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之一_灵璧论坛_百度空间

灵璧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之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提高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对实现本世纪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关系重大。因此,做好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就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关键在于其自身的发展,也就是其内部质的规定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的转移与合理利用有重大作用。劳动力市场自发调节效率的高低除了与外部制度和社会所影响的自身条件的成熟程度有关外,还与劳动力素质成正比关系(劳动力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所形成的较清晰的定位会有效地影响劳动力在行业与地区之间的流动)。经济的落后,造成了教育的落后。同时由于长期受小农思想意识的影响,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首先必须使他们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观念,提高其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另外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可靠有效的就业信息,组织一些技能培训班,促使劳动力就业。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以单一的种植业为主,以增产为目标,农产品质量低、成本高,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又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民增产不增收。因此,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而这又为实现农业内部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发挥地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xx专用性强的农产品。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发展绿色农业。这种调整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因而会引起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依据我国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资源特点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3.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农业产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后各环节的全部总和。我国的传统农业确切地说不应称之为一个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的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相脱节,这种模式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益低,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供、销xxx。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搞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国家的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而我国只有20%~30%;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的食品约占食品消费总量的80%,而我国还不到30%,潜力还很大。

  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成功之路。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由1978年的2820多万人增加到1.058亿人。20世纪末有一半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工作。

  4.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

    我国的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1999年的667个,建制镇由2600个增加到1.9万多个,城市人口由1.7亿增加到3.88亿,城镇人口比重由17.9%增至30.9%。我国70%的国内生产总值,80%的国家税收,90%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以及85%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集中在城镇。据统计,1978~1997年间,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就增长6.68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是一个低城市化的国家,1999年城镇人口比重仅为30.9%,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同等人均GDP水平上,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障碍。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能力和条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必须xx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因此政府应做好政策引导工作,制定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如实行开放的户籍管理制度,降低进城的“门槛”,解决子女入学、就业问题等。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属于低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1/4,这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zd0}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里既包括水利设施建设,又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如对恶化土地的改造,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对荒山的改造。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引入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物技术。“绿色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一产业形成后必然会带来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同时,随着全球化消费观念的转变,产品会有广阔的市场,增加农民的收入,促使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总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积极探索多种办法,合理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



郑重声明:资讯 【灵璧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之一_灵璧论坛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