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多车企掌握不了自主发展权,导致我国本土、、等零部件企业出现今天这样的困局。但是,在我国自主品牌占优势地位的商用车行业,其相关零部件企业并没有因为整车企业掌握自主发展权而呈现出竞争力。
“占国内零部件企业总数超过80%,而销售额却只占20%,产品90%集中在低端。”这是最近由中国工业协会牵头完成的《中国汽车产业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描述的中国近两万家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困局。
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xx的中资企业很难进入合资产品的一级供应商队伍,其中欧美车系在中国选择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接近{bfb},德系车型、日系车型以及国内自主品牌车型的这一比例分别为88.9%、89.5%和52.8%。
一家零部件企业的老总曾担忧地说:“说到与人家的差距,我们的眼光总是落在技术水平上,可就我看,是意识上的差距导致我们的零部件工业落后。我们为跨国商用车企业配套时,人家不仅要对提供的零部件进行质量检测认可,还要对零部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看我们是否具备研发能力,是否拥有所需的测试设备。而我国很多商用车企业更看重价格,对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及所需的测试设备几乎没有要求,而且自己也不对零部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这位老板的说法并非无中生有。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理事长王耀就举过这样的例子,国外某xxxx拥有75台台架,在该企业的研发中心,这75台每天不停地运转。而我国只有极少数出口企业有一两台这样的试验台。
整车企业无要求,使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重制造、轻产品测试。一个零部件的强度、耐久性等是否符合标准和整车企业的要求,不经过测试,是得不到准确结果的。换一种说法,即使整车企业提出了产品技术要求,但没有测试手段和数据,提出的要求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
当年,“一个螺丝钉也要拿到德国狼堡大众总部去测试认证”的说法,曾引来很多非议。今天我们在总结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时,必须承认当年坚持德国大众的标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毕竟,没有先进的质量标准,引进就失去意义。
高品质的背后是高标准、严要求。在我们讨论如何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时,答案明确而清晰。但实际上,许多企业在急功近利中迷失了方向。在这些企业眼里,高标准就是拿来主义,将世界上{zh0}的零部件为我所用,既省力又省时。至于为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配套,全靠零部件企业自己的悟性和自控力。
对此,一家零部件企业的老总发出这样的呼吁:我国整车企业如果再不提高对配套零部件的质量标准,我国汽车行业很快就会被印度赶超。目前,印度整车企业对配套零部件的标准已高于我国。
我们常说:“{yl}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技术,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国内一些自主品牌整车企业是否就只有自惭形秽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