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想艺术大师- 卡瓦利的日志- 网易博客

(原创)浅想艺术大师

2010-04-25 14:55:48 阅读48 评论50 字号:

 

(原创)浅想艺术大师

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既然是娱乐游戏,那么人人都有娱乐的权力,都应该有自娱自乐的个人享受。

享受也是一种权力,任何人都不可以非难,更不可以人为的画圈,画圈本身就有一种排他性,因为艺术是人民大众的;艺术也可以是百家的大花园,在这个大花园里的耕耘者是平等的。至于所有耕耘者{zh1}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是绘画大师?还是一般性的艺术家,还是不入流的下品,一切在于自然,用不着别人握着朱笔画圈点额,如果这样做,就成了雪山上的秃松,虽说目空一切,但艺术生命的辉煌不再。——因为老子天下{dy}嘛,谁都瞧不起,谁都不入流,就你一个入流?!如果仅仅区限于个别人的入流,中国的艺术生命就会老化,就会死亡!

说到中国历史,人们泛泛而谈的是成功范例,很少提及失败,大多失败的原因就是一个要命的排他性所致。说到战争艺术,日本人在祖国大地上横冲直闯,杀了那么多中国人,为什么?就是因为汉奸太多,这些汉奸跑到日本人那里大多说的是中国人什么都不行,排斥民众,最终排斥的是中华民族,这难当不是排他性的沉痛的教训么?!

说到绘画艺术,一些高高在上的“大师”对那些刚刚起步学习的人总有一种大不敬的态度:你画的这是什么呀?小学生涂鸦嘛!瞧,还没成长就“枪毙”了。“大师”们面对这个娱乐圈中的人没有一点爱心和耐心,我以为是对中国艺术后起有人的一个严重扼杀!

说到“大师”这个大放光芒的名称,我想问什么叫大师?大师的真正定义是什么?什么意义上的人才能称大师?大师“大”了多少?“师”了几多?没有很确切的定义,都是一些人吹捧的,自我打造的,在打造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标签而已!

是的,是“大”了许多的许多,大得没有多少人知道你;“师”到{zh1}只剩下了自己。难道不可悲吗?

再说“大师”们的作品,画人物的大师级作品,你要细细品来,还是一个大“俗”,都是古人早已娱乐过了的东西,从造型到设色,就像苦恋千余年遗留下来的老巢的一只鸟,不但没脱俗,而且还在大俗,现在我才明白,什么叫“大师”,所谓的大师,就是大俗!跟着古今人物进行长跑的人很累,应该有一个大师的标签!

我提倡艺术的高雅,但不能一味高雅就大大缩小包围圈,关门主义不好!提倡百家xx,百花齐放,就可以xx踢开“桃花源里可耕田”,因为只有一个桃花源啊!有人问美国人说:“中国有多少绘画艺术家?”美国人说:“只有一个,那就是郑板桥。”闻着问:“为什么?”美国人说:“中国大多数绘画人都跑去照搬郑板桥了,一千人或许更多,还是一个郑板桥。”众多绘画人都跟着一个人跑,是好还是坏?

真正的艺术大师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发明,这是最基本的。还没有脱俗的人我以为不能称他是什么大师,不管他是谁!在这里我举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小的例子: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甘肃的哈达铺镇,当地苏维埃主席发动人们为红军打草鞋。有一个老妈妈以打草鞋维生大半辈子,手艺可谓{yl}。当时她打的草鞋给xxx、xxx、张闻天各送一双,三位领导人穿上草鞋跑早操时,草鞋越跑越紧,奔跑速度越来越快,当停下来慢慢走的时候,草鞋也渐渐地自动松弛了下来,原来她打的草鞋都是活扣子,快了,自动拉紧;慢了,自动放松。xxx很高兴,打发人找来老妈妈,主席高兴地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这个绝活早已失传,“伟大艺术家”的标签也没人传世,跟绝活一切进入黄泉。照现在的大师们的观点哪儿是什么艺术家?充其量是卖草鞋的土包子!

我说,大师们就应该早点脱俗才能“高雅”,守着祖宗的老巢自我卖弄的人就不应该称他为“大师”!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浅想艺术大师- 卡瓦利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