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风情_提婆达多_新浪博客

黔东南风情

 

大旱时节,4月11日至14日前往贵州,从上海飞贵阳。

头次游历贵州,感觉很有兴致,尤其此次主要走黔东南民族风情线路。

黔东南是苗族侗族聚居区,十几年的支援扶贫后,现在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活水平应该已经有很大提高了。高速公路以及省道、县道路面都还不错。高速公路穿插在群山之间,仿佛沿海地区跨海大桥,连接起一座座岛屿。而在这里,岛屿则变成了山头。几十米高高地架起的路面,工程浩大,蔚为壮观。省、县道在山沟沟里来回缠绕,曲折蜿蜒,坐车时间长,摇晃也厉害。上山或下山的公路,经常是一个360度的左拐,立刻紧接着360度的右拐,如此循环往复四五个小时,让人胃绞痛。沿路边是景致优美的梯田和村寨,久不下雨的田里现在却有好多都灌满了水,水牛在耕耘,村妇在劳作。我所见过的每个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村寨都有建新房,有的是新式的楼房,更多的则是全木架构的传统民族建筑,可见这里的人已经开始富裕起来了。

尚在修建的高速公路。

田间劳作的妇女,看!只有一个穿着民族服装。

苗族、侗族离我的生活经验实在太过遥远,如此近距离接触应该不虚此行。三穗台烈是苗家的地盘,我们参观了一个苗寨,扶贫资金让这里修建起了村寨的公共场所,苗族风格的风雨桥、长廊有模有样,说是苗民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一群青年男女在桥上吹芦笙唱苗歌摆拦门酒,又在小广场跳起了欢迎远客的舞蹈,过后才知道,居然是从县城里请来的,根本不是寨子里的人。唉,都是装点门面的摆设!寨子里的小孩最开心,看到有外来客,他们好奇、羞怯又警惕,有距离地紧紧跟着我们。给他们拍照,又喜又惧,就像一群时而惊飞,旋即聚落的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苗寨的标志                                迎客舞蹈中的苗家女,健康美丽。

可爱的孩子们。

次日在左360度、右360度了五个小时之后,到了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据说这是全国{zd0}的苗寨了。果然,我们到了寨子对面的坡顶,看到西江苗寨的全景,山脚下一条宽阔的溪流蜿蜒而过,整个寨子依坡而建,一幢幢民居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几乎盖满两个山坡,灰常灰常地壮观。

西江苗寨全景。

   

   

悠然休憩的苗族老人。                     盛装的苗族女孩。

演出中的苗族姑娘。

奔放的舞蹈,小伙子蹦得多高。

  

风雨桥下见证爱情。

  

苗家酒楼                                摆进门酒,准备分发红蛋。

苗族传统民居被称作“吊脚楼”。其实一看就知道,那是以河姆渡为代表的远古干栏式建筑的遗存,包括此次看到的苗族、侗族建筑以及云南傣族的竹楼。西江苗族吊脚楼是首批{gjj}非物质文化遗产,底层可以圈养家禽牲畜,堆放杂物,如果建在坡地,则成为调整房屋水平的基础层。二层是生活起居的空间,用木板墙隔出一排房间,外侧有“美人靠”,就是一长溜向外突出的椅靠背,既像阳台,也是休憩乘凉的座椅。去年参观徽派建筑,也有类似的,靠!居然也叫“美人靠”。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苗族传统房屋是全木榫卯结构,先搭框架,再上瓦片,然后上地板、楼梯和木墙。

在建的民居木楼。

房顶也很有特色,居然都是歇山顶的,歇山顶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如宫殿庙宇等比较庄重的建筑,用于民居则很少见。屋顶脊山正中还安有两个牛角状的装饰,就像苗族妇女头顶银饰上的两个大角,这是苗楼的特征。讲究点的苗楼,歇山顶和每一层檐口都用白色勾勒边际,很是漂亮。

漂亮的苗楼屋顶。

西江苗寨作为旅游开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寨子中最热闹的大街两边开满了众多旅游特色小店,寨子最中央的广场每天定时表演苗族歌舞,供游人观赏,但已不全是原生态的东西了。

是夜宿榕江,第三日赴从江参观岜沙苗寨,“岜”字读“biā”。苗族据说是蚩尤的后裔,在与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征战中,被迫迁移。后来又在中原王朝围剿下逐步往川黔滇的大山深处迁移。南长城就是从明代起为防止苗汉冲突而修建的,靠近边墙的苗族因与汉族交流较多,一定程度上受汉文化影响,故而被称为“熟苗”,而远在深山里的苗族则被称为“生苗”,xx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我在《皇清职贡图》里就看到过描述,这种分法一直被延续至民国。西江苗人那时当属“生苗”。

新中国对各民族进行甄别,虽然苗族是个统一的称谓,但实际上族内成分还比较复杂,语言、风俗、服饰千差万别,几乎可看作是几个不同的民族。这样的情形在其他少数民族里也屡见不鲜,比如琼闽粤的回族与西北的回族,根本就是两回事,血统差异很大,但就是因为一样信奉伊斯兰,而被同属为回族。好在回族历来视穆斯林为兄弟,对此也许并不介意。

岜沙苗族与常见的苗族至少在服饰上就有很大差别。据说他们是一支古老的民族,被称为{zh1}的“带枪部落”,也许就因为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国家允许他们合法拥有土制猎枪,可现在的土枪已经成为民俗表演的道具了。进入岜沙寨子,一群青年男女穿着民族盛装,吹着芦笙,列队迎客。上山居然要倒着走,在寨口几个岜沙汉鸣枪,当时有小雨,哑炮不少,七零八落的枪声很是滑稽。岜沙的特色主要有这么几个:一、服饰奇特,男子尤然,用割庄稼的弯刀直接削发,只留头顶上的长发挽起发髻。二、枪不离身,男子随身携枪,就连小孩都从小玩枪,作为这个民族习惯的确是从娃娃抓起的,呵呵。三、岜沙的建筑有一个很意思的东西,在路边或坡地上竖着高大的架子,那是晾晒收割后稻禾的工具。据说,一家有几口人,架子上就有几道横杆,连排成行的煞有气势。当天气温较低且有小雨,在参观的人群中,有个法国老太,流着眼泪鼻涕,告诉我她是一个人来参观的,这已是第四次来中国了。我比较感慨外国人的旅游方式。

 

鸣枪的岜沙汉子。

   

岜沙女子的奇特服装。                    雄健有力略有些夸张的芦笙舞。

寨子的炊烟和晾晒稻禾的大木架子。

岜沙人直接拿镰刀剃发,看到旁边拿枪的小娃娃了么?

中午在从江县城边的一个侗寨午餐,主人家很高兴,请了四女二男xx前来唱歌灌酒助兴。侗族大歌是耳熟能详的。中国民族音乐大多是五声音阶的单调音乐,但现在我们知道了,{wy}的复调音乐就是侗族大歌,可以多达三个声部,这不能不说是个{wy}例外的奇观。我不知道那天他们唱的是不是侗族大歌,但确是两声部的,原生态的唱法,声音质白尖锐,虽没有西洋唱法共鸣,却有不一样的穿透力。劝酒歌下,同伴们被她们拉着而耳朵捏着鼻子,灌了一杯又一杯的自酿米酒,吃下她们夹来一块又一块肥肉,狼狈不堪。

就是这些兴高采烈踏歌而来的妹子,把大家搞惨了。

下午,来到肇兴侗寨,又是一个xx的民族风情家园。侗族建筑大致与苗族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屋脊上没有了长长的牛角状装饰,却用瓦片垒成个圆形的装饰。吊脚楼没有外凸的“美人靠”,只是与屋身齐平的栏杆。侗族的风雨桥也不同于苗族,最为明显的就是侗寨里有一些高高耸起的“鼓楼”,外形似塔。据说“鼓楼”是侗寨的公共议事厅,塔底烧起火塘,人们围着火塘议事。遇到紧急状况,如火警什么的,“鼓楼”里则敲起铜鼓召集族人聚集。

侗家风雨桥。

依着小溪的侗寨,颇有江南水乡的味道。

  

倒影中的侗寨鼓楼。                               水塘边的侗家生活。

第四日,在黎平县城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和旧址。以前读过中国革命史,几次重大会议均有印象,但对黎平会议却了无感觉,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样性质的会议。参观后才知道,这次会议其实是遵义会议的前奏和基础。纪念馆很现代,很气派,旧址就在它的边上,整修过的痕迹很明显。纪念馆和旧址之间是黎平有名的“翘街”,一条石阶铺成由低而高细长的步行街,两边是连排旧式的房屋,复原成先前的商铺模样,卖些旅游特色纪念品。

   

会议旧址。                              有特色的翘街。

贵州多山,交通不便,也许是生态和民族风俗保持相对比较好的地方,随着扶贫的深入和外出打工队伍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体现在民居建筑、衣着服饰、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融入了现代元素。旅途中,只有在比较偏远的村寨才看得到穿着民族服装的人们,许多传统民居转装上了塑钢门窗,还有不少村寨盖起了汉族农村式样的砖瓦房,贴上了瓷砖墙砖。民族风俗歌舞也看得出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子了。

这其实是一个矛盾,大山外面的人们,对这些传统的东西很感兴趣,遗憾于这些传统的湮灭流失,认为应该尽可能地加以保护。但这些少数民族在接触外面的文明之后,显然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自己的文化风俗某种程度上讲是落后,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向往追求外面的生活方式。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他们为了满足我们的猎奇,而固守原有的生活。

但我想,许多对城市风格破坏的遗憾,是源自于所谓城市现代化多年后的反思。但要避免这样的破坏似乎很难。最近忽然喜欢上了西方建筑,看到我的城市中那些不伦不类的拙劣欧式赝品,真是恶心不已。我的意思是并非不要现代化,关键是要怎么样的现代化。这个课题真的很难。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黔东南风情_提婆达多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