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典型热点例题分析与讲解(三) - lile916的日志- 网易博客

高考典型热点例题分析与讲解(三)

2010-04-26 10:34:45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24 (09年江苏化学·18)(10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地xx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

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xx,其主要原因是         。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 mg·L-1。

 

④若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答案:(1)方法二制备的ClO2中不含Cl2

(2)①ClO2-+4H++4I-=Cl-+2I2+2H2O        ②调节溶液的pH≤2.0

③C(V2-4V1)/4V            ④Fe(OH)3

解析:(1)比较简单,观察两组方程式,看看产物结合其性质即能得出答案。(2)pH≤2.0时,ClO2-也能被I- xx还原成Cl-,那么I-要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是酸性溶液即可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题目信息提示用的是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步骤6又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说明步骤5中有碘生成,结合①        请写出pH≤2.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pH为7.0~8.0的溶液中存在ClO-可以判断调节溶液的pH≤2.0 。求引用水样中的ClO2-的浓度可以用关系式法以碘单质为桥梁正确的找准ClO2-与Na2S2O3的关系。Fe2+将ClO2-还原成Cl-,Fe2+被氧化为铁离子,结合反应物不难得出答案

25.2009北京 28.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       +11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 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c.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每160g SO3气体与H2O化合放出260.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        。

(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和铵盐。

① SO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SO2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 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xx,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00g和20.00g 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铵盐质量为30.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68g;铵盐质量为4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若铵盐质量为15.00g。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分析(5)该铵盐的成分可能为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的混合物,铵盐质量为40.00g时,氢氧化钠只和亚硫酸氢根离子反应,不生成氨气,故浓硫酸的质量不变。铵盐质量为10.00g和20.00g 时,氢氧化钠除和亚硫酸氢根离子反应外,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相同。说明铵盐质量为10.00g时,铵根离子不足,铵盐质量为20.00g时,氢氧根离子不足。依据上述分析可按照如下方法解决此题:

设:10.00g铵盐中有a mol (NH4)2SO3,b mol NH4H2SO3,50.00 mL 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c mol,

则:当加入铵盐的质量为1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增加量为 17(2a+b)g

    当加入铵盐的质量为2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增加量为 17(c-2b)g

    当加入铵盐的质量为3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增加量为 17(c-3b)g = 0.68g

再根据质量可得出:116a + 99b = 10.00

依据上述方程组可解出所有结果。 

 

期结果示意图。

答案与解析:1、(1)0.045  9.0×10-3

(2)该反应中甲酸具有催化作用

①反应初期:虽然甲酸甲酯的量较大,但甲酸量很小,催化效果不明显,反应速率较慢。

②反应中期:甲酸量逐渐增多,催化效果显著,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③反应后期:甲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主导因素,特别是逆反应速率的增大,使总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3)0.14

(4)

解析:

(1)15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6.7%,所以15min时,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1―1.00mol×6.7%==0.933mol;20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11.2%所以20min时,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1―1.00mol×11.2%==0.888mol,所以15至20min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0.933mol―0.888mol=0.045mol,则甲酸甲酯的平均速率==0.045mol/5min==0.009mol?min-1。

(2)参考答案。

(3)由图象与表格可知,在75min时达到平衡,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24%,所以甲酸甲酯转化的物质的量为1.00×24%==0.24mol,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得平衡时,甲酸甲酯物质的量==0.76mol,水的物质的量1.75mol,甲酸的物质的量==0.25mol 甲醇的物质的量==0.76mol

所以K=(0.76×0.25)/(1.75×0.76)=1/7

(4)因为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减少,所以绘图时要注意T2达到平衡的时间要小于T1,又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酸甲酯的转化率减小,所以绘图时要注意T2达到平衡时的平台要低于T1。

27. (2009年海南15.)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 = 4LiCl +S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

答案:(1)锂 Li – e- = Li+(2分)      (2) 2SOCl­2 + 4 e- = 4Cl- + S + SO2(2分)     

 (3) 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SOCl­2 + H2O = 2HCl + SO2    (3分)

 (4) 锂是活泼金属,易与H2O、O2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2分)

 K2SO4 的溶解度。

(4)根据阴阳极反应原理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此题实质是电解硫酸铵溶液,在根据反应后的产物得出正确的答案。

【考点分析】此题为化工生产题型,主要考察了化合物性质,电极方程式书写。做此类题要分析清楚每一个环节目的和结果是什么。这样才能判断各反应后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30.(上海2009- 22).实验室将9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 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A.     B. 和     C. 和    D 和FeO

【解析】9 g铝粉可以提供1mol电子,则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每得到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就应该是18g。 三价Fe得到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18.7g,四价Mn得到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13.8g,故A项正确。五价V得到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10.2g,三价 Cr得到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17.3g, B、C两项即使9g铝粉全部反应,所得金属单质的质量也不到18g,故都错误。Fe3O4中的铁元素得到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21g,二价Fe得到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28g,当铝粉不足时, D项正确。

 

 

 答案  (1)氧       (2)不需要,因为有N2不断通入,b瓶溶液不会倒吸至a管

(3)MO+C  ====   M+CO↑           MO+CO ====   M+CO2

CO2+C  ====  2CO         2MO+C ====   2M+CO2↑

(4)需要处理,因含有CO,可连接一个加热的装有CuO粉末的反应管

解析  (1)根据和碳反应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为CO2,则Z一定为氧元素。

(2)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因为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因此不会造成倒吸。

(3)根据其化学式MZ,其中一定含有“O”元素,M为金属,因此氧化物与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O2、C之间同样反应。因此a中反应方程式为:

MO+C  ====   M+CO↑           MO+CO===    M+CO2

CO2+C ===   2CO              2MO+C  ===  CO2↑+2M

(4)因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CO,因此需要处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高考典型热点例题分析与讲解(三) - lile916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