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时代来临,知识产权决胜_知产时代_百度空间
       来 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国家知识产权局 王雷

  随着网络布局渐渐完成,电信运营商正将视线转移到能带来更多真金白银的新业务上来。GSM、CDMA或WCDMA、TD网络基础已打牢,“潜在杀手级”业务曾一度成为各大运营商竞相追逐的焦点。鉴于此前许多地方运营商同质化竞争带来残酷价格战的教训,通过新业务来建立难以复制的独特商业模式,成为目前运营商资本、人才和资源的投入重点。

  在3G乃至后3G时代,运营商要构建所谓“杀手级”或创新的业务模式,已不能仅靠技术上的灵光闪现,更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从而从整体上为新业务的成功运营做好基础保障,而专利在新业务运营机制和健康发展生态的构建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InterDigital专利诉讼引国人深思

  技术是业务的基础和支撑,要想开展业务首先需要技术实力。随着近年技术的高速演进和产业的深度洗牌,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技术实力已不单纯表现在用多少钱去买昂贵的设备,拥有技术知识产权才是关键。2G时代,开展业务的大部分收益都以专利使用费的形式上交专利拥有者已使他们彻底醒悟。

  因此,不妥善做好知识产权建设,自身的业务很可能被竞争对手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的公权力扼杀。因此,当今时代运营主体在开展业务时一定要有知识产权意识,从商标、版权、专利等角度加以全面保护。

  当前国际竞争的现实情况告诉通信产业界:没有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通信产业的专利风险正在增加。

  例如,InterDigital这样专门的知识产权公司,依靠拥有的专利对全球设备制造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专利诉讼,而爱立信、苹果、RIM、三星、LG、诺基亚、松下、三洋等xxxx都成为InterDigital的诉讼对象,向其支付了昂贵的专利使用费。据不xx统计,三星电子向InterDigital公司支付了专利使用费1.34亿美元;诺基亚支付专利费2.53亿美元;LG支付专利费2.85亿美元;苹果公司支付专利费5600万美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InterDigital已在我国申请发明专利600余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75件。而以往国外公司很少在我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在通信领域更是罕见,此举明确地表现出InterDigital希望在中国申请部署大量专利以尽快获得授权专利条件的动向。

  笔者调查得知,这些专利涉及很多重要的关键技术,如HSDPA技术专利,在目前的TD-SCDMA标准下,HSDPA可以大大提升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能力。而中国移动在2009年1月的全国工作会议上提到TD基站将全部开启HSDPA功能,而多家美国公司已拥有针对HSDPA技术的10余件关键专利申请发明,这不得不引发我国运营商和产业界的xx和行动。

  新业务模式的“保护伞”

  杀手级业务的特征是赢利模式的不可复制性,但这谈何容易。通信业务的开展基于互联互通的特性,xx面向广大公众,要做到保密是非常困难甚至基本不可能的。而当前,三家运营商获得3G牌照,关键技术人才的流动也难以限制。在此情况下,通过获取专利,从而以技术的公开换取公权力赋予的垄断性保护特性就变得尤为关键。因此当今时代,要实现无法复制的成功业务模式,不依靠知识产权的保护,基本是行不通的。

  知识产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商标、版权、专利等都可为商业模式提供多方面的保护。

   例如,业务的名称是重要的资产,比如iPhone、iPod、全球通、手机报、移动MM等都是成功的品牌。通过对品牌注册商标,对其给予{dj2}、有力的保护,方可避免竞争对手打擦边球混淆视听,侵占地盘。

  另外,通信业务的很多服务内容都需建立版权保护,比如开心网农场的页面设计、提供下载的报纸、音乐、影视剧、软件等都是版权保护的对象,而对这些创新的内容进行版权保护是{zh0}的竞争排他性手段。

  而专利对技术方案的授权更体现基础性,其重要性已引起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如通过专利库搜索可知,2007年,中国移动就针对LTE申请了诸如帧结构这样的重要技术专利。因此,当今时代,知识产权成为新业务模式的“保护伞”,它对于通信业务开展的作用和意义,绝不是锦上添花,xx是不可或缺。

  发现潜在新业务情报

  虽然各大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得垄断性的保护,但从知识产权的能效和作用来看,其最根本的目的还在于促进创新并使新技术惠及整个社会。而知识产权领域的“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也鼓励各企业,在现有创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下,对既有专利进行改进和进一步创新。

  因此,通过专利情报了解和分析对手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动向,一直成为世界各大跨国公司的必然之举,这一方法在其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时尤为倚重。在同一些国际xxxx的接触中,笔者发现,在每一个重大事项决策前,这些企业往往都会不惜重金购买、制作专利分析报告,而通过TechMining、TRIZ等创新理论引导进一步创新更已成为如今西方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因此,知识产权在业务的创新和实现过程中,可以说全程发挥作用,而发挥的作用更是深刻明显。通过对知识产权深入挖潜,我国运营商可在保护其创新业务的同时,发现国外运营商甚或本国竞争者的新业务模式和发展动向,为己所用。


郑重声明:资讯 【业务时代来临,知识产权决胜_知产时代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