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申城的新茶来得比往年迟一些,但热闹并不逊色。先是各产地各品牌分头来沪“吆喝”,以各具特色的茶香、茶文化“围拢”消费群。接着,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又将隆重登场,迄今它已捧红了各地20多种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茶,今年“中国茶喝彩世博”系列活动或许更加精彩。 茶色飘香的同时,关于“今年茶市不寻常”的消息也得到了证实:西湖龙井的明前茶减产一半以上,各地新茶价格普遍高开,等等。一些业内人士期望高远,但几大争议话题也让他们烦恼。 春茶忙赶早,茶叶果真越新鲜越好吗? 3月中旬,春寒料峭,浙江和平白茶已在海拔500米的霞幕山上少量开摘。4月2日,西湖龙井才举行开茶节,急煞了一批批等着尝鲜的茶客,他们纷纷开车到产地排队购买,每500克卖到4000元以上。 春茶“赶早”,成为眼下流行趋势。新茶上市越早,价格越高,甚至还出现“{yt}一个价”的行情。业内人士介绍,为了区分早晚,春茶被分为四次:惊蛰初过,至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嫩芽状似“莲心”,一位熟练的采茶姑娘{yt}最多能采12两;谷雨前采摘的称为“雨前茶”,有一芽一叶;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四春茶则在三春茶后一个月采,这时茶已成片,带有茶梗,过去是供茶农后代练习技术用的。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争相购买明前茶、雨前茶。 为了这个“早”字,茶农除了在采摘、上市时间上尽可能赶早,还尝试采用高科技培育发芽较早的新品种。西湖龙井茶身价居高不下,一个“早”字就是制胜法宝。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前后,当地就培育出了一种新品种 “西湖龙井43”,如今已经成为原产地的两大主打品种之一。它的采摘期比传统老茶树要早15天到30天,“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棵草”,抢占先机的新品种对传统春茶构成了冲击。为追求高价,西湖龙井主产区的茶农不惜挖掉老茶树,换上“西湖龙井43”。现在整个西湖龙井主产区新品种已占8%。 但今年,西湖龙井上市期大大推迟,“明前茶”直到清明节前{yt}才正式进沪。原因就是,今年3月两次冰雪寒潮,将新品种的芽头全部打光了。早上市的新品种,今年全军覆没。而跟着千年生长规律走的老茶树,当时还锥处囊中未爆芽,躲过一劫,承担起了{dy}批明前茶的上市任务。实际上,新品种受寒潮影响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此,业内人士直言,春茶过于赶早,并非好事,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事情,具有很大风险。对于老茶客来说,新品种尽管上市早,但风味要淡一些,而老的香气更持久,味道也更甘甜。对于专家学者来说,通过有性繁殖1200多年延续下来的老茶树,更符合自然界规律,千年传承并不是一个新品种所能取代的。说不定等茶客尝鲜过后,还是会回过头来选择“老茶树”。据了解,去年国家有关部门还授牌,将老茶树包括它的xx炒制工艺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消费者追捧“早”春茶,也需要更加理性。业内人士指出,其实,“茶叶越新鲜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越新鲜越好,有一些茶叶就是越陈越好,而追求新鲜的茶叶一般为绿茶,但即使是绿茶,也并非需要新鲜到现采现喝。 七万个茶厂,斗不过一个“立顿”? 今年,一些茶产地更加注重品牌塑造。在浙江长兴县,有着3万亩面积的和平白茶开始建立了自己的“母、子、孙”商标体系,“和平白茶”是区域母品牌形象,“紫笋”、“兰芽白”是集体子品牌形象,而孙品牌则用于营造企业个性文化和质量追溯,海拔500米霞幕山产的白茶就打起了“百岁爷”企业商标。 在强化茶叶的企业品牌之时,茶商们提起了一个业内尴尬:中国七万个茶厂抵不上英国一个“立顿”品牌! 潜台词值得深思,中国茶应该到塑造一两个国际xx的时候了。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作为的发源地,每年产茶120万吨,仅有30万吨出口,虽然产茶面积世界{dy},但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较弱。中国每年茶产业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一个立顿品牌的茶叶年产值约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茶产值的三分之二强。 然而,虽然不少人希望中国茶也能出现一个“立顿”品牌,大多数的业内人士却认为不太可能。在中国,茶叶是一个典型的“慢销”行业,茶叶种类太多,每个种类都拥有庞大的子品类体系,这样就造成了市场参与者众多。而且,中国茶都有着产地鲜明的区域化特征,在杭州就做西湖龙井,在云南就做普洱茶,在安溪就做铁观音。但立顿打破了这种“慢销”模式,抹煞了产地、文化等差异,把各个品种都当成口味来经营,瞄准了快捷、经济、卫生地喝杯茶的消费需求。“立顿模式”与中国茶的生存之道格格不入。 许多消费者也表示,即使中国茶想要塑造一两个大品牌,也不能丢弃悠久而丰富的茶文化。在他们看来,朋友相聚在一起品茶聊天,更看重的是浓浓的文化氛围,而不仅仅是为喝一杯茶而已。我们发现,国内不同的茶叶品种因其不同的文化、产地与历史典故,才打出了蜚声中外的品牌效应,各种茶叶的饮用方式与鉴赏方式各不相同,采摘上市的{zj0}时间也不一样,加工工艺更是繁杂多样,每个消费者对于茶产品的喜好也不一样。 如果国内出现了某一个超大型茶企业,它也未必需要学习“立顿”那样抹煞各种茶的产地、文化等差异性,而是可以塑造有不同定位、不同个性的各种茶品牌,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喝茶和文化需求。据统计,中国内地人均年茶叶消费0.36公斤,将这个数据乘以13亿,市场潜力惊人。 除了卖茶叶,我们还可以卖什么? 说起茶产业,我们能想到的,还是传统的茶叶。但在国外,各种新颖的“茶产品”已悄然进入日常生活,罐装茶、浓缩茶、冰茶、果味茶、药茶、保健茶等茶饮品,还有茶香皂、茶沐浴露、抹茶香肠、茶腌菜等“衍生品” 。但国内茶企业对深加工似乎还有点“木知木觉”。 中国茶产业还处于传统粗放经营阶段。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08年,中国茶园总面积就已达160万公顷,稳居世界{dy},但中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平均每公斤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在国内,每年也就是春茶上市时比较热闹,在其他时节、其他方面基本就不花太大的心思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在综合深加工开发上还是相对落后。 少数茶商开始了尝试。北京一家天福茗茶推出了包括茶金橘、茶话梅等100多种茶叶零食,没有喝茶嗜好的年轻消费者成为这类食品的消费对象。但大多同类茶企业并不愿仿效,在他们看来,开发茶产品成本高,而且牌子不够响就缺乏吸引力,很担心卖不出去。 但资料显示,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已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医药和日用生活用品之中,极大促进了茶叶消费的增加。我国台湾目前人均消费茶叶1.6公斤,但是真正按照传统方式饮用的不到一半。日本茶叶年产量仅9万吨左右,但茶产品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500克,是中国的近4倍。在发展茶产品深加工方面,日本和我国台湾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日本,茶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花茶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已超过矿泉水成为日本最常见饮料,商店中的茶食品也琳琅满目,而应用茶叶提取物茶素等制作的xx、除臭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茶叶有效成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 此外,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餐饮、茶文化、茶旅游,也是值得用心挖掘的领域。虽然地域性强、消费个性化不利于塑造统一品牌,但这同时也给中国茶创造了外界难以进入的“保留地”。(黄勇娣)
文章来源于福建安溪茗杰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