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金舞动大产业

虞城县稍岗乡是久负盛名的钢卷尺生产基地,如今,当地又有一部分农民受钢卷尺产业的影响和带动,另辟蹊径,发展起了螺丝刀、钳子、工地用具等小五金生产,不但成为他们致富的另一条新门路,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
小五金 舞动大产业

本报记者 闻 力 高会鹏 杜更轩   

来源:商丘新闻网—商丘日报


4月14日,记者乘坐的车辆驶进稍岗乡时,就恍如走进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工厂:除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正在忙着生产外,很多农家院里也传出机器的轰鸣声。在稍岗乡,这种家庭式的工厂、作坊在全乡占有很大的比例。陪同采访的稍岗乡党委宣传委员徐家亮幽默地说:“我们乡没有一个闲人,除了在家搞生产的人,就是在外面跑销售的,资产在百万元左右的人家太多了,是典型的‘穷乡富民’呀!”

到稍岗乡采访,记者已经来过好多次。但是,这一次发现,与以往全乡到处全宣传生产、销售钢卷尺不同的是,如今街头、厂门口挂起了许多钳子、螺丝刀等小五金的宣传牌,难道“用钢卷尺丈量世界的销岗人”不再生产钢卷尺了吗?

在稍岗乡工作了六七年的徐家亮的一席话,打开了记者的心结。原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钢卷尺的市场利润越来越低,头脑灵活的稍岗人就开始开创新的市场。在日常的销售中,一部分人发现了螺丝刀、钳子等小五金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就立即着手开发生产。

稍岗小五金产业的领头人

可以说,38岁的袁建军是稍岗乡螺丝刀、钳子产业的领头人和开创者之一。走进位于稍岗乡西街的袁建军的豫东工量具有限公司,几排标准化的厂房整齐有序,忙碌的工人与轰鸣的机器组成一幅别样的图画。

在袁建军的办公室,记者看到,整整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小五金样品——钳子、螺丝刀、钢锯、切割片……袁建军说,他公司现有五金系列产品100多个种类。袁建军以前也是做钢卷尺加工的,经常到全国各地的市场联系销售业务。后来,细心的他发现螺丝刀、钳子等小五金商品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利润可观。2002年,袁建军投资200多万元办了一家工厂。当时在稍岗乡,袁建军的这家工厂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全乡所有的大小工厂都是生产加工钢卷尺的,唯有他的厂子却只生产加工小五金商品。市场证明,袁建军的选择是正确的。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袁建军注册的“豫工”五金商标就打开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达到了四五百万元。之后,袁建军对小五金产品的研发更加充满了信心,又注册了较低档次的“商飞”商标的小五金,全面抢占小五金市场。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我这个公司很难做到今天这么好。”袁建军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带领记者参观生产车间。一走进生产车间的大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流水线式的机器生产线,刚刚生产出来的半成品钳子堆成了小山,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挑拣、打磨、贴商标、装箱等流水工序。

袁建军随手从地上拿起一把半成品钳子介绍说,现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利润也相对降低,目前一把钳子也才两三毛钱的利润,但是他公司产品的销量非常大,一直是产销两旺状态,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杭州、重庆等地的大型五金批发市场。

2009年,袁建军的公司销售额达到近800万元。他指着一座刚刚建设好的新型生产车间,激动地说:“我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扩大规模、保证质量,争取下一年实现利润翻番。”

稍岗乡也有“民工荒”

采访中,在记者感叹稍岗乡就像一个大工厂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许多接受采访的老板都谈到一个在南方地区才会频繁出现的词——“民工荒”。

“我现在订单非常多,就是生产不出来产品,主要是没有工人。”在位于稍岗乡袁庄的虞城县永霸量具厂,看着一沓订单和一20个忙碌的工人,厂长袁永利既喜又愁:喜的是产品供不应求,愁的是人手不够。袁永利今年才28岁,却与该乡很多同龄人一样,已经坐拥百万资产,开办了自己的企业。

4月16日,经过紧张的加班加点生产,袁永利终于给等了好几天的客户发过去200件产品。他告诉记者,在稍岗乡,因为有很多工厂,闲在家里的劳动力数量非常少,尽管每月开到1000余元的工资,却还是没有办法招收到足够的工人。他说:“要是在10里以外,工人就好招多了。”

豫东工量具有限公司也有类似的情况。在豫东工量具螺丝刀包装车间,女工李晶说:“我在这里上班是按天发工资,每天三四十块钱,俺家离这里有三里路,上午下班不耽误回家给孩子做饭,下午五六点钟下班不耽误回家做农活,赚钱、种田两不误。”据李晶介绍,她丈夫在杭州建筑工地做包工头,自己在家里照顾孩子、种田,农闲时就到厂里打工,一个月也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企业出现民工荒,说明我们乡的农民都有活干,能增加收入。”谈及稍岗乡企业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该乡乡长张福建介绍,稍岗乡大大小小的企业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可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企业发展了,也带动了打工经济的发展。

小五金年产值达3亿元

稍岗乡党委书记孙华强告诉记者,虽然小五金产业仅仅是近两三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仅小五金产业的产值就达到了3亿元。在全乡工业产值26亿元的比重中,小五金这个新兴的产业占了七分之一。

稍岗乡做小五金产业颇具优势,一是有生产加工钢卷尺的经验,相互合作,信息传递更快;二是销售网络成熟,分工协作,生产、销售两不误。稍岗乡冯庄村有四五百人,可近90%的人都在全国各地开拓市场,负责推销稍岗乡各个企业生产的商品,有些人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在虞城县浩威螺丝刀五金厂,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三台注塑机正在运转着,工人们忙而有序地做着流水线上的工序。这家工厂的老板不在,一位比较了解情况的村民介绍,这家企业的老板以前在义乌专业跑销售,去年回家来建起了这家专门生产螺丝刀的工厂,现在工厂产销两旺。

“稍岗乡的企业多,现在乡党委、乡政府也发现小五金产业是个朝阳产业,就准备在各方面加强支持。”孙华强告诉记者,稍岗乡计划把全乡生产小五金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特色的产业,使其做大做强。乡里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将给予大力支持,争取把小五金产业发展成稍岗乡的另一支柱性产业。

本篇文章来源于商丘新闻网 原文链接:



郑重声明:资讯 【小五金舞动大产业】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