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光亮的“串串忆” kk夸克_老顽童_新浪博客

昼夜交替,人类就一直生活在光明与黑暗的轮回之中。但是人类的日常生活是绝不能离不开光亮的。自从人类的进化开始,就未离开过火——火除了给人类带来了温暖与熟食外,还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以下就是几十年来我对有关光亮的记忆,组成了以下光亮的“串串忆”——

从小就记得就听到古代刻苦读书与光亮有关的一些故事,譬如成语“囊萤映雪”就说的是两则故事:一是晋代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为读书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口袋里吊起来照明来读书。二是同朝代的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在有雪的晚上,利用雪地的反光来读书。

还有凿壁借光的故事,说的是汉代匡衡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利用邻家的灯光来读书。

以上这些与光亮有关的古代故事也成为当年老师教育我们发奋学习的典型案例。

蜡烛是每家必备的用品。现代社会已离不开了电,若是停电,那么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下就被打乱。停电后家家点起了蜡烛,在晃动的烛光中,眼前的景物又展现出不同的意境,人们感受的是朦胧中的映像。现在有很多餐厅、咖啡馆,为了营造一种氛围,特意布置用蜡烛来照明。

记得小时候常与小伙伴去家属区里一幢楼房下的地下室玩。下到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真是漆黑一团,还挺恐怖的。小伙伴们就点起了蜡烛,摸黑在里面玩藏猫猫。

在中国历史上,用来照明的油灯恐都使用了几千年,文物中就有许多形式各异的灯盏,最xx的就是汉代的长信宫灯。古时候油灯用的都是豆油、菜油,直到了现代,有了洋油(煤油)后,便出现了煤油灯。

最简单的煤油灯可以用墨水瓶来制作。记得我在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取一个空墨水瓶;再找个空罐头盒,用剪刀剪出薄铁皮来;在上面剪出一个比瓶口略大的圆铁皮,用钉子、榔头在其中央钉出一个口径合适的圆孔;再剪出一块方铁皮做油灯捻子管,尺寸需合适;将这块方铁皮用力绕在一根铁钉上,使其成为一个圆筒;将此圆筒插到圆铁片的孔中(刚好卡住为合适);找一些棉绳作为油捻子,捅到圆筒中去;将这个整体放到瓶口上,这样一个简易煤油灯就大功告成了。在瓶子里加进去煤油,灯就可以使用了。

上山下乡时,山区的农村未通电,夜晚照明全靠煤油灯。很多农民家,由于家境贫困,就靠“鸡屁股”生的鸡蛋去换日常必须的盐和煤油。常常看到天黑了他们还不点灯,摸黑在做事,要不就点上自制小煤油灯,为的就是省油。那时的农民怎么也不会有什么“夜生活”,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收工后,全家“喝了汤”就上炕睡觉。

我们知青用的是正规煤油灯,下面是凭印象画的图——

有关光亮的“串串忆” <wbr> <wbr> <wbr> <wbr>kk夸克

这样的煤油灯价格不菲,也需近十元,而且费油,这在一般农民家是见不到的。这灯比起自制小煤油灯就亮多了,对风也有一定的抗扰性。过一段时间就需将煤油灯罩擦一擦,或是煤油质量不好,或是煤油灯灯捻的问题,煤油灯点燃后常冒黑烟,会将煤油灯罩熏黑。

下乡的那几年中,我们就是在这煤油灯下,剥玉米粒,拉家常;在这煤油灯下看书、谈人生。

我曾在 2005124写的博文“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中描述了下乡磨面摸黑走山路的经历——

赶夜路其实还是挺恐怖的,尽管打着手电,但周围一片漆黑。偶尔猫头鹰和不知名怪鸟的叫声,猛的会让你起一身鸡皮疙瘩。另外农村柴火紧张,农民将柏树的下面树枝砍去当柴。那些柏树在夜色中摇摆,很像是晃动的鬼影,令人毛骨悚然。我神情紧张,紧跟着骡子赶路。

那时我们队的知青都需定期去公社,从队上出发就得翻过两架山,来去需大半天。去公社的任务主要是采购——盐、煤油、蔬菜等。在山区带东西,最方便的是背篓——竹篓子背在身上,轻巧不影响行走,路窄些、陡些都可以应对。我们队知青从一开始就说好实行“共产主义”分配方式,有专用的公积金。记得装煤油是一个棕色的大玻璃瓶,一次能装十来斤煤油,大家共同使用。去公社回来,自然买的食盐、蔬菜与煤油瓶都放在同一背篓里。哪知煤油的渗透性很好,在山区走路,背上的背篓晃来晃去,尽管瓶盖盖的很严,但是煤油还是能从瓶口渗出来。我们曾多次吃过被煤油污染过的白菜、萝卜(明知被污染,但舍不得扔啊!),那味道至今还难忘。

下乡时晚上手电筒用的较多。每天晚上队里都要记工分,之前还要政治学习。走山区的小路,白天还能适应,但到了晚上就很难走了,爬高上低的,曲里拐弯的,弄不好就摔到坡下去了。晚上喝了汤,我们知青就结伴而行,前面开路的打一个手电,{zh1}一个压阵的打一个手电,前后照应着。另外晚上起夜也需手电。

记得我们知青点也有一盏马灯,并不常用。下面是凭印象画出的图——

 

外出时马灯还是不如手电方便。汽灯见过但没有用过,那是在农村的戏台演戏时。汽灯在用之前需打气,使用中还嗤嗤作响,但亮度却很高,照亮一个篮球场还是可以的。

那几年在农村,有月亮的夜晚当然是很美的,但是没有光亮的夜晚也是很美的,漆黑静谧的村庄上空是一片湛蓝,无数的星星在眨着眼睛。

现在产生光亮、普遍使用的电灯和日光灯就不用说了,近些年又出现了应付停电的应急灯;应对能源危机的节能灯、LED灯。

以上就是我几十年来对光亮的有关回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有关光亮的“串串忆” kk夸克_老顽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