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临近手足口病或复发全国已累计报告死亡94例_成繁空间_百度空间

夏天临近 手足口病或复发 全国已累计报告死亡94例

    背 景

  4月13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截至4月11日,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19234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8.26%,其中重症2119例,死亡94例。

  随着夏天的临近,手足口病渐入高峰期,记者近日采访了省卫生厅相关疾控专家。专家认为,得过手足口病的人以后仍有可能复发。

  关于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法定报告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该病也因此得名。通常手足口病并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xx便可康复,病程为7-10天。个别手足口病病人死亡的原因是并发症。

  ■初期有哪些表现 → 发病的同时有发热症状

  多数手足口病病人起病比较急,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症状,多在38℃。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xx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使患儿流涎或拒食。部分病人早期还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同时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如患儿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xx、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另外,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体出现非特异性红xx,甚至点状出血点时就要特别注意,这通常合并有xxxx系统症状的表现,以3岁以内患儿多见。

  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县级以上正规医院就诊。一般来说,轻症手足口病并不需要住院xx,以免交叉感染,但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家庭应这样预防 → 儿童用具等应勤洗xx

  对于家庭来说,主要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需要佩戴口罩。儿童用具、奶具、玩具等应勤清洗xx,可用含氯xx液(84液)泡洗或高温煮沸煮沸消毒。儿童易接触物体表面应经常用含氯xx液(84液)擦拭xx。

  一般来说,孩子每天要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同时增加优质蛋白质来达到营养摄入的全面性,为预防疾病提供身体方面的保证。

  ■幼托机构注意啥 → 加强监测做好晨间体检

  幼托机构、学校等是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特别容易暴发流行手足口病,因此幼托机构要重点加强监测,首先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如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幼托机构要及时将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xx;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xx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对于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学校和幼托机构,建议教育部门采取放假、停课等措施。聚集性病例是指,1周内同一幼托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华商报记者 周沐辉

    (引自华商网 2010-04-25 06:18 来源:  



郑重声明:资讯 【夏天临近手足口病或复发全国已累计报告死亡94例_成繁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