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ao推荐】夕阳唱晚:情系黑土地--找寻青春的足迹_杂志投稿留言处_ ...

7月19日我们一百五十多个来自上海,北京,天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的当年知青满怀着兴奋与喜悦再次踏上了这块为之奋斗过的富饶的黑土地,找寻我们青春的足迹。

大巴载着我们在广袤的田野上快乐的奔跑,我们看着窗外的景xx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很流行的,但严格禁唱的知青歌曲——南京之歌“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我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后面的歌词想不起来了,毕竟几十年过去,几乎都忘记了,正在兴头上的我们决定立即上网查,可关键时候我的本本不争气,掉链子上不去了,汗~。还好,历经磨难的知青怎么会被这点小事难倒?另一位知青立即发短信请远在上海的儿子立即上网查询并用手机将歌词发过来。悠扬而伤感的歌声又继续了“ 告别了妈妈,再见了故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啊...未来的道路是多么曲折多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深印在偏僻的异乡 ...”随着歌声,心已回到了过去...

{dy}个脚印--

九三农垦局(原五师师部)

        

这里是过去的五师师部所在地,也是我们踏上黑土地留下{dy}个脚印的地方。平时连团部几乎都不去的我们只有每次探亲乘火车时才到这里。虽然很少来,但显然也感觉到了它的变化。我曾有两个与之有关的记忆,一次是被评为九三农垦局先进来开表彰会的,那时的礼堂早就不见了踪影。还有一次是恢复高考,到这里赶考来了,至今未忘是睡在那种又脏又破的,床铺上还能发现虱子的,还是大通铺的,{wy}的一个旅社,考完回去立即用有限的热水进行大清洗。可现在xx不同,今非昔比了。

 

         

仅这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就令人惊讶,前面广场上的雕塑建的非常好。里面各式活动场地应有尽有,设备齐全。能感觉得到这里的老年人生活得很快乐。我们几个喜欢乒乓球的知青忙里偷闲还在这里挥拍过了一把瘾。

 

第二个脚印-

 

 尖山农场场部(原团部)

        

尖山农场        (原兵团548团和49团合并而成)

  四十年前我们响应xxx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这里,那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荒凉,而眼前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高楼林立的场部取代了当年荒凉的团部。团部是当年的文化政治中心,是我们各地知青相聚的据点,也是当时我们眼里的“大城市”了,买什么生活用品都要去团部,而且买什么都要票,甚至买缝被子的那种粗的棉线-当时叫丝光线都要凭票,票又怎么来呢?又要靠抓阄。那会儿有幸能去团部开个会,或者逛一逛都是很开心的事。要不是前团梁秘书一直陪伴我们,给我们讲解,我们几乎再也找不到过去团部的任何痕迹。原来的商店跑哪儿去了?(我们曾经很爱吃那里{wy}可卖的龙虾酥糖。)学校呢?礼堂呢?卫生队呢遗憾没有那时的照片无法进行对比。更遗憾的是我居然没来得及去找寻我曾经执教的学校,这遗憾将是永远的了。

   

        

 

7月20上午八点,平静了三十多年的尖山农场又再次沸腾起来了。

     

听啊,震耳欲聋的声声锣鼓再现了四十年前的场景;看吧,秧歌队扭地多起劲,其中不少队员还边扭边左顾右盼伸出头来寻找自己认识的知青,(有一位甚至认出了我,汗颜的是我至今没想起她的名字)。三十多年后又回到了曾经生活工作过的黑土地,曾经抛洒过汗水和泪水,留下青春足迹的黑土地,心情别样激动。跳啊,笑啊,握手啊,拥抱啊,拍照啊,合影啊,三十多年的相思在喜极而泣的泪眼中实现;三十余载的惦念在无数个熊抱中释然;三十多个春秋的变化在相机里定格。很多知青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扭起了秧歌,有的男知青甚至抢过鼓槌奋力敲了起来。几近花甲的知青们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

        

尖山也是一座海拔不高的死火山,那里的火山石仍然被人们无偿的利用着,我们冒着小雨沿着小路登上山顶,欢呼着,跳跃着,面向着连队的方向激动地大声喊道:“尖山,我们回来啦!”“六连!我们回来啦!”泪水和着雨水悄然流下。

 

第三个脚印-

486连 ( 人生之路从这里开始了)

                                      

 

 从团部分开后,各连的知青都被自己连的老职工或者他们的后代用车接回“家”了,我们也不例外,分别乘坐4辆轿车驶往连队。我们看着窗外,一片片田野,一丛丛绿树从窗外闪过,再绕过小火山,就快到了,多想尽快看到曾经发誓转身不再回头的,亲切又熟悉的连队啊,三十多年了,它会变成什么样了呢?越来越近了,啊!看见了!很多知道我们来的当地老职工和少数在连队安家的知青早已等候在那里。车门一开,迎接我们的是一双双充满惊喜的眼睛。瞬间的相互凝视,相互端详,就像是在确认彼此的身份后,随着笑声的绽放,一双双宽厚而温暖的手猛然间紧紧握在了一起,“哈!阿太啊!”“你好!中华!”问候声混在一起分不清谁问候谁了。接着二十多个知青就被大家搂着,拥着,说着,笑着纷纷领走了。路边站满了和我们当年差不多大的小毛孩,在不解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们一定知道我们是谁,但他们一定无法理解我们和他们父辈之间的这份真挚感情。这就像我们小时候不理解父辈战友们之间的神圣感情一样。

这天,连队像过年一样热闹。大家集中在一位老职工家聚餐。(这曾经是知青四百米大宿舍,后被加了栅栏,分割成小院,成了老职工的家)。主人问我们吃什么,没说的当然是饺子了,就像我们那会儿过年吃饺子一样。

主人们和他们的妻子们乐呼呼的忙碌着,各种馅的饺子一盘盘不断往上端,煎炸蒸炒的各式菜肴也堆满了桌。还等什么啊?喝酒!干杯!干杯啊!几个饭桌的人同时举起了酒杯,茶杯,甚至饭碗, “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祝愿大家永远年轻,健康快乐!”“为我们的友谊干杯!”随着众人的一声声“干!干杯!”会喝的,不会喝的所有男女知青们都无数次的举杯一饮而尽。既然是回家了,我当然也得硬充好酒量了。这喝酒的豪爽还真有点令人感动。

      饭后我们围绕连队重走了一圈,这一圈走的我们好伤感啊.用苍凉形容也不过分。连部的房子没了,麦场没了,仓库也拆了,小学校的教室早已另作他用,知青的大食堂也改成了职工的家。整个职工的家属区仍然满地泥泞,不久前还遭遇了一场大火,残墙断壁令人心酸。曾经的鹿舍已经没有了鹿的倩影,再也看不到它们温柔的眼睛和xx的身姿,甚至通往鹿舍的小道也早被茂密的野草封闭。连我心中一直保留着并深信能见到的美好景色草甸子上四处盛开的马兰,黄花,芍药,还有一丛丛叫不出名的五颜六色的野花也都没了踪影。夕阳下,马群在宽阔的草甸子奔跑,知青们坐在窗下歌唱的美好图画也成了遥远的记忆...

    啊!我们的连队,我们的第二个故乡,三十多年过去了怎么还这样落后?怎么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什么和团部,师部相差那么远?

       

   又回到我们曾经居住过的知青大宿舍,曾经装载着我们光荣与梦想,快乐与悲哀的大宿舍,看着亲切而陌生的大宿舍,桩桩趣事不断浮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1.谁的眼睛漂亮

我们女生在宿舍曾经争论过什么动物的眼睛最漂亮,有人说马的,可太木了。有人说牛的,但太无神了。有人说猫的,又太阴险了。还有更没眼水的居然说狗眼睛好看,为此我们差点说她就是狗眼了。最终大家一致认为鹿的眼睛不但好看还最温柔,长长的睫毛下一汪秋水似的,多数人赞同,但一位漂亮女生居然说其实是猪的眼睛最漂亮,因为猪的眼睛是笑咪咪的弯月牙,还是双眼皮呢!还强调一句:不信你们去观察。那会儿的我们还真较真,跑到猪舍那里仔细观察,还真是那么回事猪的眼睛果然是眯缝着的笑模样,也还真是双眼皮呢。可我还是认定鹿的眼睛漂亮。

  2.连毛吃了它

   我们女生回宿舍必须从男生宿舍门前过,一个冬天的下午,下工从男宿舍门前经过时,他们正在用xx打雪地上的麻雀,一个男生说“小JH,你能打死一只,我就连毛吃了!”从没打过枪的我本不想理那茬,可旁边的男生们就激将我,傻呼呼地我鬼使神差的就真接过了那支xx,半闭着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屏住呼吸,瞄准砰!天助我也!随着一声枪响,一只小倒霉鬼居然应声倒下了!我那个乐啊,大家立即起哄,让那男生连毛吃了那只不幸的麻雀。(这个男生就留在那里扎根了,他至今还记得这故事,可他是流着泪告诉我的)。

3.团支部批判会

   那个年代能入团很是光荣的事,清楚地记得一个男生在入团宣誓时,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现在入党也不可能有人激动地流泪了)因此,团支部开会也是很严肃认真的。一年大水,麦子在地里没来得及收就捂发芽了,第二年春天吃的就是面发不起来的,又黑又黄,还是粘的那种难以下咽的馒头。那时候,我们还年轻,劳动量大,吃这样的馒头吃不饱,免不了有人发牢骚“叫人怎么吃啊,像牛粪似的!”因为这句话,这个上海知青在团支部会上屡次检讨,还被工宣队的师傅教育了一次。

4.偷听敌台,偷看禁书

    在文化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七十年代初有个半导体简直就是富人了。我们常年生活在一个声音,一个歌曲的环境,令人厌倦。于是,晚上躺在被窝里偷听敌台---莫斯科之声就成了我们的一种享受,因为那里总在放我们特别喜欢的,“黄色”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美妙的旋律,拨动心弦的歌词让我们陶醉,“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儿也不再沙沙响。夜色多么好,令我心神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仅听听开头曲的那几小节,就足以让我们激动半天了。

   在那读书无用的年代,只要有字的东西恨不得都没收了。知青们受不了这种精神上饥渴的折磨,探亲回家悄悄带些小说回来,诸如《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xx集》《普希金诗选》等及后来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这些书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大家废寝忘食,你睡着了我接着看,我睡着了她看,昼夜换班的看,以至于宿舍的灯成了长明灯。

   但听音乐也好看小说也好,这一切都要悄悄进行,千万不敢让连队知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关不住了,可离别的时间又到了,让我看你一眼,再看你一眼,我亲爱的连队,我的第二个故乡,我青春的墓地!

                   

 

  车子等在路边,笑脸相送,泪眼婆娑,拥抱,祝福,剪不断的情,忘不掉的意。真是相见亦难,别亦难啊!

      告别了连队

    再见了尖山;

      淡淡的云雾是你们送别的吻,

      涟涟的雨水是我们不舍的泪。

    

      告别了农场

    永别了兵团;

    知青的历史已结束,

    知青的功劳不可没。

    

      告别了尖山

      再别了九三;

      三十年的圆梦已实现,

      四十载的历史终画圆。

 

感想多多无从写起,几天来一直还沉浸在回忆中。再说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aimao推荐】夕阳唱晚:情系黑土地--找寻青春的足迹_杂志投稿留言处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