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医疗(300003):介入医疗器械的龙头-黄丁毅的博客《医药经济报 ...

     

    乐普医疗成立于19996月,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血管内xx(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冠脉支架输送系统、PTCA 球囊扩张导管、xx中心静脉导管等,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在xx医疗器械领域与国外医疗器械制造商竞争的公司之一。

乐普医疗的主要股东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28.92%)、中船重工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8.53%)、BROOK INVESTMENT LTD17.98%)和蒲忠杰(14.89%),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为:以冠状动脉支架系统和先心封堵器为重点,积极开发球囊扩张导管、介入导丝等冠心病介入xx辅助器械配套产品,使公司在国内冠心病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内处于整体{lx1}地位。

笔者以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dy}、出众的研发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xx支架的核心技术(涂覆技术、xx载药技术、控释技术)处于国内{lx1}地位;第二、较强的营销能力。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国28个省市的营销网络,占据全国支架市场份额的25%,成为仅次于微创医疗的国内第二大支架供应商;第三、初步树立起自有品牌。公司生产的xx支架与国外产品性能相当,但价格具有明显优势,为乐普医疗树立了物美价廉的品牌形象。

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技术更新速度很快的细分行业,研发能力已经成为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如冠状动脉介入xx的方法从简单的球囊扩张发展为球囊扩张与裸支架植入相结合,再由裸支架发展为植入带有xx涂层的支架,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一家介入医疗器械公司如果缺乏强大、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唯有能够适应技术变革、跟上技术革新步伐的公司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公司本着“生产销售一代、研制注册一代、预先研究一代”的思想循序渐进的推进研发工作,经过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实践,已经自主创新开发出多项拥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的专有技术平台。目前已申报78 项专利技术,取得了29个产品注册证,正在研发的产品共20个。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下一代无载体xx洗脱支架产品技术性能国内{lx1},抗体xx复合支架产品技术性能国内xx、国际{lx1}。

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蒲忠杰先生本人就是一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方面的专家,其赴美求学期间一直从事生物材料和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制开发工作,共申请了15项国家专利,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工程师文化。公司全体员工510名,其中技术人员115名,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达22.55%,与销售人员的比例相当。2008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5.83%2009年的研发投入比例达4.84%。另外,2009年公司将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产品研发工程中心的建设,这也将加强公司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

2004 年以前,国内冠脉支架系统市场主要被强生、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雅培等国外企业所占据,2004 年,微创医疗成为国内{dy}家xx支架系统生产企业,2005 年,乐普医疗成为国内第二家可以生产雷帕霉素xx支架系统企业。国内企业在产品性能、质量方面与国内外总体差距不大,但其支架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国外同类产品,随着国内企业对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国产xx支架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统计,2006年、2007年、2008年国有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9%65%70%左右,彻底打破了xx支架系统行业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而乐普医疗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05 年的不足3%提高到2008年的25.80%,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位。

公司坚持走技术营销的路线,坚持市场渗透与市场培育相结合,不仅注重建设公司选择、评价、培训、凝聚经销商的能力,而且也注重通过技术推广手段与终端客户(医院和医生)沟通、培训、交流的能力。公司现已逐步建成一支经验丰富、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销售队伍,未来计划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完善10余个营销与技术服务中心,以便更快、更好地与医疗机构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产品后续服务。随着销售网络的不断完善,这将对竞争对手形成一定的进入门槛。

    作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国内xx上市的xxxx,乐普医疗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其产品在性能上与国外产品相当,而价格则具有明显的优势,经销商、医生和患者对“乐普”品牌的认知度正不断提高,公司也成为本行业成长最快的企业。

从已公布的2009年财务数据来看,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43.5%;营业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63.32%;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45.33%;基本每股收益为0.78元,每股经营性净现金流为0.59元。

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归因于积极落实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辐射的策略,不仅保持了原有一线城市平稳较快增长,而且有效促进了二三线城市的放量增长。2009年公司主导产品xx支架全年销量相比2008年增长了6.57%,销售收入相比2008年增长29.55%;封堵器全年销量相比2008年增长了36.36%

随着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张,其2009年的期间费用率仅为23.7%,同比下降3.42个百分点,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特别是销售费用的控制方面卓有成效,这也是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公司2007-2009年三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5.18%78.58%81.73%,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要产品xx支架系统产销量的提升及支架系统生产的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下降。2007-2009年加权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9.27%45.44%35%,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由于近三年公司净资产大幅增加所致。

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dy}、营销的风险。介入医疗器械的销售主要通过经销商渠道进入医院,生产企业对经销商,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经营资格和一定专业服务能力的经销商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乐普医疗也不例外。从介入医疗器械上下游的产业链来看,医院位于强势地位,其次是经销商,{zh1}才是生产企业。随着未来竞争的加剧,如何控制并管理好这些独立的经销商是一个挑战,而建立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营销队伍,并不断增强对终端医院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可能是乐普医疗未来必须要采取的策略。

第二、技术更替的风险。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新产品研发不仅需要有前瞻性,而且要提高研发的效率。尽管乐普医疗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也积累了不少先进的专利技术,上市融资也为研发提供了资金后盾,有着很强的持续创新能力,但是,技术或xx方式的变革往往很难预见,一旦研发方向出现失误,公司将很快处于被动地位。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还是心脏支架和封堵器,产品线较为单一,在做好上述两大产品的同时,也不妨向相关领域扩展,以尽量规避未来可能的技术风险。

第三、政策的风险。从目前来看,主要政策风险还是医疗耗材招标采购可能引发的降价。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一定会吸引行业外资本的进入,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是必然的,而不断强化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能力可能是最终取胜的关键。

公司未来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介入xx病人的增长及其支付能力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收入的增加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病例逐年增加是可以预期的,而新医改也增强了患者的支付能力。另外,这个行业较高的技术壁垒也减缓了潜在进入者的步伐,加之公司目前市场份额位居该领域第二位,这些都为公司的成长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资讯 【乐普医疗(300003):介入医疗器械的龙头-黄丁毅的博客《医药经济报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