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是一个丰富的宝库,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前)就出现了内容系统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伤寒论》;明代的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他们把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汇集成宝贵的医学资料,对医药学的发展和医药学理论的系统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中医学方面,我国有“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的诊治方法。在针灸、xx、气功、正骨等方面,有独特的xx、养生、健身方法。在中药学方面,我国对三千多种植物、动物、矿物药材的性能、功效、用法都有详细的研究和记载,并配制成汤剂和丸、散、膏、丹等不同类型的成药。
中国的医药学为人们战胜疾病、提高身体素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1 中药学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对各种农作物和xx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的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其xx作用的。而一种药,能治两种截然相反的病,这是一些中药奇特的地方。如:当归能治月经过多或过少,五味子有升降血糖的双重作用,三七、白药兼有止血和xx作用等等。
因古代劳动人民所使用的xx,绝大多数是植物,其中又以草本植物为多,故中国古代xx学著作,几乎都称“本草”。中国最早的xx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出现于汉代。该书共载xx365种,是由若干医家陆续写成的。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把新发现的xx又整理出365种加进去,编撰成《本草经集注》。唐、宋时期,朝廷曾组织专人整理修订中药学书籍。唐代苏敬等人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由政府颁行的{dy}部药典。明代李时珍又著成《本草纲目》,该书52卷,共载药1892种,绘图1160幅,这一巨著对我国医药学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中国的xx学,是一代代的后人不断丰富补充前人著作的结果。
2 .2 神农像
1974年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内发现,纵54厘米,横34.6厘米,四周黑框,着彩。图中人物,面部圆润 ,赤足祖腹,披兽皮,围叶裳,负竹篓,举灵芝于山石间。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中华民族药文化的渊源。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烈山,座落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古神农洞,位于九农山腰。前人对神农的解释为,神农意即农神也,神其农业者也;炎者为火正,亦即火官、火神者也。神农还冒着野兽袭击危险,入深山采药;冒着中毒的危险尝试各种药草的功效,研制了对付许多病痛的药,解救了因瘟疫而受苦的村人。{zh1},神农因为尝到剧毒的植物中毒,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 .3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xx学专著,被奉为中药学经典。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书中对每一味药的场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xx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xx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tx}xx,如麻黄可以xxxx,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xx疟疾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2 .4 《本草经集注》
南朝博物学家陶弘景把千仞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搜集起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另一次总结,整理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共得xx七百三十种,书中,他xx按xx的自然属性和xx属性分类的新方法。首先把七百多种药分为草、木、米食、虫兽、玉石、果菜和有名未用等七类,这种分类方法后来成了我国古代xx分类的标准方法,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一直被沿用,并加以发展。陶弘景还xxxx性能对xx进行分类的方法,例如,xx的xx有防风、秦艽、防己、独活等,就归在同一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xx参考,对医药的发展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2 .5 《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收录了中药一千八百三十二种,共五十二卷。
在xx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
释名,罗列典籍中xx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
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xx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xx,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xx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2 .6 戥子
一种小型的杆秤,学名戥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衡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东汉初年,木杆秤应运而生,成为后人创造戥秤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法制计量的文明古国,无论从古代计量精度上看,还是从计量单位和计量管理体制上看,都是举世无双的。到了唐朝和宋朝,我国的衡器发展日臻成熟,计量单位由“两、铢、累、黍”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毫”十进位制。当时,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鉴于当时一般的木杆秤计量精度只能xx到“钱”,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经过潜心研制,在公元1004~1007年之间,首先创造发明了我国{dy}枚戥秤。经过测量,其戥杆重一钱(3.125克),长一尺二寸(400毫米),戥铊重六分(1.875克)。{dy}纽(初毫),起量五分(1.5625克),末量({zd0}称量)一钱半(4.69克);第二纽(中毫),末量一钱(3.125克);第三纽(末毫),末量五分(1.5625克)。这样的称量精度,在世界衡器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种戥秤设计精美,结构合理,分度值(测量精度)为一厘,相当于今天的31.25毫克。
戥子杆,是戥子的关键部件,其选材有质重性韧的象牙,有质坚如铁的纯黑色乌木,有精工铸造的青铜,有洁白如玉的动物硬骨。戥子盘,是放置称量物品的器皿,一般是由青铜铸造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铜板冲压而成。戥子锤,又叫秤铊,也是由青铜铸造。戥子锤的形制品种繁多,有高度适中的圆柱体,有厚薄得体的椭圆形,有如同硬币的圆形,有镶嵌金银饰品的组合形。有的为了扩大称量范围,一个戥子备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戥子锤。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工农业及商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戥子的制造、使用、管理已达到了一个非常完备的水平,但是仍然沿用了1斤等于16两的非十进位制单位。直至1959年,国务院才发布了计量单位一律改为10两为1斤的命令。所以,戥子都是按1斤等于16两设计的,这给我们的收藏和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
据传上海有一位学者去欧洲某医学院进修,曾带去在苏州花钱不多、信手拈来的一杆戥子,于圣诞节前夕作为小小礼物赠给院长,并附了一张使用说明,介绍中国使用这种戥子控制xx用量的xx性,以及如今中国许多医院中药配方仍在使用这种传统戥子的情况。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天院长突然召见,在座的还有几位学院要员,那杆戥子放置在办公桌上,还有一架天平相伴。院长首先郑重其事地表达了感谢之情,然后请这位学者演示戥子操作,在用戥子称了重量后,再用天平复核,果然十分xx,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不久中国这杆古老的衡器配上了精美的座子,陈列在学院收藏室的展览橱窗中,并有文字介绍:中国使用这样的衡器来控制xx用量已有几千年。
2 .7 古代医用“串铃”
串铃也叫“虎撑”或“虎衔”,过去的行医卖药者都视其为xx符。相传“药王孙思邈有次进山为人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但他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拿起担草药的扁担准备搏斗。这时,他发现老虎伏在地上并不追扑他,只是张开大口猛喘粗气,孙思邈发现,老虎的眼中露出哀求的神色。出于职业敏感,他带着惊奇走近老虎,看到老虎的喉咙被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又怕虎兽性发作咬断自己的手臂。正在犹豫时,忽然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从猛虎口中顺利取出兽骨。被xx的老虎摇动尾巴点头致谢,随后转身而去。此事传开,江湖行医的人们纷纷效仿,铜圈便成了外出时必备之物,后人逐渐将铜圈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可以作为行医标志,二来是因为孙思邈用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们便把它作为保护自己行医的xx符了。
2 .8 铁药碾
船型铁制品,配有扁圆型研具,是我国传统碾药用具之一。用以将药材研碾为细面,以便进一步制作丸、散、膏、丹等成药。古代是用碾子、石磨、杵等把药材压成粉末。
2 .9 铜杵臼
舂捣xx器皿,常置于售药柜台前备用
2 .10 药罐
储药器皿。
2 .11 博山炉
中国汉、晋时期青铜器。又名香薰、薰炉。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 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初为铜质素面,后随工艺技术的发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错金、银。博山炉流行于汉代,后世亦曾使用并仿制。有名的博山炉有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的西汉鎏金银竹节高柄铜薰炉和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的错金博山炉。
2 .12 铜獬豸熏
古代用来熏香的用具。还可以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