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5 11:17:44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2010年4月25日09时25分 星辰在线 |
xx麻疹 控制乙肝 你我共参与 卫生部2010年4月19日至25日开展以麻疹和乙肝疫苗接种为重点的预防接种宣传周。面对北京市民的切实需要,北京市 卫生局开展了以“xx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全市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全面宣传儿童免疫规划政策,进一步 加强本市人群包括流动人口对疫苗接种正确认识,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免疫 规划工作的氛围。北京市计划免疫接种的历史已证明,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 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 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已被人为阻断,传 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在 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的日子里,各种疫苗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焦点。作为家长,您对于即将或者已经注射的疫苗有足够的了解吗?什么时候该种何种疫苗?注射疫苗前后需要有哪些准备工作?注射疫苗有什么必要性?您的宝宝注射过哪些疫苗?您能否分清免费疫苗与自费疫苗?注射疫苗能帮助我们对抗的侵袭吗?如果您并不十分了解这些 问题,那么我希望能借这篇文章为您解答关于疫苗的问题,增加大家对预防接 种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倡导社会各界重视、关心和支持预防接种工作。 接种疫苗的时间是怎么确定的?接种疫苗的时间是依据孩子 对所接种疫苗能够产生免疫应答,体内的特异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等因素开展科学研究的结果而确定的。即婴儿出生后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何时能对疫苗刺激产生应答 反应,产生抗体并达到抵御病原体感染所需的浓度;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流行特征,即最容易发生感染和传播的年龄,综合上述因素建立较适宜的接种程序,让孩子 尽早的接种疫苗,获得对传染病的xxx。国家免疫规划内的每一种疫苗,均有明确免疫程序,提示孩子出生后接种疫苗的时间,如:出生时接种哪一种疫苗,满1 月龄、满2月龄、满3月龄等分别接种何种疫苗。 如果在免疫程序规定的起始月龄之前接种了疫苗,一般不会有其它的不良影响。但因为此时孩子体内的抗体来自母亲,尚未消失,可能会弱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可 能致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有些疫苗的免疫程序规定需要多针次、多剂次的接种,接种时如果比免疫程序规定的针次多注射了一针,属于重复接种。既往也有过 对这种案例进行追踪观察,因为疫苗的安全性很好,未发现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提前接种和重复接种在免疫规划工作中都属于不合格接种,应予避免。 哪些孩子不适合接种疫 苗? 所有不同种类的疫苗都根据研发工艺以及所含成分标明接 种症,并明示于该产品 的说明书。接种疫苗前医务人员需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禁忌症筛查,以避免发生或加重不良反应。通常的禁忌症为:正在患严重的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 急性感染性疾病(直接表现为正在发热);对疫 苗成分过敏等,免疫缺陷或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暂不要接种疫苗,应待患儿病愈后再行接种。 如何确定免疫剂量?如何保证安 全? 疫苗在正式使用前均需经过严 格的临床实验,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临床实验一般为三期,通常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开展的。这些试验提供了接种疫苗后的预防疾病血清学效果(抗体 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和使用禁忌的重要信息。临床试验评价还可得出疫苗达到保护所需要的剂次(即需要接种几针、间隔多长时间)和接种后免疫保护可维 持的时间等信息。如果临床试验表明,疫苗安全、有效,则可以获得注册,并在特定人群中推广使用。 同时接种不同的疫苗,是否有可遵循的原则? 首先作为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规定的时间,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使孩子获得对传染病的保护。关 于2种疫苗是否可以同时接种?接种技术规范有明确的要求,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2种灭活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需在不同侧的部位接种,如左上臂和右上臂各接 种一针;2种需注射的活疫苗,即使在不同侧部位,也不能同时注射;但一种口服活疫苗和一种注射活疫苗是可以同时接种的。一种死疫苗和一种活疫苗也可以同时 注射,但要在不同侧的部位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如果出现局部硬结,是疫苗中的氢氧化铝佐剂所致,为防止硬结发生或减小硬结,重要的是正确掌握接种技术,接 种前要充分摇匀疫苗,肌肉注射时进针不宜过浅,每针次接种后,下一针次要选在对侧部位接种,可以弱化硬结的发生。 现在的有一部分疫 苗是计划内的(免费的),有一部分疫苗是计划外的(自费的),有人担心疫 苗打太多会对小孩身体会有影响,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目前,在我国获得注册上市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外的疫苗,都是安全有 效的,其说明书中都规定了产品的使用对象,有些产品本身就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只要说明书中允许儿童使用,均可以给孩子接种,但要按说明书推荐的程序正确 使用,不要无序随意接种。所谓“有序”的原 则是,首先,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一定要接种,若{dy}类疫苗、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安排不开,必须优先接种{dy}类疫苗,{dy}类疫苗接种完之后,再接种第二类疫 苗。 疫苗有哪些种类,有何区别? 如果预防同一种疾病的疫苗,以生产技术区分,大致为减毒活疫 苗、灭活疫苗和成分疫苗等。以流感疫苗为例:早期有全病毒减毒活疫苗,全病毒灭活疫苗,但均已被淘汰,不再生产。现在使用的有全病毒裂解疫苗,亚单位疫 苗、含佐剂疫苗。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逐渐退化,可以含佐剂的疫苗,以提高免疫应答水平。总之,要以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对象为准。 国产疫苗和 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 原则上不应有区别,无论是进 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只要在我国正式注册,获得批准上市的疫苗,都是安 全有效的。有一些疫苗,因为是国外首先研发出的,生产时间比较长,经验与 技术更成熟,工艺水准更高,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国产疫苗不可靠,我国现在执行的注册标准是要求很高的,现在获批的国产疫苗均达到了标准,质量是很可以令人 放心的。 如何选择计划外的自费疫苗? 目前,我 国将人用疫苗分为{dy}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dy}类疫苗是免费提供的,接种者是应该接种的,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第二类疫苗是自愿自费接种的,即家长所说的 计划外自费疫苗。我们国家对第二类疫苗中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疫苗、流感疫苗都出台过明确的使用意见;对其他的第二类疫苗,原则是按疫苗说明书中规 定的接种对象使用。对于第二类疫苗,家长只要参照疫苗说明书选择接种就行,至于选择何种价格的疫苗,原则根据经济可承受的能力选择。我国人口多、密度大,尤其是城 市,人口特别密集,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建议在经济条件允许条件下,家长选择接种疫苗,对孩子是有益的。 接种疫苗以 后孩子可能出现哪些反应?什么情况下家长需要带孩子紧急上? 说到疫苗 不良反应,首先要明确概念。疫苗不良反应包含两个方面: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专业上也称为正常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 障碍,主要有局部xx、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可以自已恢复,发生率也很低。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 害。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但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主要有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极个别的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等,疾病程度严重的,应该立即到医院 就诊。 接 种疫苗后,家长主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哪些情况? 一般打预防针后发 热很少超过38.5℃,而且往往都是一过性的。如果体温不超过38.5℃ 可以不用特殊干预;若超过38.5℃,可以给孩子服用不含阿司匹林成份的退热药一次,即可退热。若体温再次上升或者持续高热不退,多是感染疾病引起的发 热,即使服用退热药后,此时家长应特别警惕,要及时带孩子就诊,需特别提示,有的家长容易忽视这一点。因为,有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前,已感染 了某种病原体,但处于无症状的阶段,接种疫苗后,随着感染疾病的而出现了发热,由于告知接种疫苗后,孩子可能有一过性的发热,家长误以为是打预防针所致,而贻误疾病的xx。实际上,这种情况属于偶 合,即疾病发病时间与接种疫苗的时间发生了偶合。 另外,如果孩子在接种疫苗前身体不适,家长不必急于带孩 子打预防针,先观察1-2天后,疾病不发展后再确定是否接种疫苗,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注射疫苗后局部如产生硬结,多为疫苗含有的吸附剂所致,处理方法,可以从注射第二天开始用毛巾 热敷,因为{dy}天刚打完针,需要让针孔闭合,以防止发生感染。因孩子皮肤比较细嫩,热敷时温度要适宜,注意不要xx孩子,每天热敷3-4次,一次15分钟 左右,即可改善和促进局部的组织吸收。 接种疫苗前后的家庭护理、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有何禁忌? 预防接种前,接种点的医务人 员会进行接种前告知家长,接种何种疫苗,预防什么疾病,疾病的危害,还有接种途径(口服、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疫苗剂量,疫苗禁忌症,接种后可能的不良 反应,提示家长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置等。 接种当天,孩子{zh0}是已穿过几次、柔软贴身的纯棉的衣 服;避免孩子因对衣物成分过敏,而被当成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失去对疾病免疫的机会。在接种疫苗前,医生会询问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近期有没有得病,以及对什么 过敏?以便判断孩子能否应接种疫苗,这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准确回答询问。单纯母乳喂养的小婴儿,{zh0}母亲在打针前喂饱孩子,不要在服用糖丸疫苗后马上喂 奶,以防止喂奶引起呕吐将糖丸疫苗吐出,同时半小时之内不主张喝热水,避免可能对疫苗减效。 注射疫苗后的当日不宜洗澡,因为孩子皮肤比较娇嫩,打完针后注射部位会有微小针孔,建议在针孔 xx闭合后的第二天再洗澡,防止发生感染。另外,接种疫苗后,儿童要在接 种门诊的观察室等候半小时后离开,家长不要提前擅自离开。 孩子接种疫苗后,家长一旦发 现有什么异常情况,应主动向接种医生报告,讲清情况,使医生能判断是接种疫苗不良反应,还是孩子得了其它疾病,以便指导家长正确处置,即使发生了不良反 应,及时正确处置,避免导致严重后果或减轻伤害的程度。 正规的接种工作程序应该是怎样的? 接种点的医务人员根据孩子的出生时间为其安排接种时间,向家长发出通知,预约接种日期;而且在 给孩子{dy}次接种疫苗时,将下一次接种时间预约好,如果孩子因病不能接种,家长应主动告知医生:孩子病了,或是有其它情况,暂时不能接种。医务人员会等孩 子病愈后,再约定接种时间。 家长按预约带孩子到接种门诊,医务人员核对 孩子当天是否应该接种,家长如果记错日期,医生也会判断这{yt}是否符合免疫程序,如果符合,即可安排接种。接种医生会核对孩子姓名和接种疫苗名称,进行接 种前告知,告知无异常者,经儿童家长签字后接种疫苗,并嘱咐接种后观察,家长带孩子在接种门诊观察30分钟后,没有发生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可以离开。简单概括接种流程依次是:接种预约、登记核对、 知情告知、接种疫苗、接种后观察30分钟,正常后可以带孩子回家。 如何判断疫苗接种有效? 如果对个体判断预 防接种效果成功与否,主要从两个方面,{dy}孩子接种疫苗后不得特定的传染 病,那应该是成功的。另外,疾控机构有时候 会选取打过预防针的小部分孩子,采集微量血液,检测特异性抗体,如果抗体达到保护水平,证明孩子对特定的疾病有了保护作用。“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对孩子 不会造成伤害,希望家长们积极配合,因为这种监测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证实是否获得了保护,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疾控机构改善和提高工 作质量。 我国免疫接种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一些先进国家的预防接种工作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预防接种工作非常重视。2000年以后 工作力度非常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预防接种有明确条款;国务院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 例》;卫生部为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工作,发布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目前,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实现了法制化管理。国家免费提供接种的疫苗和疫苗针对预防的疾病,随着社会 经济的不断发展,已从1978年的接种4种疫苗预防6种疾病,到 2007年接种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发展步伐非常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都是由省级或国家两级财政支付经费购买,为儿童提供免费接种。从 提供接种服务的体系上,我国从事预防接种的医务工作人员,是一批非常有奉献精神的人,他们所承载的工作难度、工作量和所承担的责任,要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承担的多很多,虽然在工作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总体上,我国儿童能够有享受的这种服务是非常不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