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大工业,使得制造一把家常菜刀十分廉价,磨刀剪的行业日渐式微。大多数人亦得过且过,用刀用剪“能切就行”,对刀剪要求并不高。然 而,有一个磨刀师傅,看刀开价,{zd1}两百元磨一把刀,一般是三四百元,也有过千元磨一把刀的,依旧门庭若市,下了单,一般要三个月才能取货。他甚至扬言: “我敢说,现在外面的人,都没有利刀用!现在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锋利。但是只要他帮衬过我,他肯定要回头再找我,因为他知道了什么是真锋利!” 抛下此豪言的是香港“陈华记利器专门店”的主人,人称“香港刀王”的华叔,陈当华。经他磨过的刀剪,不但锋利得可以剃须,而且持久耐用。
“外面磨刀,随便用砂轮车一下就收几十块钱。家里面磨,很多人都只知道用普通磨刀石。那些都是会磨坏刀的!就是随便把刀刃磨薄就算。那是 ‘利’不是‘锋’。刀刃不平整,用不了多久,刀刃就会坏,不是真正的锋利!不要以为我收你几百块钱磨一把刀,我磨刀剪一副心机,足足九块石头,差不多一个 小时。手皮剪更考功夫,感冒的时候不能磨,因为精神稍不集中就会磨坏了。所以其实{yt}磨不了多少把,赚不了多少钱。你要是在我这里买刀,我还免费帮你磨。 我求什么?这是责任!我这里不是做生意。做生意的话,把刀卖给你就算了,还哪里会帮你磨半天!所以看似价钱贵,实际赚不了多少钱,根本就没有后生肯学!” 华叔一边讲着,一边又换了一块石头。用毛笔蘸点水,加一点磨刀油,又接着磨了起来。
据华叔说,{dy}块石头是开锋,之后就是要将刀刃磨得幼滑,{zh1}收口,这才是真锋利。靠谁教?“没有人教我!都是我自己研究的,连我师傅都不 会。磨刀不是用眼看,而是用耳朵听。磨得越锋利,越磨就越没有声音。到了{zh1},刀行不行,它自己会告诉我!”我跟着侧耳听,果然是每换一块磨刀石,越磨声 音越小。磨了6块石头之后,华叔就起身,把刀拿到柜台上面的工作台继续磨:“不是每把刀都可以上这里的。钢水不好,刀身软不经这些石头磨。没有磨好的,也 上不了这里。”
“磨刀是用阴力的。”华叔把双手伸到我面前:“你看我的手,磨了四十八年的刀,看,还是那么光滑,哪里有一块茧?” 接着又转过背去:“但是我背上都是汗,看到没有?因为我是全身用力!尤其是磨剪刀,那叫‘棉花手’。经我磨的裁缝剪,不打滑,四层布一起剪也没有问题!” 说罢,华叔随手捡起一块布,折了两折,一剪下去,就如剪水一样流畅。再检查布两边的剪口,果然整齐笔直。华叔又举起剪刀,在空中剪了几下:“你听听,没有 声音的,这是真锋利,因为锋是幼滑的。”接着,他又在一堆未磨的剪刀里面抽出一把,又在空中剪了几下,果然是“咔嚓咔嚓”地响。
当时华叔就住在小阁楼里头,将剪刀收到家里磨,少时一两毛磨一把,多时也就一两块。而最艰难的时候,华叔甚至要给客人“保证金”:“开始别 人都不放心把开工的家当给我磨,当年一把剪刀12块钱,我给那裁缝按金20块,承诺要是磨坏了,就赔20块钱,人家也不愿意给我磨!”后来找华叔磨刀的人 逐渐多了起来,都说“十年磨一剑”,华叔磨剪刀足足磨了二十年,才迎来了出头天,有了自己的铺位:“当年出名的老裁缝,好像四海、大一这些xxx我都打过 交道!”
至于那个矮矮的木制工作台,华叔如今还在天天用。放置在磨刀石的位置前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石泥。而那块薄石片,如今我们可以在店里面看到它 的前身——一块大大的xx石。横着磨短了,侧着磨,侧着磨短了,又再竖起来磨,{zh1}就成了一块石片。小时候总怀疑“铁柱磨成针”的故事的可能性,如今总算 信服了——更何况眼前的大石头也已经用了十几年了。可想而知有多少刀剪经过华叔的手,华叔又在这上面花了多少力气。然而这种“铁柱磨成针”的毅力和精神, 恐怕就要随着华叔的手艺一起失传了。
“都是老朋友了。很多人都是来买刀,结果就交上了朋友。你说,我开心不开心!去哪里我都不像现在这样开心!来的都是朋友。”话音未落,又有 客人上门,劈头先是跟华叔一阵寒暄。之后,只见那太太掏出好几把刀,交给华叔。华叔一一过目:“这把双立人是好刀。你不拿过来,就报废了。另外这把呢,不 是我不想多赚你几百块,实在是磨了也白磨。”那太太连连点头:“华叔人好实在。真的是,切肉可以切到纸那么薄,真的非常有满足感。能找到一把好刀,真是一 辈子用不完!”
华叔这才接过剪子,给女人开了张单据:手皮剪,港币80。女人走后,华叔又拿出一白布条,绑在手皮剪上面,写上女人的姓,订单号码,交货日 期,再转身放到柜台后面。柜台上面,有一摞塑料抽屉,上面贴着:北京、上海、新加坡……打开抽屉,里面全是手皮剪。 “我不帮他们磨,他们根本没法用!特别是美容院、美容学校那些,都是整批拿过来的!”华叔拿出一把全新的德国制手皮剪:“你看,这个根本就没法深入到甲缝 里面去!xx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