害关系,而是想办法找理由推脱,目的只有一个即只要自己不是计划的执笔者即可。最终,此方案的起草落到了足协联赛部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手中。作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除非不想再在足协工作下去,无奈之下只能起草动笔。
  裁军方案等于提高门槛
  按有关方面的要求,中超联赛希望参赛队{zh0}是12支队伍。在面前为16队规模的情况下,一年之内要把参赛队变成12队,除非采用“6降2升”的方案,才能一次性到位。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联赛在一个赛季中要降级六支队伍的先例,而且一旦实施,势必会为整个中超联赛制造人为的、不必要的混乱。于是,提高准入的门槛成为了变相的{zj0}方案。
  据了解,在这份裁军方案中,未来参加中超联赛的12支球队的准入要求与标准将会进一步提高。早在2004年中超联赛出台之前,中国足协就曾拟定过一个“十八条”的准入标准,这次是在这18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执行方面进一步强化。当初,中超俱乐部的标准分四部分,即{dy}部分是体制建设,共八条(第1至8条);第二部分是硬件设施,共四条(第9至12条);第三部分是经济状况,共三条(第13至15条);第四部分是制度性规定,共三条(第16至18条)。但在执行时却大打折扣,尤其是第二部分。例如,未来实施的裁军计划中,参加中超联赛的俱乐部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训练基地。一旦这一条被要求严格执行,那么,像现在的深圳、青岛、长沙以及明年将重新征战中超的辽宁等俱乐部就不符合这条规定,这些俱乐部也就将失去继续参加中超联赛的资格与机会。
  再譬如,在最初的“十八条”中,第九条明确规定要求中超俱乐部至少有四级球队建设,评定的依据除注册资料外,主要是球队产权文件和产权公证。本条要求俱乐部必须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教育,这是国家法律的规定,是对青少年负有的人生责任。它鼓励俱乐部建立青少年训练网点,未强调建立足球学校,主要也是为了使青少年得到良好的教育保障。俱乐部必须按照评定依据的要求,提供充分的证明切实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资料。但实际上,中超联赛已经打完第六个年头,拥有四级梯队的俱乐部寥寥无几,除了鲁能、杭州之外找不出第三家,能够象征性地组建三级梯队就已算非常不错了。而像申花这样一支老牌俱乐部,如今甚至连一支梯队都没有!
  裁军实质旨在长期集训
  如果说,初衷真的是为了单纯促进中超联赛的发展、促进俱乐部的基础建设,中超“裁军”计划也不失为当前整肃中国足球的一剂良方。但问题在于,裁军的目的恐怕并不在于此,而是为了能够压缩赛程、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组织各级国字号队伍进行长期集训,尤其是国家队与国奥队!
  中国足球的发展历史与轨迹早已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长期集训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足球落后的有效方式与方法。而且,当初之所以要进行职业化改革,目的就是要摒弃长期集训。而且,纵观世界足坛,几乎已经没有一支成功的球队再采用长期封闭集训的方式,唯独朝鲜队是个特例。但是,也正是朝鲜队获得南非世界杯参赛权这个“特例”,让有关部门人士对中国足球不能实施“长期集训”而耿耿于怀。
  08奥运会之前,篮球以及排球名义上是“改革国内联赛赛制”,实质则是给国家队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长期集训,以便更好地备战奥运会。而中超联赛被要求强行推行南北分区赛制,目的也是压缩中超联赛的赛程,从而给国家队腾出集训时间。如今的中超联赛被要求裁军,名义上是“提高各俱乐部球队的硬件设施、从而提高中超联赛的质量”。可实质还是腾出时间给国家队“让路”、以便更好地实施长期集训。在这个过程中,人为地将“举国体制”与“长期集训”之间划上等号。
  一个非常简单的现实:一旦中超变成12队,每年联赛轮次变成了22轮。即便是变成三循环,轮次变成33轮,还将带来新的麻烦,即在当前中超联赛呈现“主场龙”的情况下,任何一支球队都不愿意放弃主场作赛的机会。于是,第三循环中,谁主场作赛、谁客场作赛?将成为一个争执不下的话题。即便是采用抽签的方式,也将违背体育比赛中“公平”的最基本原则。
  但由于“中超裁军计划”是高层的指令,也正因为此,相关方案才会出台。最终此方案能否执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足球人的态度,如同当年的“南北分区赛制”一样,只有足球界人士团结起来一致反对,这个计划才有可能“胎死腹中”。
高层强授意中超“被裁军”
郑重声明:资讯 【高层强授意中超“被裁军” - 排水系统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