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躲猫猫”信息战四大地雷- Windows Live

五粮液“躲猫猫”信息战四大地雷

“这个案件可能只是一个引子,可能还会牵涉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位投行人士说。

“公司被调查的具体原因不应成为xx焦点,应该看到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历史问题。上市初期公司设计及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使后来问题的爆发成为必然。”

研究员许彪表示。

这会是连环地雷吗?再来翻翻这些旧账。

地雷1:关联交易滋生利益输送暗渠

与集团公司之间利益输送到了令人丧气的地步,也让监管部门十分头疼。

这种关联交易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五粮液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二是对普什集团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普什集团为股份公司提供包装和商标防伪产品;三是对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进出口公司和普什集团都属于五粮液集团。

分析人士认为,五粮液有为利益输送开辟多种暗渠的嫌疑,其间可能滋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也存在被立案调查的可能性。

地雷2:涉嫌偷税漏税

今年4月,曾有四位小股东委托律师状告五粮液公司涉嫌年报xx及偷税漏税。

原告的委托律师周爱文认为,五粮液财报中存在明显虚构收入行为。据他对五粮液2006年至2008年年报的分析,公司有3年少缴消费税约19.51亿元嫌疑。

7月22日,国家出台白酒消费税新规,五粮液是行内公认的偷逃税最多的企业之一。8月中,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向重点白酒企业展开税务稽查风暴,而且在新规出台前,五粮液抢先成立一家新的销售公司,行内人士估计也是在为其后阶段避税做准备。

地雷3:产业多元化遍布荆棘

公开的数据显示,从1998到2008年的11年时间里,五粮液用于多元化投资的费用高达77.35亿元,一共投资了大大小小81个项目。历年资料显示,经五粮液财务确认,这些对外投资,至今给母公司贡献的利润累计只有5.62亿元。

自上市以来,五粮液股权投资了包括高速路、传媒、饮料酒、生化、商贸等诸多行业16家公司,迄今盈利者少:有6个投资项目至今未见收益,两个项目累计收益贡献为负值。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五粮液就已经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但十几年过去,曾经激情澎湃的造汽车、芯片的梦想灰飞烟灭,在五粮液曾经涉足的领域中,也从没有出现一个能与酒业并重的行业。

失败之后,五粮液依然坚持多元化,但更加明确的提出生物工程、机械、玻璃为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

2003年,五粮液高调进入汽车业,希望在国家严格审查整车制造资格之前把握机会,分享中国经济中的{zh1}一块蛋糕。

五粮液准备通过差异化战略,生产个性化定制轿车、皮卡等非主流车,避免与强敌的竞争。结果,在投资巨大、收效却较慢的汽车行业里,五粮液甚至没有摸着门道,就仓促退出。

在五粮液王国春主政的22年里,其积极推行多元化战略,除主业外,先后涉及高速路、传媒、饮料酒、生化、商贸、IT制造、汽车、服装、包装等行业。

10年之间,五粮液历经了多元化的噩梦。最多时有200多个品牌系列,泥沙俱下,徒增成本。经过xx后,目前仍有40多个。五粮液集团的版图横跨十个行业,酒业只占其总销售额的1/3。

地雷4:分红“铁公鸡”

年报显示,公司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79.33亿元,同比增长8.25%;利润总额为23.99亿元,同比增长10.14%;实现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23.27%;每股收益0.477元,同比增长23.26%。

但公司提出的利润分配预案仅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

参比银行利息测算,买一手五粮液所获得税前分红不过5元,仅为存银行所获利息收入的17%。

并且,查看公司近三年来的现金分红记录可知,2007年公司未分一厘一毫,2006年公司也仅派发了0.6元的现金。

有分析师质疑,公司如此吝啬的分红,与高价现金收购关联资产估值过高可能有关系。今年2月,五粮液以38.18亿的真金白银去购买集团五家公司的酒类资产,被指溢价较高。

昨日午间,出人意料地发布了被中国证监会调查的公告,机构闻风而逃,股价应声暴跌,创下11年来的{zd0}日成交额。同时,市场传闻纷纷,投资者更是一头雾水——

  五粮液昨日午间发布公告称,公司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但令人吃惊的是,五粮液在临时发布如此重大的利空公告后,却并未请求交易所停牌,以便有时间作详细的事件说明,以及避免股价下跌的风险,而是选择了继续交易。五粮液午后出现崩盘式下跌,股价一度被打到跌停价21.69元,成交量也快速放大,抛售气氛浓烈,截止收盘报22.60元,跌6.22%,成交226.5968万手,成交金额50.59亿元,双双创下11年之最。

  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证监会对五粮液的突然立案调查,以及公司一味的回避态度,五粮液的负面传闻昨日在网络上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记者通过整理发现,在所有的传闻中,以下三大谜团最值得深究。

谜团一:涉嫌少交消费税约19.51亿

  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获悉,现在有传闻认为五粮液此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是因为其涉嫌少交消费税约19.51亿元。据悉,早在2009年年初,就有股民就五粮液涉嫌少交消费税的事情,向相关部门提请诉讼,该股民从2008年年报披露的宜宾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相关信息,分析计算出五粮液2008年少交消费税约5.42亿元;依据同样的计算办法,计算出2007年存在少交消费税约8.84亿元;2006年存在少交消费税约5.25亿元,合计19.51亿元。

  就此,8月31日刚刚做过五粮液调研的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林静对记者表示,少交白酒消费税是这个行业的一个普遍的行为,如果证监会确实想查这些上市公司的避税行为,也没必要拿五粮液来开刀啊。但林静也承认,“如果真按传闻所说的少交消费税的额度是‘19.5亿元’,也确实挺多的,我刚才一直在跟上市公司联系,但是一直没人接听”。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却对上述传闻表达了质疑,“白酒行业普遍存在的避税行为,是违反了证券法律法规吗?而且即使是五粮液真的少交了19.51亿元的消费税,也不应该由证监会来立案调查,偷税逃税是国税局和地税局的事情。因此我觉得这个传闻的可信度似乎并不高。”

谜团二:委托理财资金去向不明

  据悉,市场对于五粮液此次因为“委托理财资金去向不明”的猜测,来源于此前的一则消息:“五粮液的子公司五粮液投资公司与一家名为智溢公司的公司合作炒股,存入亚洲证券的7500万资金中,5500万被转做委托理财资金,但由于亚洲证券破产,这笔巨资至今没有追回。”而据五粮液历年年报显示,五粮液炒股的历史由来已久。在2002年年报中,五粮液账上就有1.39亿元“其他货币资金”;2003年这笔钱增加到1.44亿元;2004年末“其他货币资金”没有增长,仍为1.44亿元。2004年五粮液在年报中注释,“其他货币资金”是指存放在证券公司的存款。截至目前,市场关于此事尚有诸多谜团待解,如:五粮液投资公司和成都智溢公司是什么关系?五粮液委托理财真相到底是什么?

  对于此种猜测,林静对记者讲到,“五粮液委托理财的事情已经很早就被媒体所曝光了,其实此事的利空影响已经被市场所消化得差不多了,证监会现在来查这件事,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

谜团三:关联交易涉嫌利益输送

  据悉,五粮液进出口公司自2005年以来,承担了五粮液酒的内销和出口业务,每年高达几十亿元交易额的关联交易由此产生,占到了当年关联交易总额的60%以上。由于进出口公司与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的结算价远低于前者拿给经销商的价格,五粮液向集团“输血”一直遭遇外界质疑。而此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是否与关联交易有关呢?

  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讲到,其实现在五粮液对于关联交易的解决已经在做很大的努力了,今年公司与集团公司拟共同出资设立“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占80%股份,集团仅占20%的股份。尽管这样做上市公司向集团“输血”的程度已经大大减少,但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这种解决方式仍不彻底,关联交易仍有尾巴。这是不是市场传闻的被调查原因呢?

  此外,这位分析师还对记者讲到,从昨日的市场诸多传闻来看,五粮液本身其实是有很多问题的,这样的公司,不出事则罢,一出肯定出的大事。现在市场的猜测或许都没用,一切还要等待证监会去解释。

公司反应:不发表意见

  在昨日上述公告发布后,记者在{dy}时间联系到了五粮液董秘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该人员听说是记者采访后,便立即讲到“公司对此不发表意见”,随后便挂断电话,此后五粮液的联系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而在昨日下午三点左右,五粮液的官方网站突然无法打开,市场人士推测或与五粮液下午股价崩盘、大量惊恐的股民涌向公司网站查询消息有关。直到下午5点左右,五粮液的网站才可以重新进入,不过速度异常缓慢,而且该网站的新闻里也并没有任何关于上市公司被证监会调查的公告。

市场反应:机构激烈博弈

  在昨日五粮液公布该公告后,面对该公司股价的大跌,股民和一些机构对此的态度却不尽相同。在国内某大型财经网站的股吧内,一位股民说,“希望相关监管层能彻查五粮液,帮股民认清五粮液的真相”。而一位股民则讲到,“我将所有的钱都买了五粮液,不知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希望证监会和五粮液做详细说明,如果因此造成大跌,我的损失可大了。”而在网关于此事的调查中,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共有15800人参与了调查,其中有51%的人认为此事件对五粮液产生重大利空影响。

  而对于昨日五粮液的大跌,有大胆机构却进去抢反弹。“只要不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我们相信,昨日的跌停也许并不会长期利空公司的股价。”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讲到。在深交所昨日公布的五粮液公开交易信息中,有两家机构席位在大跌中大胆介入,合计买入了1.58亿元;而在卖出榜席位中,却是清一色的机构席位,合计卖出了10.9亿元,其中排名{dy}的机构席位卖出了3.5879亿元,若以昨日五粮液收盘价22.60元计算,该机构席位共卖出了1587万股。而在五粮液2009年中报公布的前xx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包括光大保德、上投摩根、嘉实沪深300和景顺长城在内的4家公司,持有股数都未超过1500万股,有分析人士介绍,昨日上榜的机构席位中,或许就包含了上述的4家基金公司。

  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五粮液公司并未就证监会对其的立案调查发表任何情况说明,因此上述三大传闻的真实性,恐怕也只有等待五粮液给予一个解答了。而对于此事件的进展情况,本报记者也将继续跟踪报道。

郑重声明:资讯 【五粮液“躲猫猫”信息战四大地雷- Windows Live】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