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杭州:西湖的“洞景”

我的杭州:西湖的“洞景”

2010-04-23 19:40:00 阅读7 评论0 字号:

       杭州西湖风景名闻天下,其中的洞景也很美。杭州环西湖一带有许多洞景,如灵隐的飞来峰有洞景;南山有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等;北山有紫云洞黄龙洞、栖霞洞等;玉皇山也有紫来洞等。
    
       烟霞三洞,即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位于南高峰下的烟霞岭上。在虎跑附近路边上原有一井,上有四个井眼称四眼井,对面有一条小路,两边桂树成林,行约500米便是石屋洞,其洞高敞,洞顶如屋,因此得名。洞壁原有五百罗汉石雕,现已毁。主洞边上另有一洞称“别石院”,洞后上宽下窄,状如浮螺,取名“沧海浮螺”。石屋洞几经整修,遍植花木,是游览休憩的好去处。   

      石屋洞前约500米,是水乐洞。洞外路边桂树林立,中秋时分,金桂飘香,游人可在桂树旁品茗小坐,极具佳趣。水乐洞深60多米,洞口有清泉流出,声如金石,十分悦耳。两旁石壁上有“xx琴声”、“听无弦琴”等石刻,在洞内到处可听见水声,但见不到水,直至洞口才见清泉如注。洞底原有梁山伯、祝英台石像两座。另有一石,用杖一击,声如古琴,很是奇妙。   

       水乐洞外约500米,为烟霞洞。烟霞洞内壁上的石窟造像,为五代时的作品,造型生动,自然流畅,特别是洞口的观音与大势至菩萨最为精美,有呼之欲出之感。洞左有一石,状如大象,石象肚下又有一石如一小象,极具妙趣。邻近还有佛手岩胜景。佛手岩在“联峰”巨岩洞中,洞内有一手状石柱下垂,维妙维肖,因称“佛手”。    

       在林木葱茏的栖霞岭上,分布有景色绝妙的五大名洞.即黄龙洞、金鼓洞、紫云洞、卧云洞、蝙蝠洞,组成'栖霞洞景'.诸洞中以紫云洞最为宏伟状观,洞身主体长约80m.黄龙洞、金鼓洞系由人类活动的结果.其余三洞几乎位在同一条直线上,洞形平直简单,走向NE35.至45.,洞顶平整如板且向南东倾斜,倾角35度至40度.它们全是大自然的赐予,主要循火山碎屑岩层面发育的,受沉积岩夹层控制.紫云洞位于西湖之北的栖霞岭,此洞深邃宏大,也较凉爽,的确是个游览、避暑的胜地。此洞分前后两厅,人们多在前厅,这里还可以见到一部分天空,所以厅内光线充足,也不觉得气闷。    
      洞口有观音菩萨石像,上刻“紫云洞天”四字,相传这些都是南宋时留下的古迹。前厅顶上有巨石斜倚,下面则是个xx的地下厅堂;洞的边上有石栏,石栏外面有个黑黝黝的深穴,据说从前这里曾有老虎出没。
    
       再往里面走,就是后厅。越往里,光线越暗,而且空间也不如前厅的宽大。这里中间有一条小路,两边都是乱石,空间也比较低矮,“石巉岩可畏,俯首而入,犹惧触额。既入,则豁然开朗”。洞的上方刻有“云岩”二字,下有三尊佛像,像旁有泉池,名曰“七宝泉”。池中有竹勺,供人们喝泉水用的。我曾尝过此泉水,可谓清冽可口。在此拾级而上,不多远就到洞外。这里怪石林立,神奇xx。清代文人沈复也来过这里,他在《浮生六记》中说:“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位于栖霞岭后的山麓上,从岳庙边上一条山径上去,左右二山夹峙,路旁有翠竹千竿,景色极为清幽,过剑门关,紫云洞、白沙泉,全程行约l公里即到。

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龙洞。据传有和尚名慧开在此建寺修行。{yt},一声惊雷山裂,有清泉自石中出,有传说黄龙随慧开而来,因名黄龙洞。

黄龙洞很有古意,进门但见松篁交翠,山径幽深。主景有池,池后有山,水石交融。其山虽由人作,但却宛若天开,山崖之上饰有一龙头,泉水由龙嘴泻入池中,地中立石,上刻“有龙则灵”,洞边岩石上刻有“水不在深”,这是一座叠理很好的水假山,池边有亭有廊,可满足游人“常倚曲栏贪看水”的心理。鹤止亭、香雪亭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池的对面有一组小庭院,植有各种竹类植物,其中以方竹最为著称,是一种名贵的观赏竹。池右假山的半腰有一人工造就的山洞即黄龙古洞,过去洞内有一座石刻的黄龙祖师像,即为慧开和尚。沿山径而上可至卧云洞,洞壑宽敞,常有雾气弥漫,因名卧云洞。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我的杭州:西湖的“洞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