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期货:需求差引发震荡_农经杂志_新浪博客

3月份的农产品各品种走势差异较大,玉米和棉花表现较强,而油脂油料类、小麦、早籼稻则表现较弱,这和品种的特性及自身的基本面有关,另外与前景难测的经济形势也有很大的关系,宏观经济对市场的影响依然较大。

 

大豆
3月份,国际大豆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势。3月上旬震荡下行,下旬逐步上扬,整体接近“V”字走势。3月上旬,美豆期价向下突破了前期的整体平台,大幅下挫,但下旬期价开始稳步上扬,临近月末期价重新回到原有震荡区间上轨附近。


3月上旬,美豆行情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基本面的主导,南美丰产预期一直使期价承压。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预计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1.9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期;2009/2010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计为33.59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巴西、阿根廷2009/2010年度大豆产量分别为6700万吨和5300万吨。报告整体较为中性,未能使美豆摆脱震荡局面。宏观方面,澳洲上调利率和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事件发出世界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大大缩减了通胀预期。在商品市场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中,美豆下挫探底,但仍收盘于2月低点之上。


在3月上旬美豆震荡下行之后,在3月中期巴西港口物流问题和阿根廷工人罢工问题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因素。另外,在3月底美豆播种意向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发布前,空头回补也起到了支撑作用。


国内大豆市场走势与美豆相似,基本呈现前低后高的区间震荡走势,但波幅更窄。3月上旬,在两会召开期间市场普遍预期两会有利于农业板块,这也使3月上旬大豆价格几次尝试向上突破。但随后2月国内CPI数据和海关进口数据的公布,令市场产生中国货币政策从紧的预期,使商品市场整体承压。加之大豆自身基本面利空,需求疲软,成交清淡,使期价跟随商品市场整体下挫。在3月中旬,受美盘上涨的带动,以及西南地区旱情对以菜籽油为代表的油脂整体的拉动,大连大豆期价开始逐步小幅反弹。


展望4月份,4月是行情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一个月,但也是可能摆脱震荡区间、走出明确行情的一个月。对于运行在关键位置临界点的美豆期价而言,月末报告的发布和南美供应问题是两大不确定因素。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播种面积可能增加,对市场可能具有利空影响。如果两大报告确实利空,而外界其它消息面较为平静,美豆可能掉头向下并考验甚至击破900美分的支撑。4月中下旬开始,南美大豆将逐步到港,低成本大豆将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连豆可能跌破3800的支撑并回到2月低点附近。如果报告数据对市场并无太大影响,而南美供应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大豆可能延续上涨势头继续上扬。南美的突发事件只是具有某种可能性而不是既成事实,因此报告数据对市场的影响更加符合理性预期。4月大豆走弱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豆油
3月份美豆油的走势类似右倾的“N”型走势,在月初震荡之后于月中创下月内高点,随后急剧下挫,其后虽有反弹但仍未回到原有区间。3月下旬,美豆油期价的重心相对月初有所下移。


3月上旬,国际原油市场延续涨势,为美豆油提供了良好的外界支撑。美豆油自身基本面方面,美豆油强于美豆。美国国会考虑恢复1美元/加仑的生物柴油税收减免政策,对生物柴油需求起到了刺激作用。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虽然上调美国和全球豆油库存,但全球豆油库存依然处于低位并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此外,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东南亚旱情导致棕榈油可能减产,这也带动了油脂整体走强。3月中旬,美豆油受美豆下挫的影响以及油粕套利交易的打压,开始大幅下挫。此外,原油市场的摇摆不定也难以为美豆油提供支撑。其后虽然美豆反弹,但美豆油仍难以恢复过来。


3月份国内豆油走势类似于美豆油走势,在区间内进行窄幅震荡。3月上旬由于美豆油的支撑和棕榈油走强的拉动,豆油期价小幅反弹。在3月中旬跟随商品市场整体下挫之后,虽然其后西南地区旱情对油脂整体有所提振,但豆油期价的运行重心有所降低。国内豆油现货市场价格也是呈现窄幅波动的状态,豆油处于需求淡季,市场成交清淡,油脂库存压力较大。


长期来看,美豆油基本面优于美豆,但美豆油难以走出独立走势。由于东南亚旱情可能造成棕榈油减产,以及生物柴油需求的长期推动,美豆油只要不跌破39美分的支撑,仍然具有上行潜能。国内方面,连豆油和连豆均存在一定的套保空间,将使盘面承压。但进口豆油成本高企可能抑制进口,并且西南地区旱情可能对油脂整体有一定拉动作用,以上两点均可为豆油提供支撑。但在大豆可能打破震荡局面的情况下,豆油价格将主要跟随大豆运行。如果大豆走软,豆油难以独善其身。

玉米
国际方面,在USDA3月份的供需数据中,虽然其将美国玉米2009/2010年度的单产由2月的165.2蒲式耳/英亩调低至164.9蒲式耳/英亩,致使总产量降低2000万蒲式耳到131.31亿蒲式耳,但这个产量仍是创历史新高的水平。而出口的低迷也是压制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该报告将美国本年度玉米出口由2月份预估的20亿蒲式耳下调到19亿蒲式耳的水平,成为导致期末库存增加8000万蒲式耳到17.99亿蒲式耳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个库存水平也是创记录的水平,这是CBOT玉米面临的强劲压力。此外从美国玉米截至3月11日的销售数据看,本年度累计出口量为8.82亿蒲式耳,仅比上年度同期水平略高,是一个较低的水平,那么在剩下的5个月里,能否完成将近11亿蒲式耳的出口任务是值得怀疑的,也就是说未来USDA供需报告中存在大幅调低美国玉米的出口目标数据的可能。另外,从新作物年度各机构对美国玉米播种面积的预测情况看,面积也是略微增加的趋势。总体来说美国玉米上行压力较大,未来一个到两个月更可能出现大震荡背景下的阶段性下跌。


国内方面,3月份的玉米市场表现还是比较强劲的,地区不同现货价格普遍上扬50—100元/吨,而期货价格也向1月份高点靠拢。导致玉米价格上扬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农民的惜售心理,尤其是2009年夏季玉米价格持续上扬为惜售提供心理支持;二是南方干旱及春节后东北地区普降大雪的影响,干旱对春播造成不利影响,而东北的降雪又导致了物流的不畅;三是局部地区玉米质量的下降;四是虽然白糖价格出现了较大的下跌,但是玉米糖收益依然较好。上述的几个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存在,预计玉米表现为偏强,但是由于期货价格已经有了保值的价值,也不宜过于乐观的看好,1850—1950元/吨震荡。

小麦
3月国际小麦价格整体震荡回落,自身庞大的供给以及外部美元的反弹令小麦市场承压。但CBOT小麦期货守住了长期支撑线,预计在470—480美分附近的支撑较强,短期内价格可能出现反弹,但前期高点520美分一线有较大压力。


国内小麦市场3月份走势同去年同期相比略显平淡,主要因为去年节后的上涨有主产区旱情及小麦{zd1}收购价大幅提高等利多因素的支撑。郑麦期货基于对天气的炒作及周边商品联动性反应走出偏强走势,主力1009合约逼近2300元/吨。据了解,3月份以来西南、华南大旱,而小麦主产区大部分地区近期降水比较充足,土壤墒情较好。近两个月全国托市麦成交低迷,总成交率均在20%之内。而面粉加工行业小麦需求依旧没有明显起色,市场整体反映清淡。春节后的市场热点明显不足,小麦自身特点为国家库存充足,然而消费需求并不明显,这均为小麦市场继续上涨带来压力。


目前国内小麦价格处于高位震荡阶段,预计后期小麦市场价格继续上涨预期减弱,可能继续呈现高位震荡格局,局部地区价格有下跌风险,但鉴于国家政策长期支撑,下跌幅度料有限。

棉花
3月棉花走出一波震荡上涨行情,主力9月合约从{zd1}16560元/吨上涨到{zg}17440元/吨,月涨幅达5.3%。多重原因造成棉花上涨:一是现货支撑较强。初步统计,从3月1日开始,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就连续攀升,毫无下跌的意思,从最初的15063元/吨上涨到{zx1}的15925元/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现货上涨几乎900元/吨,幅度达到5.7%;二是下游消费形势向好,拉动棉价上升。据了解,纺纱厂基本都处于零库存状态,棉纱脱销,纱价利润较好,纺织厂对于高棉价的承受能力尚可。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再一步推高棉价;三是外棉的联动上涨。尽管三月份外盘商品期货市场普遍跌多涨少,ICE期棉仍表现出其较强的抗跌性,在经过小幅的回调过后,又是一路稳扎稳打回升。目前进口棉滑准税价格仍低于国内地产棉价格,这就意味着期棉仍有上升的空间,短期内xx84美分压力位表现。


尽管棉花基本面非常好,不过后期仍面对着不利的因素。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对棉价形成一定利空,再加上市场坊间传言4月份发放100万吨配额,将对棉价形成实质性的利空作用,不过对美棉而言将是极大的利好。总体来看,棉花短期继续冲高的可能性不大,但下跌的空间也不会很大,保持短期回调,长期看涨的思路不变。


食糖
自2月初从29年的历史新高下滑以来,国际糖价已跌去近40%,基本面逐步转向利空是导致糖价节节败退的主要原因。2010/2011榨季国际糖市将从过去2个榨季的供不应求转向过剩,意味着国际糖价走势也将由牛转熊。近期来看,糖市的恐高心理、需求疲弱、巴西新糖生产即将展开、巴西甘蔗和食糖产量预期增加、本榨季印度产量超过早前预期等利空因素接连出现,打击了投资者做多信心,投机商大规模平仓,糖市也因此从上涨快速步入下跌。

 

但另一方面,在连续2年供不应求后,国际食糖库存已大为消耗,来年即使增产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供应压力,因此,国际糖价总体将呈现缓慢震荡下跌的态势。近期内,原糖价格将处于15—20美分/磅的窄幅区间波动。


国内糖市先于美糖触底反弹,多头主动退让使郑糖主力合约在近期两度考验自2009年下半年基于供求预期而启动牛市格局的长期底部,近期市场在5000一线关口的抗跌意愿较强,但由于目前国内糖市受国际糖价波动的影响较大,而且国际糖价下跌引发的进口预期也将使现货的坚持面临考验,预计近期现货价格将跟随盘面波动呈现较以往更为敏感的反应。后期国内糖价仍呈现压力大于动力的趋势。虽然国内的利好支撑不变,但利好题材可以深化的空间不大,只有西南地区干旱影响下榨季糖料种植、生长的程度存在着较大变数,而即将步入新榨季的国际市场却存在着为国内提供有效补充供求缺口的可能。预计短期郑糖将呈现震荡反弹的走势,但反弹的高度还要视后期云南等产区旱情的发展变化情况而定,若旱情迟迟不能缓解,将对新榨季的甘蔗播种和生长造成较严重影响,进而将对糖价形成较强的支撑。

|中粮期货研发部 杜朝晖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农产品期货:需求差引发震荡_农经杂志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