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大讲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交易指南) - 武汉期货投资理财 ...
期货大讲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交易指南) [原创 2010-04-16 15:26:04]   
 

LLDPE品种概况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乙烯与少量高级α-烯烃(如丁烯-1、己烯-1、辛烯-1、四甲基戊烯-1)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高压或低压聚合而成的一种共聚物,密度处于0.9150.940/立方厘米之间。但按ASTM D-1248-84规定,0.9260.940/立方厘米的密度范围属中密度聚乙烯(MDPE)。新一代LLDPE将其密度扩大至塑性体(0.8900.915/立方厘米)和弹性体(<0.890/立方厘米)。但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PI)和美国塑料工业委员会(APC)只将LLDPE的范围扩大至塑性体,不包括弹性体。上世纪80年代,Union CarbideDow Chemical公司将其早期销售的塑性体和弹性体称之为非常低密度的聚乙烯(VLDPE)和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树脂。

  常规LLDPE的分子结构以其线性主链为特征,只有少量或没有长支链,但包含一些短支链。没有长支链使聚合物的结晶性较高。

  通常,LLDPE树脂用密度和熔体指数来表征。密度由聚合物链中共聚单体的浓度决定。共聚单体的浓度决定了聚合物中的短支链量。短支链的长度则取决于共聚单体的类型。共聚单体浓度越高,树脂的密度越低。此外,熔体指数是树脂平均分子量的反映,主要由反应温度(溶液法)和加入链转移剂(气相法)来决定。平均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无关,后者主要受催化剂类型影响。

  LLDPE20世纪70年代由Union Carbide公司工业化,它代表了聚乙烯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的重大变革,使聚乙烯的产品范围显著扩大。LLDPE用配位催化剂代替自由基引发剂,以及用较低成本的低压气相聚合取代成本较高的高压反应器,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便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在许多领域已替代了LDPE。目前LLDPE几乎渗透到所有的传统聚乙烯市场,包括薄膜、模塑、管材和电线电缆。

  LLDPE产品xx、无味、无臭,呈乳白色颗粒。与LDPE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性强、耐热、耐寒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耐撕裂强度等性能,并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

  2005年,我国LLDPE产量为188万吨,约占PE总产量的35.5%;消费量355万吨,约占PE总消费量的33.8%。预计未来23年内,LLDPE消费量将保持8%左右的速度继续增长。按照当前市场价格12000/吨计算,我国LLDPE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400亿元。

  ()LLDPE的应用领域

  LLDPE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农膜、包装膜、电线电缆、管材、涂层制品等。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由于较高的抗张强度、较好的抗穿刺和抗撕裂性能,主要用于制造薄膜。2005年世界LLDPE消费量为1617万吨,同比增长6.4%。在消费结构中,薄膜制品仍占{zd0}比例,消费量为119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73.6%,其次为注塑,消费量为114.8万吨,约占LLDPE总消费量的7.1%

  2005年,我国LLDPELDPE消费总量为598万吨,其中LLDPE消费量为355万吨,同比增长25.4%,占LLDPE/LDPE消费总量的59.4%LDPE消费量为243万吨,同比增加0.7%,占LLDPE/LDPE消费总量的40.6%

  从LLDPE/LDPE消费结构看,薄膜仍是消费的{zd0}品种,消费量为485万吨,占LLDPE/LDPE总消费量的77.5%,其中包装膜31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50%;农膜134.5万吨,占消费总量的22.5%;特殊包装膜37.6万吨,占消费总量的6%。其次为注塑制品,消费量为55.7万吨,占消费总量的8.9%。其后依次为涂层制品、管材和电线电缆,消费量分别为31.3万吨、18.8万吨和15.7万吨,分别占总消费量的5%3%2.5%;其它消费量为18.8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

  从20032005LLDPE/LDPE的消费情况看,薄膜的消费比例一直保持在77%左右,第二大品种注塑制品的消费比例也一直在9%上下徘徊。预计未来23年内,虽然各项品种的{jd1}消费量将继续增长,但其消费比例会基本维持目前态势;由于包装膜的需求相对增长较快,农膜的消费比例将会降至20%左右。由于LLDPE的性能不断改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未来市场对LLDPE的需求增速将大大高于LDPEHDPE

  ()LLDPE的分类

  按共聚单体类型,LLDPE主要划分为3种共聚物:C4(丁烯-1)C6(己烯-1)C8(辛烯-1)。其中,丁烯共聚物是全球生产量{zd0}的LLDPE树脂,而己烯共聚物则是目前增长最快的LLDPE品种。在LLDPE树脂中,共聚单体的典型用量为5%10%重量分数,平均用量大约为7%。茂基的LLDPE塑性体(mLLDPE)具有传统LLDPE 3倍多的平均共聚单体含量。图表1显示的是引用自外刊的10年间世界3种共聚单体LLDPE的产量。

  在1984年末,当时的联碳公司引入了己烯共聚LLDPE的生产,紧随其后的是ExxonMobil等公司。Dow Chemical(陶氏化学公司)在其低压溶液工艺中几乎全部采用辛烯作为共聚单体,加拿大NOVA(诺瓦化工)也在其中压溶液工艺中大部分采用辛烯。辛烯共聚LLDPE树脂具有略好的强度、抗撕裂性能和加工性能,而己烯共聚和辛烯共聚树脂的性能差别不大。目前己烯LLDPE树脂的生产商主要有ExxonMobil Chemical(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Eastman Chemical(伊士曼化学公司)Equistar(等星公司)Chevron Phillips(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公司)等。此外,Dow Chemical(陶氏化学公司)Basell(巴塞尔公司)Innovene(亿诺公司)Samsung Total(三星道达尔公司)等也生产己烯LLDPE

  与通常使用的丁烯共聚单体相比,以己烯和辛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LLDPE树脂的{zd0}用途在于薄膜的生产,以长链α-烯烃(如己烯、辛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树脂制成的薄膜及制品在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撕裂强度、耐穿刺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等许多方面均优于用丁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树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的PE生产厂商及用户均趋向于用己烯及辛烯替代丁烯。据悉,用辛烯作共聚单体,树脂性能不一定能比己烯共聚有更进一步的改善,且价格反而贵些,因此目前国外主要LLDPE生产商使用己烯来替代丁烯的趋势更为明显。

  目前,由于国内尚无大规模生产己烯、辛烯,且进口价格较贵,因此,现今国内生产的LLDPE树脂主要用丁烯作为共聚单体。国内有些企业在引进LLDPE生产装置时虽有用己烯作共聚单体的牌号,但终因国内无己烯生产而不得不放弃,仅在开车考核时进口少量己烯。我国进口的xxLLDPE多为此类产品。预计今后对以1-己烯为单体的LLDPE需求将有较大增长。

 

LLDPE供给与需求

 

世界LLDPE生产概况

  2001年,世界LLDPE的生产能力约为1780万吨/年,2005年,世界LLDPE产能为2093万吨/年。20012005年世界LLDPE产能年均增长率为4.4%

  世界LLDPE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西欧和中东地区,2005年此四地产能分别为646.1万吨/年、592.6万吨/年、336.1万吨/年和278.5万吨/年,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30.9%28.3%16.1%13.3%,其产能之和占全球总产能的88.6%。中东是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

  分国家看,美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中国和日本位居世界产能的前五名,五国产能之和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5%

  据SRI咨询公司的{zx1}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全球LLDPE的产能已达到2805.4万吨/年。根据各国产能扩建计划,20062009年间世界LLDPE产能将增加675.1万吨/年,年均增长率为6%

  2001年世界LLDPE产量约1350万吨,预计2006LLDPE产量为1673万吨。20012006年,世界LLDPE产量年均增长率为4.8%

  世界LLDPE消费概况

  2003年世界LDPELLDPE的消费量分别为1730万吨和1370万吨,同比增长0.5%3.5%。从3种聚乙烯消费比例看,HDPE占总消费量的32%LDPE29%LLDPE所占比例{zg},达39%

  2004年全球LDPELLDPE的消费量分别为1760万吨和1520万吨,同比增长约2%10.9%LLDPE的消费增速大大高于LDPE

  2005年世界LLDPE消费量为1617万吨,同比增长6.4%。在消费结构中,薄膜制品仍占{zd0}比例,为73.6%,其次为注塑,约占LLDPE总消费量的7.1%,旋转成型和电线电缆分别占3.2%1.8%

  预计2010年世界LLDPE消费量为2169万吨,约占聚乙烯消费总量的29%,年均增长率为6.8%。其中,亚洲的需求增速最快,将达到年均9.1%,北美和欧洲估计为4%左右。LLDPE的消费增速将明显高于LDPEHDPE

  未来消费中,薄膜、注塑仍将是LLDPE消费的{zd0}领域。

  世界PE贸易概况

  2005年全球PE贸易总额为5461万吨,同比增长4%,其中进口2673万吨,出口2788万吨,出口略高于进口。全球PE进出口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从进口看,西欧是全球{zd0}的PE进口地区,当年进口量达1025万吨,同比增长约4.6%;其次是亚洲和北美,分别进口760万吨和342万吨。上述三地的PE进口量合计占全球总进口量的79.6%

  从出口看,西欧也是全球{zd0}的PE出口地区,当年出口PE915万吨,同比增长2.8%;其次是北美,出口量为569万吨,同比增长7.4%;中东第三,出口量为521万吨,同比增长6.3%,北美和中东出口增幅较大。当年亚洲PE出口量为504万吨,同比下降约8.4%

  从全球PE贸易平衡看,亚洲、西欧、中南美、大洋洲、非洲均为净进口地区,其中亚洲为{zd0}的净进口地区,当年净进口量约为260万吨,占其消费总量的12%;其次是西欧净进口量达110万吨。中东是全球{zd0}的PE净出口地区,2005年净出口量超过400万吨;北美连续第二年成为PE净出口地区,净出口量约为230万吨,同比增长35.3%

  统计资料显示,加拿大和沙特是全球{zd0}的LLDPE出口国,而中国则为全球{zd0}的LLDPE进口国。

  我国LLDPE供求概况

  2005年我国LLDPE产量为188万吨,消费量约为355万吨,进口约为17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48%,供需缺口较大。虽然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增,供给能力增强,对外依存度将不断缩小;但从目前国内外技术实力差距看,未来我国在xx产品、特别是在一些专用料领域,则主要还是依赖进口,这一现状若干年内难以改变。

  我国LLDPE生产概况

  2005年我国聚乙烯实际产量为529万吨,同比增长17.1%。其中LDPE产量为134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5.3%LLDPE产量为188万吨,同比增长7.1%,约占PE总产量的35.5%2005年我国LLDPE产能约为214.3万吨/年(含全密度),同比增长约18.7%,产能之所以增幅较高,主要是因为前几年产能的改扩建效应。预计2006年的产能增长将在5%左右。

  20022005年,我国LLDPE产能年均增长率约为12.3%;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1.8%。未来23年内,我国LLDPE的产量增速将有所放缓,增幅预计在8%11%。有关专家预计2010年我国LLDPE产能(含全密度)将达到585.3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486万吨。

  我国现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主要生产厂家有13家。详细情况见表 。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其产能与产量分别约占全国LLDPE总产能和总产量的87%88%

  从产能分布地区看,广东地区产能占总产能的22.0%,东北地区占24.4%,华东地区占21.0%,华北地区占20.5%,西北地区占12.1%。产能布势呈南轻北重。

  我国的LLDPE生产技术基本是引进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的工艺,主要为美国联碳公司气相法和BP公司气相法工艺,技术工艺较为落后,虽经近年来的大力改造,有所提高,但产品仍是通用的多,专用的少;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少;老产品多,新产品少。

  我国LLDPE的消费情况

  进入本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LLDPE的消费增长也呈加速发展之势。2005年,消费量达到355万吨,同比增长25.4%,为2000年以来的{zg}增长。

  1、消费概况

  2005年我国聚乙烯表观消费量约为1050万吨,同比增加12.9%。其中,LLDPE消费量为355万吨,约占PE总消费量的33.8%LDPE消费量为243万吨,同比增加0.7%,约占总消费量的23.1%HDPE消费量为452万吨,同比增加13.0%,约占总消费量的43%。从消费量看,高密度聚乙烯仍是我国当前消费的{zd0}品种,从增速上看,LLDPE增长最快,几乎是HDPE的一倍,也大大高于LDPE。近年来,LLDPE消费量迅速上升,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对HDPE的消费霸主地位形成了强烈挑战。

  预计2006年国内LLDPE消费量为375万吨,同比增长5.6%

  从2005年消费情况看,上半年LDPE价格过高,抑制了LDPE的消费增长,而LLDPE由于关税下降,刺激了LLDPE的需求,使得当年LLDPE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产能和产品质量品种的制约,我国LLDPE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48%

  20022005年,我国LLDPE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16.2%。据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LLDPE需求量将达到486万吨,年均消费增速达7.4%LLDPE的需求增长将明显高于LDPEHDPE

  2、消费结构

  我国LDPE主要消费领域是薄膜(包括农膜),约占其总消费量的75%80%,其他应用领域,如注塑、涂层制品及电线电缆等,约占20%25%

  在薄膜消费领域中,包装膜所占比重{zd0},约在70%左右;农膜约为30%。包装薄膜是LDPELLDPE{zd0}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扭结包装膜、收缩包装膜、缠绕包装膜、贴体包装膜、充气包装膜、高阻透性膜(阻气、阻光等)、高耐热性膜、选择渗透膜、保鲜膜、xx膜等等。全国包装膜的生产能力在280万吨/年以上,产量在225万吨左右,产品中单膜所占比重较大,近年来复合膜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消费比例达包装膜的10%

  3、重点消费区域

  我国LLDPE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以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形成的"环渤海湾消费区",以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形成的"长三角消费区"和以广东、深圳等省区形成的"珠三角消费区"。呈南北并进之势,南部略重。华东与华南约占全国消费总量的42.2%,华北东北约占36.4%。从地区上看,华南居{dy}位,其后依次为华北、华东和东北。

  我国LLDPE进出口情况分析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国内产能不足,近年来,我国LLDPE进口增长较快,2005LLDPE对外依存度为48%。但随着国内产能的快速扩张,未来我国LLDPE对外依存度将呈明显下降趋势。

  我国LLDPE出口量很小,2003年以来年均出口量不足6000吨,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需要。随着国内产能和技术的提高,预计未来23年内,我国LLDPE出口将会有质的飞跃。

  1、进口

  (1)进口概况

  2005年,我国进口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170.4万吨,同比增长49.6%,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品种。除了需求增长外,LLDPE进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LLDPE进口关税大幅下降,使得其同其它产品间的关税幅度达到了近4个百分点。

  (2)主要进口国及进口量

  2005年我国进口LLDPE5名的国家和地区是:沙特、新加坡、韩国、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占总进口量的29.2%17.4%12.6%8.0%6.3%;仅沙特、新加坡和韩国三国便几乎占到我国进口总量的60%

  (3)国内进口地区及进口量

  我国LLDPE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和环渤海地区。其中,广东省、厦门特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津京地区和大连市等八省市地区的进口量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70%

  (4)进口关税

  我国LLDPE的进口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黄埔、九龙和青岛等海关。2005年,此5家海关进口量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80%,基本反映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三足鼎立的贸易格局。

  (5)聚乙烯各品种的进口结构变化比较

  2005年,国内聚乙烯的进口总量比2004年稳步增加,但从进口结构来看,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进口量比2004年明显增多,增幅达到49.639%,而低密度聚乙烯减少的趋势有所增大,降幅达到17.273%

  2、出口

  (1)出口概况

  我国LLDPE出口量很小,从20032006年出口看,年平均出口不足6千吨。出口地也不稳定,2004年主要集中于我周边国家和地区,少量出口非洲;2005年出口地则主要集中于北美地区。

  (2)主要出口地区

  2005年,广东、上海、天津和辽宁等4省市的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3.1%

  3.内贸流向分析

  由于我国LLDPE出口极少,贸易主要表现为进口贸易。与消费相适应,我国LLDPE进口贸易流向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尤以广东省、津京地区和上海市为龙头,此三地约占全国进口贸易总额的50%,握有半壁江山。

 

影响LLDPE价格变动因素

 

    整体来看,上游原料价格和供需情况两大方面构成LLDPE价格变化的主因,此外,政策法规等因素也影响着LLDPE的价格走势。本文将首先介绍LLDPE的生产流程,从中分析LLDPE的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对LLDPE价格的影响,然后介绍供需情况对LLDPE价格的影响,{zh1}介绍一下与LLDPE有关的政策法规。

  一、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对LLDPE价格的影响

  1PE生产流程:

  原油(Crude oil——石脑油(Naphtha)——乙烯(Ethylene/C2——聚乙烯(PolyethylenePE

  线性聚乙烯是聚乙烯的一种,从生产流程中可以看出,原油、石脑油以及乙烯是其上游原料,它们价格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PE,包括LLDPE的价格变化。

  上游原料价格的涨跌对PE市场形成短期与长期两类影响。短期影响在于上游原料的价格起伏对贸易商产生的心理影响,经销商的蓄水池作用使得看多或者看空心理的转变与原料价格变化密切相关。比如,油价或单体的连续暴涨可能激发经销商的炒作情绪导致成交放量,推动聚乙烯价格上扬。

  作为LLDPE的上游原料,原油、石脑油以及单体价格的变化势必会引起LLDPE价格波动,这种影响作用是一种成本驱动,也是一种长期影响。

  2、原油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油价是一种期货价格,加之聚乙烯的生产加工有一定周期,因此原油涨跌对于当日PE现货而言并不会产生成本方面的影响,它所产生的成本驱动会有一定的延迟性。

  3、石脑油

  对于PE而言成本方面影响{zd0}的是石脑油,而并非原油。因为目前聚乙烯大部分的装置都是一体化的装置,即这些工厂是采购石脑油的,而非乙烯单体。

  4、乙烯单体
  这是中国聚乙烯生产成本的构成。原料(单体和á烯烃)在成本因素中占到的比例高达87%以上。而在聚烯烃的生产成本中,其他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说单体价格的变化是影响聚烯烃成本最主要的因素。

  一般,从乙烯加工至聚乙烯的成本在120150/吨。但如前所述,PE大部分装置是一体化装置,因此乙烯单体对聚乙烯价格的影响不如石脑油价格来得直接。

  二、供需情况对LLDPE价格的影响

  1、供应方面

  (1)国内石化

  国内方面对LLDPE价格的影响主要在于石化的库存、装置的检修与切换以及石化的结算、考核政策。

  具体来说,石化库存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又直接关联着国内石化的定价措施,因此,石化库存的高低是LLDPE价格的晴雨表。一般说来,国内石化有各自的设计库容,当库存水平超过正常库存时,迫于销售压力国内石化可能会采取降价的措施以促进销售。反之,当销售顺畅,库存偏低时,也意味着石化存在推涨的潜能。

  装置的检修以及切换会导致某个级别或者牌号原有的供应骤减或激增,从而打破原来的供需平衡,引起LLDPE价格波动。

  再者,石化的考核政策对LLDPE的价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中石化的月底停销结算以及中油月度买断,一方面在供应上,另一方面在定价上均会对现货价格带来影响。

  (2)进口供应

  进口供应对于国内LLDPE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其中数量的影响更为主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国外供应商会有相对固定的数量销往中国大陆市场,因此,供应量的突变会对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产生影响。例如,在国内供应与需求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进口量连续数月萎缩或剧增,必然导致原有的供需平衡局面遭到破坏,在寻求新的平衡的过程中,现货价格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涨跌。

  供应量的变化与其装置检修情况和开工率密切相关,除此之外,也与该供应商国内的内需情况以及周边国家的市场状况有很大关联,如东南亚、中东等。

  从长期来看,供应商对中国地区的销售量还与其企业战略有关,如果扩产计划、销售格局等。

  2、需求方面

  (2)实际需求

  所谓实际需求,是指下游工厂的生产需求,影响主要涉及三方面。{dy},现有库存情况对采购时机的影响。下游工厂的库存同样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部分,它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工厂的采购时间,对原料市场的成交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第二,下游工厂的生产条件对开工率的影响,直接关联需求量。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夏季工厂限电,导致开工率不足。第三方面则与下游工厂制品销售相关:1. 产品销售的淡旺季——LLDPE在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用途为农用薄膜,一般春节前后以及79月份是其两个生产旺季,分别集中生产地膜和大棚膜,对LLDPE需求旺盛;2. 产品销售价格的涨跌影响工厂采购对成本的控制——如农用薄膜是利润率较低的下游制品,其产品销路不佳或者价格下跌会直接影响工厂对原料采购的成本控制,从而影响成交量;3. 各种交易会议的召开对下游工厂的订单情况产生影响,促进需求增长。

  (3)投机需求

  所谓投机需求,是指贸易商行为,如集中备货或抛售而引起的需求变化。其中主要涉及的方面包括贸易商的库存、货源成本、资金状况以及心态。

  库存——除却石化库存、下游库存,贸易商的库存就是社会资源量中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贸易商的库存表征着蓄水池的容量大小,库存水平偏高意味着市场流通环节不畅,价格上涨乏力,呈现走软迹象;而库存偏低,则表示市场成交尚可,具备上行动力。

  资金状况——贸易商如果存有付汇压力,往往会通过低价销售货源以回笼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出现一些超低报价,在行情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动摇人气。但通常来讲,这种情况对价格的影响力有限。

  心态——这意味着贸易商对后市的预期,与其是否备货建仓直接相关,对短期内成交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从而引导价格走向。

  三、宏观政策法规等的影响

  1、进口关税

  由于线性的主用用途之一在于生产农地膜等农产品,出于对农民的政策补助,2005年我国LLDPE的进口关税下调至6.5%,远低于LDPEHDPE,在当时刺激了LLDPE的进口贸易,2005LLDPE进口总量较2004年大幅增长近百分之五十,在北方港口尤为明显。

  2、出口退税

  国家税务总局200790号通知,71起,塑料及其下游制品(税则号3901-3926)出口退税率降低到5%

  这一抑止出口的举措对下游行业会必然会引起不小的震动,短期内开工率的波动对当期采购(即需求)影响明显,而从长期来看,是否会使部分工厂转作核销而减少对现货的需求仍未可知。

 标准合约

交易品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交易单位

5/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

最小变动价位

5/

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

合约月份

123456789101112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zh1}交易日

合约月份第10个交易日

{zh1}交割日

{zh1}交易日后第2个交易日

交割等级

大连商品交易所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交割质量标准

交割地点

大连商品交易所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指定交割仓库

{zd1}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易手续费

不超过8/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L

上市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

郑重声明:资讯 【期货大讲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交易指南) - 武汉期货投资理财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