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6 13:15:19 阅读2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一、成绩中国管理培训培训起步较晚。
因而存在基础不坚实的先天不足,但也有着直接从国际{zx1}培训理念和方法入手的后发优势。经过这些年的不懈探索和艰苦努力,国内管理培训可谓成就斐然,已成为促进管理发展的一门新兴产业。
1、融贯中西,追求前沿
适应我国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要,绝大部分管理培训从内容安排到方式选择,均能做到紧盯当代管理前沿,与世界管理发展趋势同步。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了来,学习型组织建设、执行力、6δ管理等,都曾成为红极一时的培训热点。
同时,中国的管理培训也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本土特色,其中以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最为xx。而《水煮三国》等畅销书的流行,又借助“戏说”经典,达到了管理培训本土化的“借尸还魂”之效。
2、务实导向,操作性强
由管理培训的性质和培训对象的特点决定,任何管理培训的重点都要在兼顾理论知识、实用技能、超前观念的基础上,强化务实导向。笔者一贯主张管理培训的基本取向应为:知识传输与能力锻炼并举,突出能力锻炼;水平提高与品质完善并重,突出品质完善;认识发展与观念转变并进,突出观念转变。对这一取向,本人自然努力身体力行。实践的结果,得到了绝大多数学员的肯定,也得到部分同行的认可。
实际上,国内各种管理培训都在努力强化实用导向,否则管理培训也难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正是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这些年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在整体上有很大提高,固然有实际工作者的潜心探索,管理理论家的深入研究,但众多管理培训者也{jd1}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3、一体两面,比翼齐飞
遵循国际上通用的法则,中国管理培训的发展基本上也做到了将培训与咨询结合起来——通过培训为咨询打开门户,反过来又借助咨询提升培训的等级。大多数培训机构都冠以“管理咨询公司”而不是“管理培训公司”;而他们的业务流程图也大多涵盖了培训与咨询的“一体两面”,就再清晰不过地表明大家所构建的正是这种以咨询推出培训,又以培训带动咨询的共生机制。
显然,这种机制无论是对于锻炼培训队伍还是更好地服务企业,都是利远远大于弊的。中国的管理培训就正是在这种“一体两面”中不断成长壮大,同时也确实靠这两手帮助了相关企业的管理发展。
4、形式活泼,寓教于乐
任何理论只有在入脑入心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实践力量。为此,几乎是所有的培训师都在竭尽全力完善培训的形式,以增强培训的现场效果及长久影响。以余世维先生为代表的“演说”风格风靡一时,确实感染了一群又一群的被培训者。而“沙盘模拟”等方式的推出,又进一步将学员置于某种真实的情景中,在充分的参与中迅速提高管理技能。
二、问题管理培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服务产业,直到目前还很不成熟。
中国不少企业丧失了曾经的辉煌,恐怕与某些肤浅的管理培训的误导不无关系。管理培训对中国企业的管理进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确实叫人爱恨交织,哀怨有加。这些问题,既有技巧层面的,更有战略层次的。
1、缺少战略,创新不足
如同整个中国的管理体系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国管理培训{zd0}的不足是普遍缺乏一个完整的战略,从管理培训的基本理念、体系构建到策略分析、实施方案,基本上都流于临阵磨枪,仓促应付。在全民缺乏成熟理性指导的背景下,许多培训机构和培训师不得不迁就被培训方,这几年几乎是所有的管理培训都在追求时尚——流行什么培训什么,而缺乏一个系统的长远的战略思考和分步推进的实施策略。
不难判断,在管理培训轰轰烈烈、一派兴旺的背后,其实缺少内涵,根基不稳。这种表面的繁荣对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素质并无多少实际的帮助。
2、流于形式,短期效应
任何一味向时尚靠拢的东西,都逃不脱形式重于内容的流弊。中国管理培训急于获取轰动效应,就难免过份突出包装,形式热闹而内囊空虚。
这样的培训其结果就必然是现场反应十分热烈、学员情绪高涨,培训师得到一片喝彩;可是培训结束后学员头脑中仍然是一片空白,根本谈不上对学员单位管理工作有多少改进和推动作用。
3、蜻蜓点水,华而不实
中国管理培训的苍白性,还体现为不少培训机构很像是跑江湖的草台班子,仅有几个拉培训定单的培训“掮客”,而没有一批队伍稳定、功底深厚的培训师。因而一旦拿到培训定单,就只能照对方要求仓促组合培训课程,但实际上临时找来的培训师并不一定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功底。于是只能对培训内容草草点到,并凭借嘴皮上的工夫巧妙地绕开关键之处,尽讲一些不着边际、无关痛痒的东西,拿钱走人了事。
三、根源以上各种问题,从实质上说,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旧的东西已丧失了其征服力,而新的东西又来得太快、还来不及研透其内核,只能囫囵吞枣,弄得整个发展局势出现了上不得也下不去的尴尬局面的一个缩影。
1、全民浮躁,急功近利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培训方还是被培训方,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早已没有了那份面壁十年苦读书的耐心。“短平快”的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不少企业奢望我们的培训师都是“金手指”,能够点石成金。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到头来是既害了企业自己又害了刚刚兴起的中国管理培训事业,导致双方整体“缺钙”——无论是企业还是培训,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根本站立不起来。
2、恶性竞争,自毁江山
由于管理培训市场潜力巨大,也由于进入培训市场的门槛较低,所以各地特别是京沪深各种类型的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近几年急剧膨胀。面对相对较低的市场份额,国内培训市场必然出现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各培训机构为了争得市场之一羹,可谓是绞尽脑汁,甚至不惜以赌徒心理对待培训事业——先把培训抢到手再说,管他自己有无相应的实力。至于质量和声誉,就顾不了那么许多了。
在这种竞争中,为了增强各自的吸引力,于是像余世维这样的名流就被竞相邀请,不停地出入各种培训场所,成了众多培训机构的主打名师。这么一来,更加导致各地管理培训没有自己的特色,同一培训课程被反复克隆,重复建设的弊病也被移植到管理培训领域中来了。
这么做的最终结果,是以整个管理培训市场的个性被销蚀、内容雷同化、方式单一化为代价而造成培训声誉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外部培训不屑一顾。
3、缺少支撑,生搬硬套
综上,正因为各培训机构没有长远的战略思考,也没有稳定的培训研发人员、开拓人员和具有鲜明个性的培训师队伍,所以在流行的压力和诱惑下,只好走“现学现卖”的快而不捷途径,对培训课程七拼八凑,仓皇应付。
这种缺乏以深入持久的理论研究作支撑、十年磨一剑式的体系建设为依托的培训,要想达到成为中国管理变革的排头兵、冲锋号的角色,要想把中国管理培训事业持续做大做强,肯定是一个美丽的泡沫。这也就是多年来,中国管理培训日渐增多,而中国企业的管理国际竞争力却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详细容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