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关注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 开心就好的日志- 网易博客

引用 关注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

2010-04-26 14:16:27 阅读5 评论0 字号:

 

引用


“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中国留守儿童的实际数字已远远超过2000万。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大量的留守孩子处在这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不少儿童表现出害羞、不善于表达的自闭倾向,一半以上的孩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家庭监管的严重缺位、学校教育的疏忽、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还导致诸多留守孩子出现行为失范。有xx媒体在公开的报道中说,全国的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留守家庭。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留守儿童正像这首歌里所唱的情景一样,离开了爸爸妈妈的亲情怀抱,这些本还处于需要父母倍加呵护与特殊关爱时期的幼小生命,在孤独无助的留守生涯里,像一丛蓬生而起又自生自灭的野草,呈现出枯荣由天的悲凉景象。

一、花样的孩子,草样的年华

留守儿童面临的{zd0}问题,是情感孤寂。有时候,我只是一个会吃饭、会运动的机器——一爸爸,你外出打工已有几年了,我非常挂念你。又是年关了,想起那一年,我们一家人在家过年,一起度过的那段快乐日子,我就又悲伤起来了。为什么我现在的日子总是充满忧愁?有时候,我还安慰自己:妈妈不在了,好爸爸待会儿就会同来。多少次的思念,只化作了多少次的泪流满面;多少次的伤心,都因“爸爸”这两个字而起。我多么希望您今年能回来和我一起过年。您不在家的时候,我被孤独、忧愁占据,那个时候的我,不再是我,只是一个会吃饭、会运动的机器而已。

家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我好害怕——为了供我读书,你们出去打工,我很感激你们。可是我没有实现你们的愿望,我让你们失望了:我现在的成绩很差,无法再赶上去了。我只希望你们能回来照顾我。每周星期天的时候,一个人在家里,屋里像没有人一样安静,像住在坟堆里,晚上总是从噩梦中惊醒。你们原来在家的时候,屋里有说有笑的,现在是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也听得见。

伤心时,我最想要您的安慰——亲爱的爸爸,当我提起笔,我的内心在颤抖,因为我对您的那份爱永远深埋在儿子心底,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每到xx,我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您的声音,希望在我伤心时您能给我安慰。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一次在电话中与您交谈,本来有一肚子话要向您诉说,可我每次都应付地回答您。而我心里想说的话,那么多,却一句都没有说。爸爸,我从何说起呀!您总是问我要什么,我什么都不要,只要您能够回来。您一走就是三年,我都已经想不起您的模样了……

爸爸妈妈,你们是我最恨的亲人——妈妈回来看我的时候,是我最{zg}兴的日子;妈妈每次出门的时候,是我最最难过的时刻,我从早到晚不停地哭,妈妈走了我还在哭,嗓子哑得没声音了我还在哭,似乎我的哭声能把妈妈哭回来。记得有一回,爸爸妈妈一起回家过年,同学告诉我,说我爸妈来了,就在家门口,我朝门口一看,真的是爸妈回来了。但我对同学说:他们不是我爸妈!受委屈的时候,爸妈不在身边,有一次我坐在河边想跳下去。爸妈都不在家里,看到同学妈妈买新衣服给同学了,我就想,你们不是我的爸爸妈妈了,所以,我恨你们!

只要你们在家里,天天骂我、打我都行…每次想到你们,都有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千言万语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来表达我对你们的爱。自从你们出去打工,刚开始我就像一只小鸟一样获得了自由。那时我巴不得你们出去,那样我也就没有约束了。现在,我宁愿你们在家里天天说我、骂我、打我都行,却不想你们一个也不在家。每次接到你们的电话,内心深处都有无数的话想对你们说。但每次都被一句“手机快没钱了,下周再给你打电话”作为理由而挂断。每次放下电话时我都在流泪。其实我很不想挂电话,不管你们有没有话说,我都不想挂断……记得有次在一山区女孩家里,不知不觉就坐到了天黑。失聪的奶奶刚走进睡房,女孩就一把抓着我的胳膊大哭:“阿姨。你留下来,就做我{yt}的妈妈好吗?我的妈妈已经三年没回家了,我作业不晓得做,晚上睡觉害怕。奶奶耳朵聋了,我哭她都听不见……”

父母亲情的缺失,无疑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二、少年不幸有谁怜

留守孩子远离父母,缺乏良好的倾诉对象,受到委屈无处倾诉,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与帮助,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便很容易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走进少管所,随便找出一个少年,就有可能是留守孩子。2006年7月,安徽省怀远县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抢劫案,被告人一个14岁,一个15岁这两个少年系怀远县淝河乡同一村的邻居,他们的父母均在上海打工,把他们留在家中让祖父母来监护。因为祖父母年事已高,缺少对他们的管教,所以他们经常上网打游戏。钱花光了,他们想到平时在网上常打的一个叫“暴力xx”的游戏,于是便模仿里面歹徒抢银行的场面,到学校去抢学生的钱,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没有不良的少年,只有不幸的少年。心理学家如是说,亲情之爱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丧失父母亲情会出现许多始料不及的后果。留守孩子更多地暴露在逐渐恶化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孩子社会化过程的严重扭曲。近些年来,留守孩子违法犯罪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多样化、集团化、手段成人化等特征。而据笔者所调查的17个看守所显示,农村留守孩子犯罪占到了当地少年犯罪的78%以上。

无论是有意识的仇视还是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广泛的留守状态确实成了适宜繁殖“问题少年”和“不良少女”的丰厚土壤,为今后的犯罪提供了庞大的预备军。

“老师说,你父母不在家,你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生病的奶奶。很累,是吗?”

“解决困难只能靠自己,什么人郡靠不上。”

“你对自己有信心吗?学习、生活?”

“我现在……我现在,连书都不想读了。”

“为什么不想读书了呢?”

“我害怕去学校。”

“为什么?”

“我的成绩一直往下降,去学校,怕老师找我谈话,怕同学笑话我;打电话跟父母说,又怕父母担心我、说我。”

“为什么成绩会下降?下降了慢慢努力就是啊!”

“我做不到像以前那样……我的学习时间太少,连作业都无法完成……”

2007年12月,我见到了这位被学校树为留守孩子典型的初一女生小君。女孩的家在山坳间,周围全是光秃秃的山,只有很远的山坳冒出了几缕淡淡的炊烟。走近她家门的时候,有老人的咳嗽声从室内传出来。厨房里,黑咕隆咚,小君正在用柴火煮饭,灶台上,有她给奶奶煎好的中药。对比学校给我看到的照片,我眼前的小君要显得木讷、消瘦得多。她小小年纪,但脸上灰暗无光,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短短的半个小时,小君说话老是走神。我问她是不是病了,她没说话,只摇了摇头。

小君告诉我,父母外出打工已五年,一年就回来一次。父亲有三弟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是太好。奶奶常年卧病在床,有老年痴呆症,听力与视力都不行,就靠三兄弟轮流供养。轮到小君家时,父母没在家,就由小君负责所有事宜。小君说,每年有三个月,她都这样过:早晨5点起床做早餐、煨好药给奶奶,中午买菜回家做饭,晚上回家做饭、洗衣、熬药后,就到了10点多,时间少了,作业总是写不完。

我担心地问她晚上怎么过,一个女孩子家?她说奶奶经常住在她家里,晚上就跟奶奶过。我当即要了其母亲的电话,想就孩子晚上单独住宿这件事,建议其母亲适当考虑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可是没能联系上。等到今年年初,我再次想起这件事,拨通小君留下的电话的时候,才知道女孩因患抑郁症,已经休学在家治病。

笔者对同一镇6个村的调查发现,初中及以下的在校生1190人中,父母有一人外出务工的为897人,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为363人。

问卷调查显示,近60%的留守孩子存在心理问题,有66%的留守孩子不愿意与代管家长、教师和同学说心里话,还有30%的留守孩子表示心里怨恨父母。

余秀华在《成人病向孩子进攻》一文中列出的10种“{za}找孩子麻烦”的病,其中就有抑郁症。而众多缺少父母疼爱的留守孩子就成了抑郁症泛滥的温床。

三、家长:陌生的孩子,你成了我心中{yj}的痛

2008年正月初二,听说笔者要了解留守孩子的问题,一位在广州打工回家过年的王家媳妇抹着眼泪告诉笔者:“我和老公出门时儿子才5岁,出去后的9年里,我们在外面受尽了冷眼,做着城市里最苦最累的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为的就是小孩子今后能够有出息。可现在倒好,前年回来时,孩子早就辍学了,天天在社会上鬼混,进网吧、上迪厅,整日只知道和乱七八糟的朋友吃喝玩乐。孩子不听话,2007年我们就花钱把孩子送进一所全封闭管理的学校,可才开学两周,孩子就被学校开除了。我们想和孩子好好谈谈,他根本就不听。现在我一说到孩子的事就伤心,像有人拿刀剐我心尖的肉,这么多年拼死拼活地打工,我们到底为了什么啊?”

在我调查的一个看守所,几名犯人都曾对我说起这样一件事:前不久因xx“二进宫”的艾滋病少年在被父母接回家的{dy}晚,即用针管注射大量的xxxx身亡,令其父母痛不欲生。而在此之前,艾滋病只是作为疾病存在于他的体内,并没有严重到引起他对人生的绝望。他对在同一监室

待过的监友说,他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失望,父母是他最恨的人。他宁可流浪,宁可坐牢,也不愿回到父母的生活中:“从小,父母就把我丢在家里不管不顾,自己去打工,没人管我,我才结交了社会上的_朋友。xx也是被人诱骗误食后上瘾的,艾滋病也是xx染上的。”

湖北大学心理系教授严梅福认为,父母长时间不回家,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势必会淡漠。孩子年龄越小,造成的关爱缺失越明显,并影响到孩子健全人格与道德观念的形成,进而在其一生中都会留下痕迹。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话题,笔者在调查的5个省份范围内随机抽取756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问卷笔录。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是夫妻双双在外打工,38%是夫妻一人在外、一人留在农村。被访者中,45%的孩子留在农村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7%的在亲戚家代养,3%的孩子无人代养。在被访的父母中,有27%的父母一个月和孩子联系一次,27%的平时很少联系,只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看,8%的父母一年难得回一次家。其中有36%的孩子,老师反映其不爱说话、性格孤僻,23%的孩子交上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经常惹事。89%的孩子不想让父母出去,希望和他们

生活在一起。91%的孩子认为住在一起的亲戚没有父母对自己好。孩子多数认为所谓的监护人对自己的约束、教育较少,遇到困难多半得自己解决。当问及受访人“在外打工,最担心孩亍什么”时,有83%的父母回答怕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今后考不了好大学,找个到工作,只有27%的父母担心孩子违纪违法。“打通妈妈的电话时.妈妈却急着问起我钱的花销,问我的考试分数.不问我的委屈。”一个孩子委屈地对我说。

“爸爸妈妈,在你们的心目中,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想必在老师的眼里也是。爸爸妈妈,你真的不了解我。也许是你们跟我分开太久,有时,就算是我做错了事,也没机会跟你们解释。”正如这个孩子所说,许多留守孩子的父子母子之间原本浓郁的亲情,就这样被空间、时间上的距离活生生地断裂开来。

四、2000万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阶层的上升通道如果因为太多‘结石,而产生梗阻,痛感迟早要传递出来被社会的每个部分感知。”农村留守儿童一旦出现问题,首先伤害的是他们自身,同时也伤害了他们的家庭,更影响着中国的未来。正如相关专家所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而不是只靠农民自己来扛。

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农村留守孩子问题开始提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相继推出了一些既有创意又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大量的有志之士纷纷投入关爱农村留守孩子的实践活动中。在湖南华容和湖北监利、孝感、成宁等地,“代理家长”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广泛发动、各界爱心人士的力促下,已被有识之士作为爱心接力和应尽责任主动承揽下来。江西省玉山县南山乡枫林村普通女教师、现已63岁的钟文花老人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15年来将圣洁的母爱无私地洒向这个村子的35名留守孩子,其中有7名学生考上了大学。退休之后,钟文花老人又将自家的6问平房腾出来,不收一分钱房租、电费,扶助村民童友红办起村里的幼儿园,使村里60多个“留守孩子”有了崭新的学习、生活乐园。

但愿,留守孩子不再孤独。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关注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 开心就好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