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你身边》:哈佛大学幸福课_kuokuo89的空间_百度空间

本书吸取了哈佛大学"幸福课"的精华,结合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探讨身边切实可行的幸福方法,使你彻底摆脱不快乐的纠缠。无论我们正处于何种生命状态:遭遇不幸,经历变迁;或追求{zy1},名利双收;也无论对人生正经历困惑、求索或领悟,我们对生命都要负一个重要的责任--让自己幸福。

{dy}课你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一 大胆想象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两种xx相反的人,一种人生活在冬天,他们却很乐观,因为他们认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种人生活在春天,可他们却很悲观,因为他们认为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春天总是要过去的,冬天迟早要来。这两种人哪种人更快乐些呢?
快乐的人总是积极地面对生活,他们走在寻找幸福的路上。他们认为,自己走过的路越多,自己的生活就越丰富,自己的视野就越开阔,自己的思想就越深邃,自己的胸襟就越宽广,自己的生命就越精彩,自己离幸福也越来越近。他们的幸福就是能到一个心仪已久的地方旅行。他们认为,自己的幸福就是不断去挑战未知的一切,比如去创业。他们认为,自己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属于你的幸福在哪里呢?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他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尽人意,于是他便经常去"算命"。{yt},他听说山上寺庙里有一位禅师很有道行,他就急忙去向禅师请教:"大师,请您告诉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命运之说吗?"
"有的。"禅师轻声回答。
"噢,那我是不是命中注定与幸福无缘呢?"禅师听罢此话,便示意这个年轻人伸出他的左手,大师的目光停留在年轻人的手掌之上,然后对他说:"请看,这条是爱情线,这条是事业线,另外一条就是生命线。"
之后,禅师让年轻人把手紧紧握起来。继而问道:"年轻人,你说现在这几根线在哪里?"
年轻人迷惑地说:"当然是在我的手里啊!"
"那么你说幸福在哪里呢?"
年轻人恍然大悟,原来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创造快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极其需要我们的主动和积极。自己去主动营造快乐的心情,被动地等待别人的帮助就等于是慢性xx,其他人也有很多自身的问题要解决,根本无暇顾及你的感受。所以,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从不快乐中解救出来,切记,幸福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二 你真正需要什么
积极心理学家桑娅·吕波密斯基等人提出:"诸多研究显示,幸福的人群在生活的各种层面上都非常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
生活中,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你真正需要的是幸福。因为幸福在所有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其他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去往幸福的起点。
克劳德曾说:"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机会,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他们。"值得欣慰的是,生活中确实有不同于A、B、C三种人的人生又生活得很幸福的小D。
小D从小就热爱学习,他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享受创造的快乐,正是因为这种快乐,帮助他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这也为他获得美好幸福的未来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小D到一家xx公司工作,他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之中享受取得事业的进步。不久后,他获得了一份爱情,两人共同享受着爱情美好的同时,也帮助彼此的成长与发展……他感觉自己很幸福。
可见,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而小D做到了。维克多·E·弗兰克尔(因其犹太人身份,二战期间曾遭纳粹逮捕,在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在其《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可以肯定地说,人对于意义的寻求可能引起内在的紧张而非内在的平衡。然而,这些紧张是精神健康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我敢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的意义更能帮助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尼采的话存在的许多的智慧:'知道为什么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是我们的基本需要。泰勒博士将幸福定义为: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认为,对幸福的这种解释绝不仅xx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第二课乐观是一种精神财富
一 接受你自己
被接纳并不是指一个人必须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或做出别人所希望的改变。自我接纳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接纳,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他又怎么能引导自己向上、又怎么可能成长呢?可见,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然而,在生活中,着实有一些不接纳自己的人常会把很多能量用在自我否认和排斥上,带着许多对自己的不满、失望,甚至否认和拒绝,正如艾利斯所说:"一个人经常不由自主怀有一些自我否定的想法和感觉,产生一些自我否定的行动。这样做非常容易,根本没有困难。"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本来是生命的基本要求,但在人类身上反而变成了一种难得的品质,这是为什么?
大多数人认为,人的脆弱性在生活的各种磨难中得以反映,在人们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挫折和不幸,以至于人们把挫败和失望当成了家常便饭。然而人的不安和自我否定并不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的挫败与身处不利的环境,而其根本在于人自身的态度和认知。其实质便是:人们将目标与需求都变成了强求与苛求。
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态度是极其苛刻的,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挑剔,对于自我的接纳也是有条件的。
有这样一位歌唱家,在走近音乐之前,由于他特别喜欢唱歌,爱好唱歌,所以他便执著地投入,不断地在唱歌中体验幸福的时光。由于他的出色努力,不久,他在歌唱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时,他的心态xx变了,他不断地强求自己必须要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一名留芳千古的xx音乐家,要不然自己这一辈子就白活了,同时也会失去生命的意义,此时的他,陷入到了危险的情绪之中,他不断地为自己担忧,万一自己一事无成怎么办?万一自己唱的歌不被人喜欢怎么办?从此,他唱歌不再像从前那样怀着潇洒的心情歌唱。而是变得十分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更是十分敏感,他十分苦恼。
歌唱家之所以会苦恼,是因为他试图用成败来决定自己的生命意义。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消极后果便是:即使他取得了成功,一切都遂了自己的心愿,他依然无法挣脱烦恼的绝境。因为他不能够保证自己会继续出色,继续成功。可见,学会自我接纳的前提是要停止对自己的苛求、停止与自己对立、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不论自认为做了多少不合适的事,有多少不足,从现在起,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站在自己这一边,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要允许自己犯错,因为无论做错了什么,我们都能选择从中吸取教训,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不妨以建设性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弱点和错误,首先,正视自己的弱点,它让我们懂得自己的局限性,使我们不至于张狂自大,同时也使我们更懂得尊重有长处的人;其次,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把时间花在自责和沮丧上,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
我们可以这样积极地对自己心理暗示:对于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我可能解不出来,对于那样多的外文单词我也不会全记住,可是我却发现自己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我的理化也许差一些,但我在写作上是能手;也许我五音不分,但我却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也许我连一张桌子也画不像,但却善于下棋,并且我也有过人的气力。鲁迅曾经说过:即使是一般资质的人,一个东西钻研十年,也可以成为专家。更何况你所选中的又是你自己的长处呢?
此外,在学会接纳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接纳他人。因为个人和社会要想进入良性循环,就需要与他人合作,而一个不能接纳他人的人,更无法与他人友好合作。一个人能够真正接纳自己,同样,他也会接纳别人。相反,连自己都无法接纳也就很难再接纳他人。
同时,从一个人能否自我接纳,我们也可以来推断出他能否接纳别人,也可以从一个人能否接纳他人,推断出他是否接纳自己。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真诚地接纳自己,就会很自然地去接纳别人。
当然,从学习接纳别人入手也可以尝试着接纳自己。如果接纳别人,尊重别人,别人通常也会对我们做出积极的回应。久而久之,我们在别人对我们的接纳里,会不断感到自己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于是,自我接纳便会产生,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
让他人感到被接纳有很多方式,其主要有:
1、学会倾听。与人交往时能不加评论地、认真而又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述说。
2、对他人尊重。即无论对方怎样,都尊重对方生命的尊严。
3、主动与人交往。如果你想与他交往,那么首先你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好与诚意。
4、能够发现并且表达对别人优点的欣赏。"对于喜欢自己的人每个人都是喜欢的",真诚地表达欣赏从来都是能迅速地进入他人心灵的捷径。

二 别被xx心态左右
世界上没有{jd1}xx的事物,也没有一个{jd1}xx的人,所谓的xx不过是一些虚幻的想像而已。因此,人们在面对自身的不足时要泰然处之,多一份满足,多一份自信,才不会被xx主义的心态所左右!
有些人总是不停地苛责自己,原因就是他们始终怀有xx主义的心态,在潜意识里一直不懈地追求着xx。如: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求时刻保持高雅而优美,遇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他们要求自己要把工作做到{zh0},可事实经常是把自己累得疲惫不堪,工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般好……
人们怀有xx主义的心态,追求尽善尽美这类的事情是无可厚非、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这种对xx的追求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在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压力下,它让xx主义者看到自己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从而变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
有句谚语说得好:"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说到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jd1}xx的事物,也没有一个{jd1}xx的人,所谓的xx,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些虚幻的想像而已。比如,就人的外表美来说,究竟高大是美还是纤巧为美?大眼睛美还是丹凤眼美?嘴大美还是嘴小美?丰满美还是苗条美?这很难说得清楚。
因此,人们一定要御下心头"xx"的负担,尤其是在面对自身的不足时要泰然处之,多一份满足,多一份自信,才不会被xx主义的心态所累!
1、承认自己的不xx。
2、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3、对旁人期望不要过高。
上司期望下属积极上进,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这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便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
4、不要处处争{dy}。
但丁说:"尽心就是xx。"因此,你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努力与争{dy}的辨证关系,及时缓解争{dy}的心理压力,自己只要尽心努力就够了,不一定非要时时去争{dy}。
5、不要让自己的xx主义倾向变成负担。
有很多人之所以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人生,不能从一种公平的位置去看待问题,导致他们的视角发生了偏颇。因此,即使是正确的东西在他看来也是错误的了,把正确和公平看错,这是导致心理烦恼的诱因。

三 放弃无谓的劳碌
古语说得好:尽吾志而不能至者,无悔也。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在处理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的时候,只要做到"尽人力",就可以满足了,至于以后的成败得失,就不必耿耿于怀,这样才能过得洒脱,活出人生的大智慧来。
有一个名叫《放手》的故事:有一个上山砍柴的樵夫不慎而跌下山崖,情急中他抓住了半山腰一根横出的树干,命虽暂时保住了,可是他却被吊在半空中,身处在光秃秃的悬崖上,根本没有爬上去的机会,而下面就是崖谷,有粉身碎骨的危险。樵夫无奈地等待救援,这时,一位老僧恰巧从这路过,他告诉樵夫说:"放手!""放,那我不就掉下去了吗?"既然上不来,那就证明{wy}活命的机会没有了。与其{yt}这样吊着等死,不如往下跳了--虽然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说不定还可以顺着山势来缓和一点掉下去的冲力。也许还可以抓到石头,也许没有,也许可能真的会死,但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也许不会死。
现代社会的生活很多如可怜的樵夫遇到的情况相同,进退两难,争取和放弃都不行。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时,不如放弃支撑的精力,痛痛快快地放手,将全部精力付诸一搏。放眼生活中,每个人想追求的东西都很多。要是把眼光都放在那永无止境、毫无意义的东西上,那么这种纠缠就是xx停歇的。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拼命去追求的东西恰恰是你应该放弃的,而那些你本应该放弃的东西,你却如视珍宝般地执著追求着,到{zh1}一切都成了虚无,只留下一声叹息。如果说执着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则是一种勇气和境界。人生有限,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漫无目的的事情之上,忙忙碌碌、终无所成的人生不属于你。
有一个原始的部落坐落在一个荒僻处,那里生活着很多黑人。尽管这个部落与现代文明隔绝,可是黑人的生活却自足而又快乐。在一个下着雨的傍晚,一个黑人从外边打猎归来,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饮水器皿,于是他把这个奇怪的东西带回了部落。部落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怪物",那是一个质地坚硬,放在阳光下观看还发着奇异的光的东西。还能用它吹出美妙的声音,于是族人们坚信,器皿一定是上帝赐给他们的一件礼物。接下来,这个器皿被人们互相传递,爱不释手,每个人都希望器皿在自己的手里多停留一会儿。过了一段时间,部落的人们经常因为试图得到器皿而打架,他们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样一个突然降临的器皿。回顾往日的平和与安宁,那个平静祥和的家在他们的眼中消失了,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个器皿。部落里有一个智慧的人,决定把这个邪恶的东西送走,因为它改变了部落的生活,所以他要把器皿归还给上帝……
他决定把它送到天边。
天边有多远,聪明人不知道,然而他知道怎样让人们继续生活得安宁祥和。有了这样一份舍弃,让我们发现这一刻的世界,比前一刻的世界更美,更富有人情味,也许,这已经够了。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拒绝某事。有所选择就要有所放弃,有所选择当然也要有所拒绝。这样才会快乐地生活。
有人说过:"你要有良好的品位和正直的判断能力,只靠智力和运用能力是不够的。没有明察和适当的选择就不可能有xx的结果。这涉及到两种才华:能选择的才华和能够做出{zj0}选择的才华。"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狒狒经常出现的区域,有人会放上一些口小身大的玻璃瓶,瓶里放着一些小果子。当狒狒伸进手抓拿果子的时候,隐藏在暗处的人就故意大叫一声吓狒狒。由于它舍不得到手的美食,爪子就被瓶口卡着出不来,没办法不得不带着瓶子逃跑。跑不快的它很快就被逮着了。这些狒狒只要被捉到,就逃脱不掉任人摆布的命运。它们会被送到马戏团去表演节目。细细想来,之所以狒狒会有这样的结局,就是因为它们没有人类聪明。要不是因为贪吃那些果子,它们的爪子就可以抽出来,有希望逃跑。正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果子,所以就选择了一生的悲剧命运。小动物一个选择上的失误,给它们带来了一生为他人卖命的命运,这与山林间自由嬉戏的猴子相比,可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啊!有的时候,人也是如此,什么都不情愿放下的人,同时会失去许多珍贵的东西。所以,要将眼光放得高远,才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有所放弃的同时也要有所拒绝。不要忙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不要去管别人的闲事,同时也要防别人来管你的闲事。凡事能够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就好,它会成为你一生受益无穷的财富。且不要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你的双眼,更不要把自己的心灵套上沉重的枷锁。勇于放弃,是明智的选择。
你要给自己充分的自由,去用热情关怀一些尽善尽美的事物,保持自己的高雅情趣。
生活是一门艺术,我们一定要善于选择。一个行囊,如果已经装得太满,就会很沉、很重、很累。我们的生命背负不了太重的行囊,不要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漫漫人生路上。面对生活的一种清醒的选择,就是果断放弃。只有这样,生命才会轻装上阵,一路高歌;只有学会放弃才会走出烦恼的困扰,生活才会备感绚丽、富有朝气。

第三课健康情绪的培养
一 让积极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
泰勒博士指出:"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zg}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和一个处于创作状态的作家,虽然所面临的人生状态如此不同,但在积极状态上会是一样的,他们都可能是积极的。只不过前者是与疾病作斗争而感受到生命的勇气,后者是陷入创作高峰体验而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两者之比,没有量的规定,但在质的规定上是一样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汤姆奉命到沙漠里参加演习,妻子卓玛为了陪他,于是就跟着他来到沙漠的陆军基地,白天,每当汤姆去参加演习时,卓玛就一个人留在营地的小铁皮房子里,大家都知道,白天沙漠里的温度极高,即便是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很高的温度,是一个难耐的日子。尤其令卓玛无法忍受的是她没有任何人可以聊天,在她的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这些人根本就不会说英语,而卓玛又不会讲其他两种语言,因此,卓玛每日{wy}能做的事情就是盼望汤姆早点回来,然而等待的时间却很漫长,时间似乎总是过得很慢。卓玛非常难过,于是她开始写信给自己的父母,说自己想要抛开这里的一切回家去。
不久后,她接到父亲的回信,内容很短,只有简单的两行,然而正是这短短的两行信永远留在她心中,甚至xx改变了她的生活,信中是这样写的:"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卓玛看到父亲短促而有力的回信时,不由得心头一颤,卓玛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惭愧之至的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于是,她开始努力地和当地人交朋友,而当地人也很热情和卓玛交流,那些人的反应令她感到非常惊奇,卓玛开始渐渐地对当地人的纺织、陶器感兴趣,当地居民极其大方,他们纷纷把自己最喜欢但又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都送给了卓玛。她开始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深入探讨和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一有时间,她还会陪着当地居民一起去观看沙漠日落,也着手寻找那些几万年前,当初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珍贵海螺壳,卓玛的生活发生了xxxx的巨大变化,一个曾经令自己难以忍受而又十分厌恶的环境如今却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她下定决心,再也不会抛开这里的一切回家去了,她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故事到这里,我们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沙漠没变,人没变,甚至是所有的事情都没变,可是卓玛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卓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正如她的父亲回信中所说的那样,当一个人看见了泥土时,另外一个人却看见了星星。先前那个一心急着回家的卓玛就如同是那个见到泥土的囚犯一样,心态始终是处在低靡甚至是颓废状态下的,而{zh1}不愿回家的卓玛则成了那个见到星星的囚犯,心态不仅变得积极,还变得开朗起来,不仅对当地人开始有了好感,对沙漠中的一切都有了好感,并开始试着与他们深入交往。这就是一个人积极与个人处境相适应的过程,正是因为她最能适应环境,而使得自己的{zg}潜能得以发挥,她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改变了她。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积极是一个带有价值导向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我们不能把两个积极的行为进行比较,积极只能与消极相比,或者与心理不健康相比。积极是指主观上的感受,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积极只能与自己的过去感受相比。我们不能比较两个人的积极,科学家和下岗工人都有自己的积极,前者是实验室中对科学的献身,而后者可能体现在对小时工的敬业中。

二 积极的负面情绪和消极的负面情绪
诚恳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
泰勒博士说:"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jd1}没有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与其因为还没有达到的幸福境界而感到垂头丧气,与其浪费力气去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有多幸福,不如认真地去体会和挖掘幸福这一无穷无尽的宝藏,同时去争取得到更多。因为追求幸福是我们的终生目标。
积极心理学家指出:"并不是积极有为地把每一件事情都去办好,总是征服外在的环境就是积极。"例如一些有神经症的人有时就过于想征服外在环境和追求xx了,他们在改造世界面前过于有为,用主观意愿取代现实的客观,这种超越了自身的能力范围的欲望和有为是不可取的。例如,有一个人因为屡屡为是否关家中的煤气而焦虑不安时,他觉得事事都是有为的,只要我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就会万无一失。然而,这种脱离现实的有为,恰恰可以理解为过分的欲望,是不合理的,它不是真正的积极,而只能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消极。所以说,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如实接受,接受该接受的,做自己能做的,看上去很无奈,但它却是{zj0}的积极,因为此时此景,没有比这一行为更好的主动。
健康情绪的策源地体现为积极的信念以及健康地认知现实,它并不是外界事物本身自动导致不健康的情绪,而是消极的和不健康的认知导致了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外界事情都是客观、公正的,它无所谓消极与积极,它就呆在那里,不偏不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只有人的身体和灵魂才会涉及积极与否和健康与否问题,积极与否或健康与否是人对这个客观世界的适应能力及其引起的后果。那些身处战乱,政治迫害,以及极度贫困中的人,刚刚失去亲人时,人们很难有精力关心如何更幸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无论何种困难情况下,都允许自己诚恳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归变化过程。每当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的时候,我们不妨学学亨利:
因此,我们可以说亨利是一个明智的人,他的明智就在于,他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的时候,不是抗拒,也不是逃避而是试着放松,而是以一种博大的胸襟和气魄来为自己解脱,并让自己很优雅地离开这种负面情绪,使自己的心灵进入到一个正面的状态。
每当我们在感觉难过、烦闷的时候,请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只要尽量使自己能做到优雅,我们要相信,这些情绪就会像落日一样很自然地消失,我们应该在这种不经意间实现情绪的成功转向。
情绪的转向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产生情绪的行为、态度的转变,只要这些方面先转变,那么作为产物的情绪当然也会跟着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应该知道,遇到事情换一种角度去剖析。比如说你碰到一个"大吼大叫"的人,不要认为对方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而应该说他或许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别人误解你的时候,你{zh0}还是对自己说可能自己没有说明白,而不是说对方不可理喻。

学会控制情绪
高兴、喜悦是积极情绪,紧张、恐惧、愤怒是消极情绪,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划分,不是直接依据情绪的不同性质,而是根据情绪对人产生的不同作用来区分的。凡是对人的行动起促进、增力作用的情绪叫积极情绪;凡是对人的行动起削弱、减力作用的情绪,我们就称之为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嫉妒是人生中一种消极的负面情绪,它不仅容易使人们产生偏见,还能影响人际关系。荀子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更是损坏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罪魁祸首。所以,要正确看待嫉妒心理,积极地对它进行矫正。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快乐是xx嫉妒的一剂心药,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快乐。如果总想着和别人比起来,自己可能得到的欢乐少,或是自己的那一点快乐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他只能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人来调整。
有这样一个关于佛陀的故事。一次,在旅途中,佛陀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有好多天,在很长的一段路上,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诋毁、折磨佛陀。
在路的转弯处,佛陀问那人:"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礼物,可是你拒绝接受,这时,这份礼物应该属于谁呢?"那人答:"这还不简单,当然属于送礼的那个人。"只见佛陀笑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不就是在骂自己了吗?"于是,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不妨运用正面联想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当情绪激昂到达{df}时,都会同时注意四周所有相关的事物,这种过程称之为"'联想"。例如,每当你听见某首特定的歌,便会想起过去与自己相关的友人,这是因为情绪到达{df}时,这首歌正好也同时在背景出现。你的心理和身体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每当听见这首歌,便会立刻忆起当时的心中的情感。
当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时,{zh0}不要去抑制、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对自己生气。我们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生活中,每个人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它提醒你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是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要怕产生负面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面情绪的问题。
我们不妨对自己说:"不论我产生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xx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以建设性的解决。"
此外,我们还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xx,或者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能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因此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我们不妨对自己说:"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郑重声明:资讯 【《幸福就在你身边》:哈佛大学幸福课_kuokuo89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