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炜(中国青年出版社):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本畅销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纸版图书持续畅销,因为它所有的权利(中文)都是授予中青社的,美国的著作权人一直在督促我们出电子版,但是{zh1}我们发现这本书的盗版有上万条,上海的一家数字出版公司两块钱一本就卖了,我觉得我们面临的{zd0}问题是盗版的冲击,如果我们也卖两块钱或更低的话,只能赔钱,法制环境可能对传统出版社做电子书构成很大的威胁。想请教在座的技术领域的专家,在技术层面上如何推广正版的数字化图书。
徐志勇(北京昊海菁华科技文化有限公司):17XIE网是聚焦众多读者、作者和出版人的文化社区,是包括小说、图书、期刊在内的综合类原创平台,和中文在线类似。我们整个大环境不是特别好,尤其是法律和盗版问题,我们和西方市场非常重要的差别在于,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之下,数字出版很难做起来,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原因是,之前我们在数字出版领域还没有企业做得特别好,数字出版顶多是网上的一些页面,或者是像方正阿帕比,把纸质书做成他们那种格式的电子书,但是大多数人仍然习惯于纸质的图书,阅读体验不好,使得整个市场的需求没有那么大,但是我想这个在近期可以得到改进,这主要得益于新型阅读器,像国内的汉王,国外的Kindle的兴起,今年据说出货量能达到200多万台,到整个市场上的量达到500多万台的时候,阅读器这个渠道就会有显著的作用,不像以前,没有阅读器,只有在网上读小说这一种形式。包括现在3G时代的手机,终端越来越多,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因此,市场需求会有所提升,这里面还包含一个因素就是,80后和90后,他们在电子时代是消费的主流,国外因为互联网时xx始得比较早,所以他们四五十岁的人也非常习惯电子阅读,市场需求本身就有,而我们国家这些年,数字出版的用户需求会得到提升,这是数字出版能做起来的根本原因。第二个原因,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没有做得特别好,我个人觉得有一个体制的原因,因为出版社一直是事业单位,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包括像书号、教材市场的垄断等等,一直都没有特别强的危机感,大家过的日子其实还是不错的,虽然也都知道数字出版是未来的大趋势,但是鉴于体制原因,比如改革肯定是要冒风险的,改得好的话是要过好几年之后才能有效果,那时已经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社长了,做得不好的话可能自己要担责任的,所以大家都在呐喊,但是真正的行动并不多。之前是中国出版集团联合九家出版集团,依托中国数字出版网,做了好多年,成果并不是很显著。所以我感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传统出版社由于体制和整个环境的原因,在数字出版领域并没有真正发力。大量的作品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数字化或是做市场推广,其实中国的数字出版行业是由互联网厂商、技术提供商来引导的,像盛大、方正、中文在线啊来搭建平台,但是已经非常危急了,等他们把平台搭建好后,传统出版社就会沦为平台上的打工仔了,虽然我们有很强的内容优势。像国外亚马逊已经非常强大了,有很强的渠道优势,内容提供商只能把内容提供给他们,分成只能拿30%,70%都是渠道的,这个对内容提供商来说非常不公平,我觉得可能是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国家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业务一直没有形成赢利和市场规模。
潘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刚才刘老师说的大环境和法制,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和我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会越来越好。除此之外,我们还面临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和网络出版方面没有技术人员,资金也达不到,据我们了解现在数字出版领域除了汉王做得比较好以外,其它的都是赢利不太高,基本上都是靠做其它的一些版块来养活这个版块(电子书)。但是因为知道这个是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所以也都在涉足,但是真正赢利确实很少。
潘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我也是世界图书出版社的编辑,对网络化和数字出版了解不是特别多,专业的技术问题说实话我也不太了解,但是据我了解,做电子书的企业跟我们谈合作,一是因为量小,二是因为把我们内容拿过去,有点儿只卖内容,不卖品牌的感觉。读者看到这个书不会联想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只会想到这是什么电子书,把内容和出版社xx脱节。在前期的合作方案中,明显是带有挑战的,就是说前期都要投入,你也要投入我也要投入,把我的东西拿去,但是暂时不付钱,这也是一个问题。而且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看中的是阅读器的品牌,不是说书是哪出的。
杨建军(人民军医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做数字出版已经很多年了,在国际展览中心开的图书展销订货会上,我们社长宣布,、将在数字出版和跨媒体方面全面转型。今年开始我们出的每一本有版权的书,都是在出纸质的同时,电子书也同时出版,所以我们在跟作者签出版协议的时候,都是同时签纸质和电子书的版权。我们做了几年,也是处在转型阶段,整个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提的是转型,并没有提出目标说是全面实现,更何况全球的跨媒体出版,美国也好、德国也好,也没有全面转型。从我们国内目前来看,数字出版赢利目前面临的障碍,除了刚才说的法律,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行业法律的改变总是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它总是滞后的。现在我们认为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数字出版商(技术)跟我们传统出版机构还没有xx整合在一起,各有所长,我们传统出版商有很多信息资源,特别是老的、综合性出版社,资源非常丰富。像我们人民军医出版社,级别虽然很高,是中央级的出版社,但是很专,只能出军事医学,我们已经是六十周年了,这么几十年积攒下来,我们有一个庞大的、专业化的作者群,而且我们的书质量很高、数量很多,这就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像17XIE,已经有一个固定的市场和消费群,但是需要的是资源,给你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但是现在双方的合作,到目前为止,既也没有法律上的引导和指导,也没有产业上的先例,都是在磨合,找切入点。我们也找了几家,涉及到资金、资源保护,对方也担心技术泄漏,怕我们掌握,其实有些东西就是一层纸,点破了谁都会,都有这种担心。所以这种合作还没有到非常紧密和无缝化的地步,相互都有保留,这对数字出版来讲肯定是一种障碍。但是我们也看到希望,在2009年方正集团和上海张江集团合作,共同投资组建中国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我想这就是个典范,但是其它一些小的出版社和技术商的合作还处于无序的状态。这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是个瓶颈,目前来讲不可能达到某个出版社的数字产品大规模赢利。第二,传统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xx,数字出版确实对传统纸书是一种抑制,在我们社里,也有不同的意见。电子卖得很便宜,读者看了电子书以后,谁还去书店买纸书啊。传统的物流和销售系统,也知道这将是一个主流,但目前你的数字产品,他不会积极地帮你推广,所以传统出版物的数字产品,在市场营销手段等方面比较受限制,导致市场占有速度很慢,对营利有影响。第三就是读者群对数字出版物的认可度和适应性还是有关系,80后90后是电子时代出生的,对这个比较适应,但是还有很多读者,出生在更早的年代,他们还是更适应传统的书,对网络和电脑也不是太适应,所以讲数字出版物要真正占领市场,起到主导作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目前导致数字出版物赢利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数字出版的研发过程,投资比较大,我们社在这方面的投资已经有好几百万了,因为我们是xx的,钱是国有的,不像有的出版社企业化管理或者是民营,他要拿出大笔的钱投入,短期内又不能赢利,资金链根本就受不了。所以从数字出版的投入来讲,搞合作也是要花钱的,我们的资源委托到地方企业去加工,合作也要付钱,先需要投入。所以,资金问题导致我们国家数字出版的起步和赢利速度都比较慢。虽然2009年度,我们的数字出版产业的赢利,是超过了传统数字出版,但这里面有很多不是传统出版物的电子出版物,还有许多其它文化市场的东西,比如影视作品、游戏、手机彩铃等在赚钱,和传统出版社有关的阅读形式赢利还是非常小。
徐志勇(北京昊海菁华科技文化有限公司):MP3和PSP能用全天下所有的东西,这种现象应该是专属国内的市场,但其实按道理来讲不应该是这样,像汉王的阅读器从大的历史源流来说,它必然会像当年苹果IPOD改变整个唱片业那样,也改变以后的出版业。像国外的IPOD,它是从苹果的网站上下载正版音乐呢,还是说以后的汉王会从网上下载好多盗版的书,一个取决于业内制定的内容平台,到底是开放的,还是受限制的,另外一个取决于技术上是否有加密的东西,只能是阅读器下载这一本书,还是只能被一个阅读器下载,只看一次,复制到另外一个阅读器上可能无法阅读,这个取决于技术上是如何制定的。另外取决于国家立法方面上,即在这个市场上允许大家用什么样的格式看什么样的书,是否有加密。
盖兆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凡是在这个行业有一定作为的,它肯定是规模特别大,有了一定资源的集成,人们才愿意买它的数字产品。据我个人了解,最能赢利的是数据库出版。比如:汤姆森集团也是出版教材的,但是它还有另外三个出版集团,比如说出版法律、医学、金融方面的,这三个集团数字化的程度特别高,所以他们卖的是数据库,不是书,他们把专业数据库直接卖给用户,比如法律集团卖给律师,医疗集团卖给医生,它的数据库大而且全,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这些集团的赢利比学习集团要高得多,发展很快,汤姆森学习集团在出版界已经算是赢利{zh0}的出版社了,可能是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就是这样一个在业界{lx1}的出版社,汤姆森集团决定把它卖掉,因为它跟不上另外几个集团的发展速度,而且在教育出版界无法撇开纸质教材,直接转为数字出版的内容。所以跟整个出版集团的策略是不符的,它们是想把自己变成纯粹的数字出版集团。
我们还在建一个门户网站,所有买我们外研社书的人,都可以凭借书后的影印号 在我们的网站上免费下载MP3或者是积一定的点兑换积分,又做了一个资源库,我们做这个资源库就是想把内容加工成数字化的形式,加工成一些附加值,把它做得比较大,标签化,卖给图书馆,目前只有这一个想法是比较可行,上述的那些尝试,赢利都有问题。不过直接问你的资源库有多少G,先不管内容,我们现在就是集中精力把资源库做好。比如我们做外语资源,这些资源在网上特别好找,所以我们的方法就是精加工,做别人没有的、有系统的、不是像那种免费资源提供给你的,我们是有附加值的。
陈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赢利难,我觉得在于哪个思路上支做,用传统出版的观点做数字出版,要达到现在互联网企业的赢利规模,是不现实的。任何出版社都不可能那样投入,也不可能那样来做。我们就是以传统出版的观念来做数字出版,就是做辅助传统出版的事儿,像军医的电子书这些东西,其实也是可以赢利,但要看是怎么要求的。每一个IT项目的投入,单纯是资金的问题也不见得,也就是几百万的投入,要想收回成本并不是说特别难。但是要以互联网的思路做数字出版,2块钱一本的书,为什么他能卖我不能卖,有版权问题。另外一个2块钱它能赢利我为什么不能赢利,这要跟版权所有人来谈,如果所有人同意分1块钱,那我们还剩1块钱,还是会赢利的。某种意义上来讲,2块钱一本的电子书对你纸质的书肯定是有促进作用的,因为互联网肯定是要做广告的。比如说中国知网,如果是当年的哪个出版社在做,做大之后xx可以把出版社卖掉,就像汤姆森集团一样。
林思涵(人民军医出版社):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尤其像我们专业出版社出版的书,读者不可能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去一页一页翻电子书,可能翻上三、四页就觉得烦了,如果只是做这种原版原式的话,还不如去买纸质书,看着更舒服,而且批注更加方便。我们现在做的表面上是原版原式的书,但实际上深化了一些数据库内容。比如搜索、索引,还有点关键字往下深一层的数据库的链接。我们觉得赢利还是在这儿。汉王的阅读器,我个人恐怕很难购买一个单独是阅读器的东西,包括我父亲也是一个医生,他确实对新东西接受很快,也喜欢用网上的资源,比如爱思维尔和斯普林格,这是比较大的两个出版集团,他们做的数据库医生可以做为xx级别的东西。我们专业出版社必须要做成自己的数据库,可能这个时间要长一点,但是还是值得去做。汉王这个东西也有人送我父亲,他刚开始觉得也挺新鲜的,存了几本国外买的电子书进去,但实际情况是,他能看电子书的条件下,手边一般都有电脑,那他不如去选择电脑。因为电子书阅读器这种东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是一种便携的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快速文化节消费的东西。现在在等地铁、等公交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一些快速消费的产品,像PSP,IPOD,ipod
touch。我的IPOD里面装的东西很多,不光可以听歌,还可以看电影、看碟、玩游戏,这样的东西我才会把它带在身边。比如说短时间的等车或者做地铁的时候可以玩一下,但是我现在还没有看到有人拿着类似于手持阅读器的东西在地铁上看。如果以后发展好了,装个小说那种休闲的,可能会有人去消费,但是对专业出版社来说不是出路,我们很难想象把一本原版原式的电子书装到汉王里去,然后医生那些专业人士坐在地铁上一页一页翻,可能程序要不响应,要延迟,要没电。Apple最近出了一个ipad,被很多人诟病,有人说它大,有人说它只是ipod
touch的放大版,但我觉得还是给了现在数字出版一个很大的启发,它的东西不管是图片、色彩还有功能都是非常综合而且高品质的,还专门演示了电子书的功能,不会把作品和出版社脱节。在样式上仍然保留了原版出版社的封面样式,作者和版权都写得非常清楚,如果这本书是免费的,它仍然会显示出版社和价格,打开书的时候仍然像一本真的书一样,手在屏幕上一划就是翻一页,比纸质的书要轻很多,感觉上和真的书没有任何差别。Ipad在中国大陆还没有上市,而且那个东西也不太贵,才400多美元,功能很全,你能想到的多媒体功能它全都涵盖。现在说汉王出货量有多少,包括国外亚马逊它的手持阅读器有多少,但是跟苹果一年IPOD,
Ipad出货量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未来数字出版上不能光把传统纸质书搬到网上,这样是没太大意义的。我们现在能做的,首先是保存好自己的资源,做数字出版不是从纸上搬到网上就算完了,现在的概念是既然出数字产品,就要从整个流程上贯彻数字化。我们之前也参观了爱思唯尔的加工物流,他们整个出版过程,从作者联系、编辑策划都是一个完整的出版系统,xx是数字化的,所以{zh1}的数字化产品和传统产品并没有太多的冲突。之前我们和方正的合作,一是分成不是特别满意,二是我们觉得他控制了一些技术上的优势,比如加密,因为版权是出版社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想出一本电子书必须向他们授权,他们卖完之后我们才卖,这让我们很不舒服。另外他们做到的只是纸书本身的东西,并没有做太多的扩展,它的渠道主要是图书馆,但是并没有真正打开中国市场,如果想拿到市场被普通的消费媒体所消费的话,还是很困难的,这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转换,并没有真正做到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只是转到电子书,当然这是一部分,但并不是终端产品,现在结合得比较好的就是把手机和电子书结合到一块儿,对于我们出版社来说就是细化条目、做数据库,专业医生在查询的时候,可以很便捷地找到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把一本书完完整整地装进去,这样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手机{wy}有些弱势的是,屏幕不是很舒服,一般在地铁上玩手机的,也就是玩个五到十分钟,读小说的话可能两三分钟就要歇一会儿眼睛了。所以屏幕还是一个局限,这对生产手持阅读器的厂商是一个契机,因为它们的产品屏幕很大,但是功能太单一,哪怕是只花几百块钱,80后90后也不会愿意去消费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内容,但是找不到好的合作商,技术提供商的技术形式还是太单一了,导致国外先进的多媒体产品,一旦进入中国很快就抢占市场。
蔡元祥(xxx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可能各社的产品不同,思路会有很大差异,我们主要是做大众文艺产品,社科和文学这两大类,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目前遇到的最严重是版权问题,因为大众文艺类的作者和出版社的联系不是特别紧密,同一个作品可以在好多出版社出版,版权到期的时间也就是三年到五年,五年之前作品的续签问题以及同作者的联系问题都不太好解决。我们出版社数字出版方面的起步不算太早,08年底成立的数字出版部,但是具体的工作,概念层面的探讨比较多,实质上远远赶不上人民军医这边大刀阔斧。还有一个比较困难的是,技术厂商的发展是通过和作者的直接接触,原创能力很强,可以通过掌握技术实现自助出版的作家,很多都是青年写手,他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渠道实现自己作品的出版甚至拿到收益。像盛大文学旗下的写手,已经有十位可以达到年收入超过100万,这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一方面传统出版社在吸引作者这个方面可能还是传统的作业模式,它可能接触的面还有服务的方式很难和这些自助出版终端相比,如果流失了作者和内容资源,出版社今后的发展会非常的困难。在和数字出版商的合作方面,出版社都想获得自主权,但是技术方面能力过于薄弱,对于已有资源的数字加工标准还有应用平台的接触,都需要社里加大投入,包括人力、财力等,才能做这个事情。出版社的传统思路是立一个新项目,由上级主管单位争取资金支持,这是比较常规的,但数字出版因为是一个发展太快的东西,出版社在这个环节上是等不起的,如果错失一些机遇和主动权,也会是非常不利的情况,以后赢利难度会加大。作为大众文艺类出版社,其实都面临着要不要建一个自己的数字平台的考虑,如果能在行业内实现相同内容的出版社开诚布公的合作,共同研发平台、建立标准、资源共享,跨越各出版社的局限来达成一个合作的话,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读者喜欢读的各个领域的书不太一样,在大众出版领域可能会有一些大层面的再细分,当然不会像专业出版社那么专业,但是会有一些阅读兴趣上的偏好,根据这些偏好如果能打造一些比较知名的细分的阅读兴趣类的网站,这将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靠一个出版社的力量和资源是不足够的,如果有这样合作的机会,还是非常期盼的。
刘炜(中国青年出版社):受你的启发,各文艺社xx可以探讨建立一个文艺图书的平台。这让我想起互联网泡沫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一个网站叫博库网站,是美国背景的,大量的圈资源,和一些知名作家买版权,但那个时候,买的很多版权都是已经出版了的,中国作家有一个情结,出版还是要出纸书的。现在出版社在签纸书的同时还是会把电子版权也同时签下来。如果各出版社联手把这事儿做下来,可能就不会给数字出版商提供机会了。从内心里情感的距离,肯定是作家和出版社更近,他同样都可以授权的话,肯定愿意签一个文艺社联合体的数字出版平台。
徐志勇(北京昊海菁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出版社采取联盟的方式做数字化出版的平台是很好的思路。我们网站也有自己合作的战略,因为我们有自己的频道,之前是用自己找的兼职编辑来管理各个频道,但是效果不好,因为这些编辑不是特别专业。所以我们现在的战略是要跟传统出版社进行合作,每一个细分领域可以找业内至少排名前五的传统出版商进行{dj2}合作,由他们的编辑来管理这个频道,这上面所产生的内容、作者和利益进行分成。现在也是刚刚开始试点。
孙玲(中国纺织出版社):是中国纺织出版社下属单位,xx为出版社服务,工作,为他们出版的专业的书做书配盘,还有几本期刊和网站,也为他们做一些服务,还有我们自己图书电子版的一些销售。但是赢利的基本没有,因为以前跟方正、超星等也有一些合作,但是有滞后性,分成比例也比较低。像我们的期刊有自己的网站,上面有期刊的电子版,还有互动的活动和专门卖搭配的服装,这些做的还是有一定赢利的。数字出版我们希望是越来越大,因为必竟是个趋势,我们并没有探索出特别好的模式,也希望像其它大的出版社一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因为我们有专业的作者和出版资源的积累,目前也是在跟纺织工业协会有一些合作。我们在自己的网站也有一些互动,但是因为行业比较专,读者和作者渠道也是比较专的,效果的局限性比较大。
李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我们曾经跟专业的数字出版商联系过,想做手持终端,只要是我知道的比较大的企业都有这个意愿。但是之前没有跟出版社有过接触,刚才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传统出版社也是非常严峻的。我现在比较想了解,在座的各个出版社都有数字化的意愿,但是数字出版的形式是网络还是别的载体形式?还有和数字出版商的合作模式?数字化的图书是只限于本社,还是本专业的?如果想做一个专业性或者综合性的数字图书馆在技术上没什么障碍,国图在90年代的时候就有过做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计划,其实思路是走在前沿的,但是发展有所停滞,{zd0}的问题是版权问题。如果想做军医行业的,可能军医出版社已经囊括了最精华的图书,但是既然想做资源库,肯定是行业内的资源越多越好,不仅xx制在本出版社的书,如果涉及别的出版社的话、涉及到版权有可能在出版社也有可能在作者,这个版权问题怎么解决?包括汉王想做电子书,一开始就是想在符合法律、符合版权制度下运行,之前也是跟各个出版社或是作者单独联系,但是在过程中也遇到版权问题,他们签了很多出版社,出版社也同意把版权授予,但是使用过程中还遇到问题,有的版权是在作者手里,不是在出版社手里,这就涉及到作者没有授权就没法使用的问题。
李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这个制度在国外,包括国际版权组织,像国际版权协会、澳大利亚及美国的版权代理公司,已经在这方面探索了很多有效的制度可以供我们参考。版权问题谁都不能逾越,我们现在有两千多会员,掌握作者信息也比较多,如果出版商想出版一些书籍的话,想让我们提供我们有权管理的书籍,向我们交纳一些费用,这个没有版权问题。相当于我们是一个转付机构,作为稿酬转付给作者。我们是一个非赢利机构,两千多读者中有一些是把网络信息传播权都给我们了,还有一些他是保留自己权利的。
李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就以人民出版社为例吧,全国涉及党政方面的图书和文章,要做作者去建立联系,或者跟出版社谈,谈的时候还要审核权利是不是在出版社,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数字出版单凭个人和一个公司的能力很难实现,按现行法律,出版某个人的书,必须要拿到授权,数字出版行业就不存在了。
刘炜(中国青年出版社):在我的工作范畴中,我也负责一本杂志叫《精品阅读》,还有我们社的《青年文摘》,我没有办法联系作者,或者成本太高,那我把稿费给你,这个中介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稿费是不是真正到了作者手里。
刘炜(中国青年出版社):在我的工作范畴中,我也负责一本杂志叫《精品阅读》,还有我们社的《青年文摘》,我没有办法联系作者,或者成本太高,那我把稿费给你,这个中介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稿费是不是真正到了作者手里。
陈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要发展可能这也是一种代价,特别是在法律不健全的前提下,整体监管不利和整体素质偏低的时候,可能是一种代价。要想走在别人前面去发展技术,又担心资源被人过度滥用、盗用。我们在合作时,首先法律手续还是要履行的,签完之后出版社出于对自己负责任的考虑,还是要做跟踪,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如果发现他有过度滥用你的资源的情况,还是要自卫,或者单方面终止合作,还可以走法律途径,我们目前找合作公司非常慎重,选技术性强又有信誉的大公司。
林思涵(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社如果做技术公司所做的工作,投入是非常大的,而且要培养人和对本社的忠诚度,时间和金钱都是巨大的耗费。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很可能别人已经先起来了。我们之前不跟方正合作的原因是希望我们找合作公司只是做为一个技术提供商,我们是以牵头身份主控数字出版,不是被技术公司牵着鼻子走,成为他们的打工仔,当然也有分成的原因。就是说大家跑到他们的平台上看,会说这是方正阿帕比的书,但是忘了我们出版社这个重要的角色在,实际上读者去看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内容好,而技术只占较少的一部分比例。我们现在选择技术提供商的原则是,我们需要展现什么样的形式,你们提供技术,按我们的需求做。比如说,有些专业的书,适合查询的,需要做成条目式;有的是科普类的,可能形式是丰富一点,有视频之类的辅助。至于说形式,是由我们的策划编辑和作者,本着体现自己图书在纸上无法形成的价值的原则,而不是说你技术只能达到,就只能帮我展现到这一步。我们不可能迎合你的要求,是你应该满足我们的需要。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