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年,G?布鲁诺取消哥白尼宇宙中的最外层恒星天,认为恒星是遥远的太阳,之所以没有太阳亮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到18世纪,E?哈雷观察到恒星的自行,J?布拉得雷有说服力的证明了恒星遥远的距离,证明了布鲁诺的宇宙。T?赖特、I?康德、J?朗伯又推测认为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康德认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银河系一样的天体体系(乌龟群)。赖特认为恒星和银河组成一个太阳位于其中的扁平状的巨大天体系统。朗伯则认为宇宙是无限阶梯式的,太阳系构成{dy}级天体系统,太阳及其周围的许多恒星构成第二级,还有更大的三级四级,直至无穷。1785年,F?赫歇耳xx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1850年,A?洪堡将宇宙比作无边的海洋,星系犹如岛屿即宇宙岛。
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的宇宙到1918年由H?沙普利改造。他采用造父视差的方法,测定了当时近百个球状星团的距离,发现这些球状星团有1/3位于人马座内,且90%的位于以人马座为中心的半个天球上。于是可以设想球状星团实际上是相对于银河系中心对称分布的,我们看去的这种表观上的不均匀乃是由于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所造成的(再一次降低了人类的地位)。他提出了一个太阳不位于银河系中心的银河系图像。1927年,J?奥尔特通过研究银河系的自转,证实了沙普利的结论,并认为银河系是一个不断绕银心自转的巨大天体系统;而我们最终把这种推想变成观察事实,也得象我们飞出地球观察太阳系一样,现在我们还是在“洞”中推想洞外的“太阳”——银河系。
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的星云演化说在解释太阳系角动量的分布上出现困难。1861年,巴比涅认为星云在演变中角动量守恒,因而质量大的天体应该有较大的角动量,但在太阳系中,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而角动量却只占0.6%。(太阳的辐射是不是带走了这些动量呢?)于是大家又构造了许多理论来构造太阳系,其中主要是灾变说,也就是偶然因素,即另外恒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如碰撞、吸引等等产生太阳系。例如1916年,J?金斯提出的“潮汐说”认为约在20亿年前有一恒星运动到太阳附近,使太阳正面产生一潮汐隆起物,逐渐脱离太阳变成雪茄形长条,在恒星离开后凝聚成行星。虽然灾变说能解释一些问题,但它同人的自然(或必然)思想有抵触,总觉得这种概率太小。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科学的发展,恒星由星云引力收缩而成的演化理论又占了上风。尽管行星形成的具体方式各有不同,反正大家是在构造或复原太阳系,只要你能解释基本问题,你就可以提出新太阳系,在实际运用中,就是地心说的某部分方法现代也存在。现在具体的构成太阳系方法有5类:1先形成环,环断裂后聚集为行星。2先形成很大的原行星,再演化成行星。3先形成中介天体,再合并为行星。4先聚成不同大小的固体块——星子,再聚集为行星。5先形成涡流阵列,在次级涡流中形成行星。还有的认为太阳曾同一个星际云相遇,俘获其中的物质形成行星即俘获说。所有的太阳系组合,一个是要说明我们观察到的太阳系过去几十亿年曾走过的经历,另一个就是要用尽量少的文字来描述这几十亿年的过程。这也是我们人类构造宇宙的基本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不能很特殊,要比较普通,符合一种自然的思想,非人(或神)为的思想。(这种要求本身是不是也很特殊呢?很不自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