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VS高盛,创造者不如豪夺者
在美国,实际创造财富者竟不如巧取豪夺者。同样是季度业绩,同样盈利激增九成,但一家是潮流标志,一家却如过街老鼠。苹果与高盛同日公布季度业绩,盈利表现竟巧合地相近,均突破30亿美元大关,但创新能力如日中天的苹果,其赚钱能力仍给高盛比下去,确实有让人深思的地方。
苹果{zx1}一季纯利劲赚30.7亿美元,但仍不敌高盛34.6亿美元。今年前3个月,苹果卖出875万部iPhone,单单在中国的销量已飚9倍,欧日销量也翻了一番,个人电脑Mac也卖出290万部。高盛则是{zx0}从金融海啸全身而退的投行,其创新能力近日也频频被曝光。为什么两者都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但高盛报酬似乎更胜苹果,这是否是一个合理资源分配?社会会否因“大得不能倒”等隐性担保,而对金融创新作出过多补贴,变相提升投行回报率?
对此白宫经济顾问伏尔克直言:“过去数十年也看不到有一项金融创新,比自动提款机更有建设性。”众所周知,苹果是实业创新的xxxx,是在实打实的创造财富,而高盛却是以“欺诈”,推销金融衍生品豪取社会财富,在一个经济体中,“创造者”不如“强盗”,这是极其不健康的,也是非常危险的。眼下对高盛的“打压”反映出美国已经在调整这种不对称激励,试图让经济回到良性发展轨道。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