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标头

    自从135画幅相机诞生的一刻起,50mm左右的镜头一直被作为“标准”镜头使用,其在摄影人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银盐胶片时代,各个镜头生产厂家都在这个焦段规格上倾注了自己最{dj0}的设计力量和制造技术,不惜耗费重金将其打造为标榜自身实力的当家镜头。进入数字时代后,最初的几年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导致感光元件面积相对35mm胶片面积大幅缩水,使“标头”的黄金焦段也意外的变为唐突的75mm左右,在很多器材介绍的网站和杂志中也随行就市,将其作为“得天独厚”的“超值”人像镜头推荐,这虽是无奈的折衷之举,但看得出一代豪杰也就此落入了英雄迟暮的境地,好像只能依靠相对廉价的大光圈创造“奶油般”的焦外虚化来发挥余热,勉强度日。众多从胶片时代走来的用家对本已熟悉的视角和焦段的变化很难适应,而从数码起步的爱好者更是疑惑连连,听师傅说过曾有标头之名,但却无真正数字标头之实,一时间,民间关于APS-C画幅下新标头的评选热火朝天的进行,而器材生产厂商却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置可否。

08年以来上市的新标头

随着索尼在08年正式进军全画幅数字单反市场,在这个领域基本形成与佳能、尼康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也预示着135数字单反相机全画幅的时代终将到来。50mm左右的标头也将以其独特的视角,特有的大光圈和接近目视的xx关系等优点再次得到发挥。各大厂家也在酝酿对自己发布于胶片时代的标头进行全面的升级换代。{zx0}发难的是适马公司,APO 50mm F/1.4 EX DG HSM不仅体型庞大,而且其高于原厂同规格镜头近1/3的价格可以看出适马对标头重生的信心。随后,在Photokina(世界影像博览会)期间尼康也宣布将更新95年上市的AF 50mm F1.4 D为融合多项尼克尔先进技术的AF-S 50mm F1.4 G,全新的镜组结构和驱动设计使众多尼康的用家兴奋不已;佳能索尼等的应对之策也即将出炉,标头的竞争再度受到关注。

    标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的德国。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是徕兹公司的一名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人员,酷爱摄影尤其是对灵活的纪实性摄影情有独钟的他,对当时{wy}可用的大型机背取景相机的庞大身躯和缓慢的取景方式所带来的限制和不便深有体会,结合电影胶片的技术和规格,巴纳克制造出使用24mm×36mm规格胶片的相机Ur-Leica, 开启了摄影的新纪元。而与它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是其上配备的50mm Kino镜头和6片式的42mm Mikro-Summar 1:4.5镜头,这应该是135相机最早的标头。在德语中。前缀“Ur”有“远古”“最早”的含义,为Ur-Leica“徕卡之母”配备的镜头,也是日后135相机标头的始祖,为日后135相机镜头的研发和制造提供了重要依据。

Cooke型镜头结构

可以说,无论对焦方式是手动还是自动,也无论成像介质是银盐胶片还是数码元件,“标头”独有的魅力依然长久不衰,几乎是每个摄影人镜头包中必不可少而又无可替代的一枚镜头。因此,研究“标头”的历史,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摄影的发展。

徕卡诞生于1849年的德国小镇威兹拉,由年仅23岁的数学家卡尔·康奈尔建立,从事光学研究,最早主要设计生产显微镜。1869年,在康奈尔去世14年后,作为企业合伙人的机械师厄内斯特·徕兹购买下企业全部经营权,并以自己的名字徕兹命名。1913年“Ur-Leica”的诞生使徕兹公司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相机和光学镜头的研发上,奥斯卡·巴纳克相机的批量生产取得初步成功后,又于1925年在莱比锡推出内置镜头的徕卡相机。

1935年的徕卡Ⅲ型不仅已具备了内置测距仪,而且其快门速度也达到了1/1000秒。快门速度的提升对镜头相应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口径镜头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更严重的轴外相差、球差、像散等,特别是如何改善全开光圈时的成像,都成为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难题。时任徕卡光学设计负责人的伯瑞克带领团队努力用自己的创造力来弥补当时镜头设计制造中较大的机械公差,有限的光学玻璃材料和较落后的计算能力。与其说他们是光学设计领域的大师,不如称其为善用博弈的平衡大师更为恰当。1936年,在如此条件下诞生的{dy}只大口径标准镜头Xenon 50mm F/1.5的面世是对其艰苦工作的{zh0}回报,要知道,那是一个没有镜头检验准则和专门检验设备的时代,而其在收小两档光圈后所带来的画质令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对希德尔(Seidel)像差的巧妙平衡为徕卡设计制造其他的镜头积累了宝贵经验。

除了以上几只镜头,目前徕卡M系列在产的还有一只Elmar-M 50mm F/2.8。采用经典的四片三组天塞结构,于1994年随M6一起推出。成像虽然比不上其他几款,但其复古的样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同样有许多拥趸。

作为当今光学巨头的卡尔·蔡司于1846年创立于德国的耶那城,最早从事机械及光学研究、制造。它的成就不xx于摄影镜头制造领域,而且在医用光学、光电技术、激光技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许你还不知道,卡尔·蔡司还是高空俯瞰摄影、宇航拍摄等领域的技术xx;而近些年与诺基亚、索尼等通信业、数码制造业巨头的合作也在新的消费领域宣告了自己的存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单从相机镜头的制造上来看,几乎所有xx的摄影器材厂商都直接或间接的使用过卡尔·蔡司的产品和技术,其经典的镜头设计思想和理念至今仍在延续。

卡尔·蔡司一百多年的光学镜头xx始于1890年。在这之前尽管在显微镜的制造上有丰富的经验,但作为成像平面的胶片毕竟不如人眼,无法进行自主矫正和调整。而离轴物点所发出的光经过一般的透镜折射后,会形成许多离轴的不规则影像,像散的存在成为当时摄影镜头制造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标头当然也不例外。经过工程师的努力,成功发明了消像散正光镜头后,光学数学家鲁道夫博士研发成功了卡尔·蔡司{dy}款相机镜头——普路塔(Protar)消像散镜头。1896年,采用了对称光学结构的普拉纳(Planar)镜头的面世,不仅成功解决了球面形透镜恼人的球面像差问题,而且也在色差纠正等技术上处于{lx1}位置。1901年,世界上{dy}枚非球面镜片诞生于卡尔·蔡司基金会,尽管在当时这枚“奇形怪状”的镜片没有得到其他光学厂商的广泛认可,但以M·罗尔博士为代表的发明者们还是看到了它的巨大意义,并开始应用这项技术。之后的一年,鲁道夫博士又研发了天塞(Tessar)镜头,成就了一代经典。而镜头镀膜技术诞生于1935年,因其可以减弱瞄准具和望远镜镜头上的反光而应用在军事领域,1943年首次应用在卡尔·蔡司的测距式相机的镜头上。
Planar镜头:Planar镜头与高斯(Gauss)型镜头有类似的结构,它们一起成为后来标准镜头形式的双高斯(Double Gauss)结构的基础。多数大孔径的镜头在全开光圈的成像确实不尽如人意,当然也包括卡尔·蔡司,但收小几档往往会让你“眼前一亮”。这样的表现并非镜组结构本身使然,成本的限制才是重要原因。如果不惜代价,Planar可以作到近乎xx,xx的Planar 50mm F /0.7便是{zh0}的例证。1966年,阿波罗登月计划进入关键阶段。美国宇航局为了在月球上选取最合适的着陆点,委托卡尔·蔡司设计制造了这枚人类迄今为止{zd0}光圈的摄影镜头,由它拍摄的月面图像清晰锐利,特别是光圈全开时的成像,为登月点的{zh1}决策起到关键的参考作用,而这枚标头的成功也为卡尔·蔡司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光学领域的xx地位。

Sonnar镜头:卡尔·蔡司于1932年推出了康泰时相机,对135相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与之同时推出的Sonnar 50mm F/1.5,更是那个时代高素质大光圈镜头的代表。采用三组六片结构的Sonnar镜头具有很大的像场。{zx1}的版本为2006年推出的SONNAR T* 50mm F/1.5。具有10枚光圈叶片,光圈以1/3档调节,收小光圈后可以展示清晰的影像,色彩油润,同时秉承了卡尔·蔡司镜头一向的小型化,重量只有250g



郑重声明:资讯 【大话标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